正说着,小厮下一个便念到了萧宁煜送的寿礼。
“太子礼,太华湖珍珠手串一条。”
听到这份寿礼,席间哗然。
要知道,太华湖的珍珠素来稀有,以其颗粒圆润、色泽明亮而闻名,每年太华湖产的珍珠大半进贡给宫里,剩下的则被富商一抢而空。前些日子,一枚仅仅镶了一颗太华湖珍珠的簪子都被炒到了黄金万两。
不光来贺寿的宾客惊讶,连这收礼之人崔相听到这份寿礼都露出了几分讶异,朝贵座上的萧宁煜瞧去,微微一笑:“殿下怎送如此厚礼?老朽实在受之有愧。”
萧宁煜也笑,只是这笑意不达眼底,“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崔相言重了。只是孤听闻崔相常礼佛,便命人用这新采的珍珠串了这么一条手串,想是崔相平日礼佛时能用得上,也叫佛祖知晓崔相之心诚。”
原本萧宁煜送如此重礼便已让崔屹十分讶异,未料这份重礼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番心意,当即笑得更为开怀,“都说这送礼讲究礼轻情意重,不想殿下这份礼不仅礼重,情意也重。”
此言一出,不仅崔屹笑容满面,连带着席间宾客也跟着议论纷纷,都言皇家对相府之看重,听得崔屹更是春风得意。
萧宁煜见时候差不多了,目光向女眷席望去,与奚尧四目相对,顷刻后转开看向崔屹,微笑道,“崔相既喜欢这份礼,何不将其呈上来给诸位一览?”
“是啊,相爷把那手串拿上来叫大伙一同瞧瞧吧,这用太华湖的珍珠制成的手串想是在座的许多人都还没见过吧?”近前的郑文勋搭腔,嗓音洪亮,一呼百应,都叫崔相把那珍珠手串拿出来见识见识。
崔屹自然不好推脱,笑着命管家去将那珍珠手串给呈上来。
这装珍珠手串的匣子也十分之精巧,用的是紫檀木,盖子上还用金漆绘了秋海棠,让众人更是赞叹连连,道太子可真是大手笔,连这装手串的匣子都这般华贵精致,不知那手串又该是何等珍奇美丽。
崔屹喝了口热茶,他久居高位,奇珍异宝见得多了去了,再如何喜悦也并无旁人那般激动,面上沉稳得体,悠悠道,“打开吧。”
“是。”管家上前正要为崔屹把那匣子给打开,却被叫住了。
“慢着。”萧宁煜忽然起身,自己走到那端着匣子的小厮身侧,朝管家摆了摆手,让他退下,“既是孤赠与崔相的寿礼,当然是由孤来打开更为妥当。”
崔屹唇边的笑意渐渐凝固,死死地盯着萧宁煜手边的那个匣子,多年来的谨慎让他通过萧宁煜反常的行为终于意识到,这匣子里头装着的绝不会是什么好心祝寿的厚礼,可眼下他已然是骑虎难下。
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是压低声音问了句,“匣子里装的什么?”
“还能是什么?”萧宁煜唇角微勾,笑容昳丽,“自然是孤送给崔相的厚礼呀,孤祝崔相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叮”的一声,萧宁煜拨动了匣子上的金锁,把那匣子打开了,里面呈着的确实是一副手串,并非是崔屹所想的洪水猛兽。
他松下一口气,但很快又眯起了双眼,意识到这手串的色泽不对,形态也不对,没有太华湖珍珠那般圆润硕大,色泽也不够明亮,莫非是拿了什么次等的珠子来给他添堵?
他还未想明白就听萧宁煜又道,“孤听说这念珠手串的珠子数量有讲究,二十一颗为佳,寓意着佛中的二十一位次,刚好这新采的珍珠数量也是二十一颗,崔相可以数一数。”
新采的,二十一颗。
崔屹神情一凝,目光忽而瞥见那手串中有一颗带了星星点点的红色,像是血迹,心中霎时掀起惊涛骇浪,连忙给管家递了个眼色。
管家一个箭步上前把那匣子给合上了,命小厮拿去库房收好。
“殿下可真是有心了。”崔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了这么一句,目光也似刀一般朝萧宁煜戳来。
萧宁煜笑意更甚,无所畏惧地耸了耸肩,信步走回自己的座席,“崔相喜欢便好。”
小厮出去后,管家也跟着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神情凝重地贴在崔屹身侧耳语了几句。
众人便见座上原本好不风光的崔相不知为何连连咳嗽了几声,好似一下就染上了恶疾,更是称要换件衣服而离席,同为世家掌权人的刑部尚书郑大人也跟着一同去了。
“崔相,这殿下究竟送的是什么?”郑文勋方才隔得远,未能看清那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刚一走出来便急急地问崔屹。
崔屹由管家搀扶着走在前,听到这句险些没站稳,咬牙切齿地道,“那是人的牙齿!他萧宁煜把徐有福的牙齿取下来给我做了副手串!”
“他这摆明了是在咒我!疯子,他真是个疯子!”崔屹恨极了,又想起萧宁煜方才的祝寿词,先是说他信佛特意做的手串,后是祝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一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崔屹一脚踩空,险些没摔倒,重重地咳嗽一声,差点没咳出血来。
郑文勋着急忙慌地给崔屹递上手帕,崔屹接过后草草擦了擦嘴便将那帕子揉作一团,厌弃地扔在郑文勋身上,斥骂道,“不中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