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佳期当游学 > 第17章 同游

第17章 同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

这家店不大,进门是两口大锅,在煮馄饨,小巧的馄饨在开水中不断翻滚,老板一扬漏勺,简单沥去水,倒进调好汤汁的粗瓷大碗,白里透红的馄饨就落入了酱红的汤汁中,最后淋上一层红油,点缀葱花少许,一碗红油馄饨便成了。

隋妤君看得食指大动,寻了个没人的座位坐下,她回头问元襄之想吃什么。

元襄之在她对面落座,放下卷轴,方才她神色专注地盯着老板煮馄饨,眼眸泛光,他指了指馄饨。

隋妤君立即招呼老板:“老板,劳烦煮两碗馄饨。”

“客官稍等,馄饨马上就来。”老板热情答应,声音浑厚得像馄饨馅料一样扎实。

一碗馄饨吃得隋妤君心中开怀,鲜香热辣的滋味让她畅快。

再看元襄之,他似乎不挑食,从郦城到赤县十多天,一路上她买什么便吃什么,三个学生会主动告诉她忌口和喜欢的吃食,而他从未说过,每次都能吃完,今日也一样。

隋妤君付过钱,二人继续朝前走,许是下雨天算命先生不出摊,一路上都没看到摆摊算命的,直到快走到县学,才在一座茶楼旁边见到一个写着“算尽天机”的平津幡。

这个位置非常巧妙,利用茶楼做宽的歇山顶,晴可遮阳雨可避雨,支一张方桌,煮一壶清茶,签筒、笔墨纸砚一一摆好,即是全部。

“算尽天机,好大的口气。”隋妤君来了兴趣,她不好耽误元襄之的事,提议道:“元先生,前面便是县学,书店离此地不远,我便不陪同了,你办完事再来寻我?”

元襄之见状,点头应道:“我至多半个时辰过来。”

两把青竹伞一把收起,一把继续往前。

隋妤君走进茶楼,沿着走廊行至方桌前,算命先生是个六十多岁的男人,须发皆白,很有仙风道骨的气韵。

“姑娘冒雨前来,可是心中有不解之事?”

“老先生能算尽天机,不知卦金几何?”

隋妤君坐下,算命先生倒了一杯茶端给她,她接过轻嗅,继而放下。

“算卦一两银子,解厄运再加五两。”算命先生摸了摸胡须说道,他把纸笔推过去,“姑娘可写下所求之事。”

隋妤君从荷包里取出一锭银子,放到那叠纸上,又推回算命先生跟前,说道:“我无所求,但需要你帮我个小忙,说几句话。”

算命先生掂了掂银子,大约有十两的样子,快速收到袖中,换上笑相说道:“姑娘请讲。”

这时,雨势渐大,犹如倾盆而下,隔绝了隋妤君和算命的说话声。

另一边,元襄之将字画展示给书店老板,好说歹说凑够卖二两银子,正当他转身准备打伞离去时,有位穿文士襕衫年轻男子拦住了他,十八九岁的模样,说是要向他讨教画技。

元襄之认为画技不佳,不愿意浪费口舌误人子弟,何况隋妤君还在茶楼那边等自己,他几番推托谁料那人拉住他,当众与他纠缠。

书店老板在旁边小声劝说:“这位公子,你答应他吧,他是县学教谕的儿子孟维光,痴心书画,赤县懂点画技的人被他问了个遍,许是瞧你脸生才来找你的。”

元襄之一脸为难,那人又道:“兄台,不如留下名讳住址,我改日登门拜访?”

“在下是路过赤县并不打算久留,孟公子有好学之心还请另寻名师,放我走吧。”元襄之右手握伞,若是对方再不放他走,就不要怪他用其他手段了。

孟维光这下直接伸手拦住门口,不让元襄之出门,势必留下他,书店老板眉头紧皱,暗道怎么就遇上这个祖宗了。

就在元襄之准备动手时,一道轻柔的声音传来:

“这是怎么了?”

众人抬眼望去,雨幕当中一道青绿色的身影撑伞提裙走来,走近了,油纸伞往上一举,露出如海棠花一般娇艳的容颜,她面露不解望着元襄之。

“表哥,怎的还不走,我等你许久了。”隋妤君故意问道。

元襄之接收到她的暗示,看向孟维光横在门口的手臂,无奈道:“非我不走,这位孟公子拦住我要与我讨教画技。”

隋妤君顺着他的眼神看去,又转而向上打量孟维光。

孟维光不曾被陌生女子这般探究地打量,立即收回手,脸色涨红,解释道:“姑娘,兄台,多有冒昧,小生爱画,今日得见兄台的画作,技巧清奇从未见过,便想讨教一二。”

隋妤君不说话,面带笑意温柔注视着他,让孟维光更加羞赧,他不敢抬眼看隋妤君,只好将目光锁在她衣裙绣的百蝶穿花上。

“公子,我和表哥还有要事,告辞。”见他不再阻拦,隋妤君收回眼神,对元襄之说道:“表哥,走吧。”

元襄之几步跨过门口,撑开伞与她站在一处,悄声道谢:“多谢你。”

可算是摆脱了。

孟维光并不死心,走出门口,再次追问:“可否告知住处?小生是真心求教的。”

其中一把青竹伞停下,回应他:“丹午巷走到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