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蛾眉不让人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几日为了方便查案,在淳亲王的授命下礼部为审理本案的官员们大开方便之门,孟栾和几个同僚每日进进出出,都快把礼部官署摸个底朝天了。

明帝因为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舞弊而大发雷霆,下令严查此次所有举子的试卷与此前言行,甚至为此不惜动用宫廷禁卫走访京城民户,若非淳亲王闻讯拦下,这段时日恐怕不止官员,百姓们也要跟着一起鸡飞狗跳了。

最后还是由右肃政台出面,命地方各州府的科道官们将户籍位于自己辖区内的进京举子们此前童试、乡试的卷文从贡院档案里取出,八百里加急运到京师,以方便礼部、肃政台和刑部这些官员们比对排查。

所谓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

可惜并未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除了伍蠡这种言行不一前后矛盾有明显纰漏的,其余有问题的基本都已被关押在了肃政台的牢房里,根据连夜审问的口供来看,多数人皆一口咬定自己是事先被伍蠡提醒或透露过题目,为了中举,便在策试时违背本心以迎合座师喜好。可除此之外,再多的,便问不出来了。

案子在此陷入了僵局。伍蠡作为泄题源头,一口咬定自己是在会试前于范大人处获得的题目并受到了点拨,而范程弘对于如此激烈尖锐的指控则不置一词。无论伍蠡出于何种动机散播题目,作为泄题源头,若范大人所受指控罪名成立,难以想象将面临何种残酷严苛的刑罚。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作为三朝辅臣,朝廷栋梁,由他所领衔施行的政治主张繁多,通过其手所推行的政策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若是此案罪名成立,不仅范程弘本人会因此身败名裂,甚至这些年朝廷费尽心血所建立的名望威信也会随之扫地,对于明帝而言,首当其冲的,便是自她上位以来竭力改进推行的官职改革。

所以不管范程弘究竟是否当真做过此事,对于目前情况而言,还不能立即定罪。

至少这是孟栾的想法,或者说,参与此案的刑部和左肃政台这边大部同僚们应当都是如此想法。

且不说情感上对于德望深重的范大人的仰慕之情,就现实原因来看,就算伍蠡出身蜀中富商,他跟久踞京师、屹立三朝的范家相比恐怕也是沙海一粟。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范大人都不具备徇私伍蠡的合理动机。

可问题也出在此处。目前左肃政台虽是查案的一方,可手里掌握的所有证据几乎都指向范大人,不论明帝对此是何种态度,作为朝廷监察部门,肃政台历来秉持公正办案的原则,就事论事,以证据为唯一标准。

但孟栾总觉得事情另有隐情。

今日难得没去礼部,带着前几日得的卷宗回了一趟左肃政台,谁知凳子还没坐热,便被上峰大人叫去了里间。

甫一进去,才知不止她一人。

堂里满满当当的站着好些个熟人,要么是这几日搭伴查卷宗的,要么是留在左肃政台审人的,总之都是参与最近这起案子的。

想来应当是有什么较为重要的进展需统一跟众人讲明,孟栾心道。

待人到齐,几息之后,坐在首位的聂涟才缓缓开口:“这段时日辛苦各位了,方才接到圣上谕令,此案实情已揭晓,不必再查。”

什么?!

孟栾早先处理一桩方士行骗案子时,曾见识过此人扬言“仙术”的炼丹法子,那斗大的炉子在烈火灼烧下一直不稳定的抖动,直到发出震天响的动静,待温度冷却后从里面倒出一粒黑亮发红的球状物什,就说明他的“仙丹”炼好了,为了激起别人买丹的欲望,甚至说出了“动静越大,效果越好”的荒谬之语,以至于他住处附近时不时就会发出巨大的爆炸声,邻里后来发现此人逃亡也是因为有多时没听见声响了。

可再大的爆炸声也不会有此时聂涟的几句话来得有威力,下面众人心里彷佛都有个炼丹炉子,在自己上峰大人此番话一出后突然发出“膨”的一声巨响,炸的耳膜震动,头脑发昏,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左右相顾面面相觑,一时间都忘了说话,堂里只剩下人动作摩擦衣物的声音。

但聂涟要说的显然不止这几句,他略微停顿一瞬给了众人一些反应时间,方又继续道:“至于本案各涉案人员的处理,圣上皆已做了安排......”

至于后面具体说了什么,孟栾已记得不大清楚了,先前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天掰成二十四个时辰用,现下突然没了任务,官署里整个都闲了下来。

刘成业今天倒是没在场,只是翁良弼还是提点了一句,毕竟如今孟栾算是挂职在刑部,因着这个案子暂时两个部门一起办案,如今案子结束了,人还是得回去待满才行。

一切按照章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