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蛾眉不让人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第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消息一出,明帝震怒,在朝中大发了一通火气,凡是参与进士科筹备的官员几乎皆被揪出来痛骂了个遍。

然此事牵扯甚广,因此次会试规模扩大,朝中大部官员多牵扯其中,短时间内难以查明真相,为避嫌疑,明帝只好将此事交由左肃政台全权负责,刘成业因此次主掌明经科,未牵涉其中,刑部可协助左肃政台一齐办理。

只是如此还无法平息众怒。

立案第二日,明帝车驾出宫,被久侯于宫门的士子阻拦,因人数众多,朱雀大街上一时之间摩肩接踵,帝王车驾囿于承天门前,几乎寸步难行。

道上几乎所有士子都在争相递状词,齐声要求将范程弘下狱,严惩朝中不良风气,更有甚者,究集京中众士子,齐聚于通祥楼前,高声阔论要求革其官职,处以流放或者其他极性,带头者甚至当场血书联名信,由在场士子共同署名,送往左肃政台要求转呈明帝。

如此不到四五日时间,科举舞弊一案已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伴随着士林书生的口诛笔伐,甚至有逐渐外扩之势。

架不住外界声势与压力,明帝最终还是将范程弘等人下狱,连带一起的,还有此前被转告的伍蠡等人。

此举一出,满朝哗然。

“以下官对范大人行事为人之了解,下官不信大人会做出此事。”

刑部官署内,孟栾向刘成业进言道,“范大人历经三朝,门生故吏遍布,早已位极人臣,如今也已过耳顺之年,他又何须以身犯险?如此冒险行事,就为了提拔几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士子落得晚节不保、风骨尽毁?”

“更何况,”孟栾看向上首位的长官,“自元帝一朝开民间女官选拔先河始,范大人皆是官职改革之先行者,众人皆知,嘉定年间颁行的女官制度与其关联密切,今日朝中蛾眉蔚然成锋,此实乃范大人苦心经营之果,如今一切渐入佳境,他又何必自毁长城,浪费多年心血?”

“下官实在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刘成业哼笑一声,“莫说你,朝中恐怕泰半之人皆想不明白。”

“聂涟那老狐狸算是范大人半个门生,如今左肃政台负责此案,听说前几日他去牢里探望,竟是无功而返,”刘成业说着,露出些意味深长的笑来,“多少年没见过这厮吃瘪了,就连他也从范大人处问不出半个字儿,左肃政台的其他人就更别想了。”

他用手轻轻扣了扣桌案,“此事不在于我们如何想。不论范大人此前为官制改革费尽多少心思,此案目前看来乃是证据确凿,若是范大人拿不出合理的解释为自己辩驳,”他将眼神投向孟栾,“此劫难逃。”

“孟御史年纪尚轻,如今既是我刑部的人,我不妨再提点一句,”刘成业看这她,收敛了往日玩笑神色,只严肃道,“断案切忌先入为主,不论此人你是否深入了解,都不该以自我浅薄之判断影响案件结果。你是断案之人,唯有证据最为诚实,它才是你最可靠的倚仗,自我臆断只会让你陷入两难。”

“以此案为例,朝中范大人风评如何,你我皆知,若以正常情况推之,他当然毫无理由行此事,”他将案上一册文书拿起,递给了孟栾,“可此案目前证据确凿,白纸黑字,伍蠡曾与会试前十日左右登门拜访范大人,后在其亲近者面前大肆炫耀,言及有‘意外之喜’,且其进京后行事历来高调,积极参与各类宴席,甚至将自己的贴赋誉写多份,令许多举子传阅以示探讨,阅者不在少数,多论其时政论述与词作文采皆不出色,基本不可能登第,谁知他高居二甲首位。”

孟栾默然,这恐怕也是为何此事发酵如此之快的原因所在,伍蠡在会试前给太多人看过自己的贴赋论文,众人对其水准自认有数,会试前皆未将其放在眼里,谁知本该名落孙山者却傲然二甲,因此揭榜后才有了如今众怒众疑之景。

那伍蠡如此高调,无外乎两种可能,其一,他确有真才实学,只是为了藏拙才出此下策,另众人放松警惕,便于此后自己的发挥;其二,那就是此人的确为绣花枕头,文章词藻经不起推敲,只是性喜张扬,才有了京师之举。

至于究竟是哪种,很快就有了分晓。

左肃政台效率颇高,拿到了伍蠡此前参加童试、乡试的卷文,包括其在当地学堂中日常之表现,以及授课夫子本人,皆秘密出现在了京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