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消息的王夫人顿时软在圈椅中,在私下无人时更是恨得牙痒痒。
“这福薄命短的病秧子,自己没福气膝下连个哥儿也养不住,现在还要连累我的珠哥儿,那孩子早不死晚不死,偏偏撞上这个节骨眼,若是因此耽误了我珠哥儿的前程,我可怎么活啊……”
没有了他人在旁,王夫人肆意宣泄着心中不愤懑与不满。
而她如此情态也是有原因的,她贾敏两人之间的恩怨还要追溯到对方还在荣国府中做姑娘的时候。
贾、王、史、薛,虽然号称四大家族,但实际上无论是论功迹、论势力,一向是以贾家为首,又加之贾家是以军功起家,从太祖时期就在军中打熬,期间立功无数,这才换来贾家两兄弟荣封双国公的荣耀,挣下硕大家业。
相比之下,王家就要逊色很多,在上一代荣国公贾代善没有做出将军中势力转交到王家手中,换取京中的人脉资源之前,王家的富贵远远比不上贾家,又加之王家对于女子的教养向来奉行“女子无才就是德”的方针,哪怕是做为嫡女的王夫人一直长至及笄之年也是大字不识一个。
因此,每逢佳节宴会,四家女儿同聚一堂,王夫人总是灰扑扑得十分不起眼,而相比之下,被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捧在手心,视为掌上明珠的贾敏总是场中最风光的那一个,不光才名在外,连容貌也是无可挑剔,连进宫做娘娘也使得。
王夫人本以为她与贾敏不会有太多交集,却没想到及笄之后,父亲居然为她和荣国府的二公子定了亲,想到贾府的富贵,还有当初无意中瞥见的那道儒雅俊朗的身影,她心中自是暗自欣喜,满心以为自己找到了如意郎君,会幸福和美地度过一生……
然而,婚后的生活却将她的这点期望全盘打碎……
刚开始,她和贾政的确度过了一段幸福恩爱的时光,然而这一切很快就被她那个清高自傲的小姑子搅乱了……
只因发现她不识字,没有读过书,贾敏就看不起她,时常在婆母和夫君面前调笑她不通诗文,连账本都看不明白,还戏言要做她的师傅,教她读书习字,一张伶牙俐齿说得一向爽朗的她张口结舌,无从辩驳,生生在长辈和夫君面前丢尽了脸面。自此以后,贾政待她就一日比一日地冷淡,后来更是纳了周姨娘那个会几句酸诗的秀才家女儿做了良妾,生生打了她好大一个脸。
那段时日,真是王夫人嫁入贾家最灰暗的时光,丈夫离心,婆母也嫌弃她笨嘴拙舌,还有小姑子时不时地挑拨几句,每一天都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若不是她肚子争气,赶在大年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生下了长女元春,还不知会被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挤兑到哪里去呢!
后来,通过这场联姻,兄长也是个争气的,走了老国公的路子在军中也算是闯出一番天地,她又生下了贾珠,日子才好过起来。
可当初对贾敏的怨愤,却一直深藏于心,难以释怀,所以即使对方已经远嫁扬州十几年,每每听闻到对方的消息,只要知道她过得很好,心中就不由得怄得慌……
幸而,这么多年来,贾敏深受无子之苦,常常来信给老太太诉说心中的苦闷。
虽然老太太瞒得紧,却架不住身边的丫鬟婆子碎嘴。
每每这时,王夫人就觉得心中舒畅不已,靠着从对方的不幸中汲取的这一点点慰藉,在一次次暗戳戳地比较中偷偷获胜,聊以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