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芬露出满意的褶笑,她特意找村里的郎中看了,虽然儿子的智力有碍,可传宗接代的本事还是在的。
待那丫头过了年底,满了十五,她便让人同聪儿圆房!
秦芬笑嘻嘻地出了门槛,撞上自家丈夫沉默的目光,她笑容一收,“老东西,站这想吓死我啊?”
中年男人看了眼她身后的房门,说了一句话:“那丫头知道吗?”
老妇人脸上瞬间不高兴了,扯着男人粗素的衣袖走远几步,不打扰儿子睡觉,“要用老娘说什么?白吃白喝养她这么大,她还不愿意了??”
男人刚想张口反驳,就听人接连数落下来,“李大成,你心里没点数是不?我嫁你李家这么些年,跟着你吃什么好东西了?受尽了苦不说,生个带把的脑子还不好使,我看就是随了你!”
秦芬推搡着自家丈夫,抹着眼泪,“李大成你个缺心缺脑的家伙,你可知村里人怎么说我闲话的?聪儿都快满二十了,连个媳妇都找不到,你这个做爹的就不着急?”
李大成沉默起来。
见人真不着急,秦芬一脚踹在他身上,恨铁不成钢道:
“没用的东西!你不管便罢,不要碍我的事。若不是村长那老婆子管闲事,非要让人等了及笄才合礼,我早就要抱孙子了!”
她走出几步,又回头瞪着男人,教训道:
“自个儿家几斤米几两油拎不清是不是?若不是看她听话,适合给聪儿做童养媳,老娘才不爱发慈悲捡回来。自己生的几个张嘴都供不起了呢,当什么救世大菩萨...一边待着去!”
秦芬看着少言木讷的丈夫就心烦,手一挥,推开他,当初嫁给李家,瞧着他老实不偷腥,想着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
谁成想,老实得如烂泥扶不上,让他去讨好村长也不会,别人家的地薯价格都翻了几翻,他偏偏还卖着最初的价格。
但好在李大成本分勤快,尚可维持生计。
可这点钱给儿讨个媳妇都不够。
六年前冬天,是秦芬二胎生下李玉儿第四年,便在雪地里捡到一要死的女娃。那时她正带着儿子满各村寻郎中看脑子,想着老李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得治。
她先是没看一眼那女娃,去了隔壁村的郎中家,郎中告诉她此子智力不行,其他方面同正常男子无异,只要悉心教导,还是可以延续香火的。
她一听,领着儿子回家的路上,将那个半死不活的女娃救了,治脑子的五两钱因此也花在女娃身上了。
从那以后,秦芬便将慈粼作为李聪的童养媳,只有早日给她生几个大胖孙子,才对得起她花出去的五两钱。
好在慈粼懂事,每日抢着干活,打骂不还手,在李家七年也算能活。
七年间,她知李家对她有救命及教养之恩,她亦是决定用一辈子去报答他们,尽心养老,视为亲人。
可人啊,终究只对从身上割离出的血亲有骨子里的认可和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