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连忙将手上的动作放快了些,一捧一捧的泥沙被从坑中掏出堆在一旁,聚集作好几堆。
这坑底越来越深,坑中也逐渐显出了一个被泥沙所裹着的人形,这人口中正衔着方才地表之上所见的那个空心木杆,只是口鼻内呛上了水,撑起身来一顿猛咳。
泥沙将这人的面庞掩盖得有些模糊,但听其咽喉震动之声,应是也上了些年龄。如今一推算,这应该就是他们正在找的当年的士兵。
咳了好一阵,这眼前的老兵才稳住了气息,见到身前的两个陌生的女子,他口中急切地说着大片的皮沙语,萧瑾和棠雨只能在茫然间听得一头雾水。
“汉人?”这人口中忽然冒出了两个发音并不标准的字。
二女闻言连忙点头,只是这老兵似乎是并未掌握足够组成句子的词汇,三人又接着陷入了不知所云的局面。
手上尽力比划着,口中辅以“杀”、“藏”二字,萧瑾二人终于理解到他想表达“有人要杀他,他在此处藏身的意思”来。
目下也不知追杀来此处的刺客行至了何处,但常呆在这林中肯定也不是什么办法,更何况他们还有事要向这老者求证,当务之急应是先离开此处而觅得一处隐蔽的地方。
“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救你出去。”萧瑾口中一字一字地说着,手上同时也尽可能地比划出些形象的意思。
半晌过去,这老者明白了她的意思,从坑中起身以后将身上的土大致拍了拍,与萧瑾二人一同出了这片院后的荒林。这老人家的腿脚还十分利索,相比之下萧瑾竟是成了那个行动最慢之人。
他原先的住处显然已经暴露,只能另外寻得一处暂且落脚的地方。萧瑾略一思衬,玉门十八剑动手定然得挑得僻静人少之处,断然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于是勒马向那开着九楼的最热闹的一条街行去。
恰好他们昨日所住之处也在同一方向,索性再次进了那店中聊以避祸。
思虑到这老兵抛头露面的次数越少越好,便要了两间房,吩咐店家稍后将所点好的几道小菜直接送入了房中。
简略用过一些饭食后,口中含混不清的词汇和手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也让三人交流了个大概来。
正如先前的掌柜所说,这老者年轻时曾从军护送莎莉公主出嫁长安,只是公主将将抵达长安以后这队伍便应皮沙国王之令回国,故而他也并不知道公主在长安的确切状况。因为曾经去过长安的缘故,他略微能听懂些汉话的词,因而有了和萧瑾二人沟通的可能。
如今参与过那场送亲的人本就没剩几个在世,近几日是陆陆续续被杀害家中,这讯息是从他军中一个要好的朋友那处得来,他便由此藏匿地下,企图躲过一劫。
先大致挖了个坑出来,而后将自己虚虚埋于其中,口中衔一个空心杆用于呼吸,的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避祸之法,或许还真不会被那刺客发现。
同时她们还从这老者口中得知,他妹妹是当年陪嫁的婢女,可萧瑾往下问去之时,他妹妹也是多年前就断了联系,再无往来。而他现今也已上了年纪,妻子体弱早逝,唯一的儿子也走上了从军之路,如今孑然一身,没什么牵挂。
但在问到玉门十八剑为什么要杀他们时,这老者只能茫然地摇头。
思来想去,他留在皮沙不仅是一人孤独终老,还要面临着为玉门十八剑所害的风险,那不如在回长安之时把他带上,一来可以救他一命,二来若是能在长安中寻到他当年陪嫁的妹妹,届时两人将自己所知道线索想拼接起来,也能将当年的这事里里外外还原不少。
如今赫远先行,周围也并无侍卫相护,萧瑾也不敢在这皮沙国中逗留太久,决定在此处落脚一晚后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去同那回长安的队伍汇合。
虽说这大半日都并未见到玉门十八剑中追来的刺客,但毕竟不能掉以轻心,于是萧瑾从衣料之上扯出长长的细线,一面拴在内里的门环之上,另一面则系住了桌上的陶制花瓶,中间拦在了走廊的低处。这两间屋子在二层的最顶头,若是有人拐过了弯来欲靠近这道门,则陶瓶摔落,以示警醒。
这一切毕,天色也全然暗了下来,于是各自歇息,只等着第二日的出发。
但一想到玉门十八剑中还有人追杀,模模糊糊中萧瑾总睡不安稳,直到后半夜才勉勉强强沉入了梦中。
屋外风声吞吐,惹得窗前的布帘轻轻晃动,一阵又一阵。
这店楼之内也尽数熄了烛火,唯一的光源便是高悬上空的万千星宿和月色孤清。
意识混沌之时轻轻翻了个身,萧瑾将将把被子拉上来了些就听得隔壁“砰”的一声,紧接着是什么东西碎裂开来的声音。
再沉的困意都要被轻易惊醒,顾不得其它,猛地一个翻身后就冲向隔壁去。住在隔壁的那老者也已然起身,想来是有刺客欲自楼梯而上,他们只能选取别的线路逃生,而此时唯一的路径便是那扇被夜风幽幽摇晃的木窗。
来不及多想,三人扯了窗帘栓在了屋内的梁上,手中抓着缓缓自窗口向下落地,好在二楼本就不甚高,并未有什么险情出现。
落地一楼后三人顺势从后院之中牵了两匹马而后翻身而上,一勒缰绳向城门的方向冲去。萧瑾带着棠雨乘一骑,那老兵则自己独乘一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