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这次去西戎和亲也真是事出突然,不过她这一走可就再没人敢勾引裴大人了。”萧玥得意道。
高氏倒是气定神闲高坐在上,颇为淡定,“本宫早就瞧着那西戎的大王子对萧瑾有意了。”
“嘶——”萧玥吸了一口气,细细回想着。
“母后说的也是,当时宫宴之时大王子点明了要同萧瑾合奏,之后还来找她敬了酒。而且这么一想,那大王子看她的眼神也不对劲得很。”
萧玥转而笑了起来,“这样一来可是天助我也了!”
“太子赈灾远在荆州,皇叔近日病得下不来床,如今可真是一个能替她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这西戎她去定了!”
她拿起面前盘中的一块糕点,体会着馅料在口中细细密密化开的感觉。
高氏眉眼中也渗出了些得意,“是啊,这下一来你可是大盛唯一的公主了。昨日你父皇收了太子求情的信,可是连细看都未曾便回绝了呢。”
“不过,”萧玥还有些疑虑,“那西戎大王子不是喜欢萧瑾吗?为何是替西戎王求取而不是给自己求取?”
高氏冷哼了一声,“那种野蛮之地的规矩,父亲去世后可由儿子继承他的妻子。也就是老西戎王一死,萧瑾自然而然就到大王子的手上了。”
“原来如此!”宫中回荡着萧玥幸灾乐祸的笑声。
日头已高,宫内外皆已是阳光敞亮,很快便到了摆膳的时候。
桌上的菜品精致,萧瑾捏着筷子,筷子顶端却干干净净,一丝香油也无。
“公主,先吃饭吧,您总这么愁着也不是个办法。”
“嗯。”萧瑾牵动手腕,夹向了一碟绿菜。
她一向不是遇了事情萎靡不振的人,皇兄已给上了书替她求情,皇叔再恢复两日也便能起身面圣,她急不得。
只是旁敲侧击地听着宫里对这事的态度,父皇态度坚决,给皇兄的回信中并未松口。
宫中这两日已上上下下的开始布置起来,尚衣局赶制嫁衣,高梁之上的红绸长长挂起,极力营造着喜庆的气氛。
揉了揉干涩的眼底,萧瑾索性将这焦灼事放在一边。
碗中的饭将将吃了一小半,便是赫远推门而入的声音。
“有消息了?”她停下筷子,抬头问道。
“是,”赫远身上还带存留着些从屋外携带的冷气,不敢离萧瑾太近。
“五谷方丈当年和宫中的一个宫女来往甚密,只是这宫女姓甚名谁还无从知晓,但或许宫中档案还能查到。”
将碗中剩下的饭扒拉了几口,萧瑾便欲要前往宫苑局查探,正好也有些事情忙活,免得自己总宥于还未敲定的和亲一事中。
宫苑局的今日当值的女官恰好是个好说话的,萧瑾胡乱说了个来意便被放了进来,留了暮桃候在门外。
库中柜架林立,各类名册码放密集,找起多年前的名册还是得费些功夫。
既然这事和母后当年的案子有着一星半点的牵连,那时日大抵也错不了多少。那宫女与五谷来往甚密,恐怕多半已被灭了口。
将日期锁定,萧瑾便开始在这一众浩瀚的纸册里搜寻起来。
往里探着翻找了片刻,她在一个积满了灰的角落寻得了八年前的一册档案。
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萧瑾翻开了这册早已泛黄的纸页。
这库中显然平日里鲜有人来,灰尘的味道沉压压的,有些呛人。
元康十三年……
凤仪宫里的翠兰被杖毙,被杖毙的理由是打翻了茶盏。
萧瑾算了算日子,她死的日子与当年秋猎回宫时的日子重合。
她会不会是那私生子的母亲呢?
将册子翻了一圈,翠兰在凤仪宫中做事多年,并无生子的记录。
以萧瑾对高氏的了解,她虽算不上是一个好主子,但似乎也不至于因打翻一个茶盏就将奴婢活活打死这般暴虐的程度。
定是这翠兰犯了她什么见不得人的禁忌才得此下场。
是什么禁忌呢?
还是说高氏也参与了那幕后之人所谋之事?
高氏虽一向与母后不和,惯爱用些见不得人的小伎俩,但她先前总念着高氏小门小户出生,只敢使些小手段,断不敢为如此冒进之事,因而排除了她在母后一案上的嫌疑。
这么一看,她就算没有亲自参与,肯定也与那幕后之人脱不了干系。
按照惯例,后宫中死去的宫女大多会被太监秘密抛尸城外荒山。这地点倒是不难找,但被抛在后山之尸众多,寻起来的难度不必多说。
萧瑾重新翻回了册子,这宫女的样貌和身形倒是都记录得详细。
被埋了八年,皮肉想必已经腐败,但凭着剩下的骨架也能分辨得八九不离十。
左右最近也是清闲,萧瑾将手中的册子放回原处,打定了主意去城外荒山一探。
路上几乎没什么行人,马车行得快,很快便到了宫中抛尸的那座荒山。
山上本就生长不茂密的草木在冬日呈现出更为萎靡的枯败之态,纵然是高悬的晴日也冲不去这股阴森之气。
寒风吹过,凉飕飕的。
一想到这是存了无数死去宫女的地方,暮桃不断摩挲着自己的双臂,打了个寒噤,道:“公主,死了这么多年的人当真能找到吗?”
“试试看吧,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了。”
二人朝林中更深处走去,许是从尸体中汲取了养分,光秃秃的树干分布得更密了。
“啊——”暮桃脚下一绊,忽然尖叫了一声。
“这里有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