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毕恭毕敬地将今天拍完的两场戏的底片播放给左明看,他惴惴不安地观察左明的脸色。
左明看完,默不作声,等梁思影吃完饭后,他让导演将他带过来。
左明让梁思影自己看一遍今天拍的戏份。
看完后,左明问:“小孩,看完有什么想法没?”
梁思影如实道:“我演得太差了。”
左明挥手,房间里闲杂人等全部自觉退出去。
左明将梁思影搂在怀里,让他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认真地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演戏?”
梁思影不知道他为什么问他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喜不喜欢。
但如果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当年的他,应该不会报考北传。
演戏,不适合他。
见眼前的小孩犹犹豫豫,左明手插/进他的黑色墨发,温柔地摸他的圆脑袋:“喜欢不喜欢,不要紧,我相信你,就算不喜欢,也能将一件事做好。”
通过刚刚播放的戏份,左明一下子看出端倪,不仅从台词、表演这种外在表现,更为紧要的是,梁思影身上没有演戏的热情、冲动,完全是一个木头人,指哪打哪,与角色没有一丝共鸣。
不过,左明也没有苛责他,反而相信他,鼓励他。
梁思影是他看中的美玉,浑若质朴,要想闪光,还须精雕细琢。
他有这个耐心与兴趣。
左明将厚厚的台词本拿在手里,略微翻了几页,梁思影的字迹娟丽飘逸,做了不少笔记:“小孩,台词你背了多少?”
梁思影如实答:“一半。”
“那也不错了。”左明笑着说,然后将台词本放在一旁,让梁思影站起,“你先背给我听听。”
梁思影像高中生背书,一字不漏地全部记了下来。他本来在读书期间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学霸,读背记对他来说,如家常便饭,他得心应手。
剧本《剑尘》今天拍的一幕是[问道]。左明让梁思影单独再给他表演一遍。
背台词还好说,真正表演起来又是另外一副样子。梁思影一旦意识到在“表演”,他惯性地紧张起来,熟悉的台词,从嘴里念出来,完全变了味,生硬艰涩。
左明安慰他:“思影,你太紧张了,放松点,想象一下你是真正的剧中人,体会他的情感。”
梁思影闭目沉思,试图将自己融入到剧中角色,慢慢的,仿佛有一种融会贯通的电流,传遍全身,好像他正在变成剧里的主角,把握到诀窍后,他的语调开始有抑扬顿挫,不是念词的机器。
“好,小孩,你太棒了,一点就通。”左明高兴,不吝啬地为他鼓掌。
梁思影不好意思地低头。
左明让他边念台词边表演,尽管已经脱下戏服,也不影响他的举止动作。表演完后,左明站起,走到他身旁,握住他的腰:“演戏时,不要有小动作,容易被镜头捕捉。”
被他一语道破,的确,梁思影因为第一次担任主角,一旦被这个念头攫住,身体忍不住紧张,便不由自主地做些小动作缓解,比如他下意识地喉结滚动吞咽唾沫,手不自知地拉衣角。
梁思影羞赧道:“好,明哥,我尽量改。”
左明却摇头:“不要尽量,是一定要改过来,不要想以后,就从现在起,全力改掉这些小毛病。”
梁思影坚定点头,答应他。
左明一直给梁思影改戏、对戏,直到夜间十一点,他才出来。
梁思影也见到了他除了作为浪腾总裁铁面霸道外,还有作为演员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一面。
梁思影不想让左明的苦心白费,不想让他失望,在他走后,他又私底下练了许多遍,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动作,争取做到完美无缺。
第二天再拍戏时,剧组里的人,发现梁思影怎么一夜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台词清晰有力,表演的神情,也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主角的感情变化。
不过,由于太用功,梁思影的嗓子第三天就哑了,几乎说不出话来。
左明亲自来看他,为了他,把剧组要拍的戏延期了,说要等他全好再拍。
梁思影心底过意不去,这么多人,干干地等他一个人。
左明不在意地说:“小孩,别多想,他们巴不得不拍戏呢,权当放假休息了,他们应该感谢你。工资的话,我照常给他们发,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哪敢埋怨你。”
梁思影的喉咙嘶哑得疼痛,他张口想说话,发出的声音,朦胧不清,偏偏他又很倔强,拼命地想吐出话。
左明见状,不禁哭笑不得,他真是一个带点刺的可爱小猫。
他嘴唇贴向小猫阖张的小嘴,舌头完全没入其中,细细交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