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我记得我昨晚在罗汉床上看书睡着了,怎么又会在床上醒来?”云微坐起身呆愣了一会,一惊:“也不知道行安什么时候回来的。”
三月早就过了惊蛰,京城却是大雪依旧。王府院子里的下人刷刷地扫着雪。远远的看到云微开门,昨晚受云微吩咐的下人连忙迎上去:“公子醒了?昨夜王爷回来的很晚,小的本想来告诉公子,但是见你屋里熄灯便没有打扰。”
“嗯。”云微又问:“昨夜王爷回来可好?”
下人咧嘴笑得开心,欢喜道:“很好,今一大早王爷去上朝了,王爷还是第一次上朝议事。”
云微闻言也露出笑意:“如此便好。”
金銮殿。
昨日一事,许多大臣都以为李霁会受皇帝挂落,可没想到今日朝会还在殿中看到李霁的身影。顿时每个人不由得想到昨日下午匆匆入宫的大理寺卿,看来靖王也是个不简单的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禀皇上,西域安息国国王送来拜帖,请求派使臣入朝朝见陛下。”礼部侍郎手里捧着一封装饰华美的帖子,站出来说道。
安息国,三个字一出,朝中一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这可是高祖皇帝手中的手下败将,而后俯首称臣,年年向朝廷上贡,为此西境也难能维持了三百余年的安稳。只是不知为何这些年,安息国的贡品未按时上贡,边境兵马也频频调动,大有不安分之举。
“陛下,这安息国欲入朝朝见怕是居心不良,有试探之意啊。”有大臣说道。
也有人说:“若是试探,更应让这群安息国使臣来朝,我们也好趁机震慑震慑他们,别妄图扰我大隋安宁。”
这话得到大多数朝臣的附和,皇帝也是若有所思,片刻后说道:“准。”
“只是这事该交于谁来接应这些使臣?”皇帝又问。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安王站出来后。
梁王也不甘落于人后站出来向皇帝请命:“儿臣一定安排好安息国使臣入朝一事,定不会让他们小瞧了大隋。”
皇帝坐在龙椅上并未马上作声,却叫下面的两方势力暗自较劲起来。这时又有大臣站出来:“臣以为靖王殿下适合。”
此话一出,立马就有武将站出来附和:“臣以为靖王殿下堪当此大任。”
“臣附议。”
“臣以为靖王殿下重创匈奴一事威名远扬,由靖王殿下负责再合适震慑安息国不过。”
“臣以为安王殿下更合适。”
“臣以为……”
“行了!”皇帝一拍桌子,尤其是看到朝中近大半的武将为李霁说话,脸色越发难看。倒叫他忘了李霁是秦镇秦大将军带出来的,这朝中许多武将都曾在秦镇麾下待过,“此事由安王和梁王负责,尔等可有异议。”
“儿臣遵旨。”虽和计划有所不同,但也足够了,两王对视一眼,无形间电光火石交织。
散朝后,李霁独自一人走出皇宫,一旁的武将见到他欲言又止,李霁道:“周将军有话要说?”
周将军左右看了一眼才压低声音道:“我曾同安息国人打过交道,他们同匈奴人那般体格高大,而且善骑射通计谋,臣担心安王和梁王压不住他们。”
李霁眸色淡淡:“这是父皇的旨意。”
“唉。”周将军摇摇头,这些日子李霁在京中的处境他也看在眼里,只是皇帝心思旁人又如何能左右,无奈地朝李霁拱拱手转身离开。
李霁回头看着宫门那头长长的宫道,一个人影出现,是大理寺卿:“蒙大人。”
大理寺卿昨日入宫到现在就未曾合眼,如今又看到李霁就想到那一沓信封,顿时两眼一抹黑,颤巍巍道:“靖王殿下。”
李霁扫过大理寺卿眼下的青黑,勾勾嘴角:“大人可要注意保重身体。”
“臣晓得,臣多谢殿下关心。”大理寺拱拱手又说:“臣还有要事面见陛下,靖王殿下告辞。”
“大人慢走。”
昨日羽林卫都统府校场上行刑的声音还犹在耳边,李霁到时校场上已经开始列阵训练。今日负责训练的是羽林卫其中的副将之一刘岐钺。羽林卫都统下设两名副将,而另外一名副将则是昨日被李霁打断了腿的李朝。
“王爷,昨日那些受刑的将士拒绝参加今日的早训。”说到这个,刘岐钺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李霁早就吩咐过,可这些世家子弟仗着家世,也笃定李霁不敢把所有人得罪,故而不听从安排,以至于他现在也无法向李霁交差。
想到匆匆进宫的大理寺卿,李霁道:“他们不想来,有人自会来请他们。”
此话不过半个时辰,散了早训的羽林卫将士就眼睁睁看着几队龙鳞卫冲进那些世家子弟的营帐,也不管他们身上有伤无伤,架起来就拖了出去。
李霁负手而立,对一旁的几名羽林卫将领说:“如今羽林卫还差一名副将,你们觉得谁合适?”
几个将领对视一眼,最后刘岐钺站出来道:“王爷,我看赵毅兄弟武艺高强,不如就由他接任羽林卫副将一职。”
李霁嗯了一声:“既如此,就继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