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谁在李显死后,拥有决定诏书内容的能力,在那段短暂真空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是太平公主吗?
皇帝的妹妹有权力决定皇位继承人、拍板谁来主持政事?
答案很简答。
是韦后!所以《资治通鉴》记载他人对诏书不满,想要更改诏书;而韦后对诏书是满意的!注意!注意!对上官婉儿所写诏书不满的,不是韦后!
韦后没有对上官婉儿拿出的遗诏,表现出丝毫不满情绪,为什么?
主要是上官婉儿拿出的诏书,韦后就承认?上官婉儿随便拿出张纸,韦后就承认?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会面之前,便明确知道韦后的利益诉求,她是如何做到的?是谁赋予上官婉儿制诰的资格?
【上官婉儿是韦后的代理人,谈判官!】
【上官婉儿是韦后的代理人,谈判官!】
【上官婉儿是韦后的代理人,谈判官!】
因为遗诏内容本就是韦后派遣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商议的结果。
若上官婉儿在韦后心中不算自己人,上官婉儿拿出诏书那刻便是个死人了,伪造先帝遗诏的罪名够上官婉儿死八百回!
若韦后对上官婉儿没有绝对的信任,不可能在李显死后,仍让上官婉儿肩负制诰任务。
若韦后视上官婉儿为政敌,身为皇后的她有太多机会除掉一个昭容,尤其在李显死后。
回到开篇问题,上官婉儿是不是韦后一党?
韦后告诉你:是的。上官婉儿是我的人。
小结:
若《资治通鉴》记载无误,则“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便是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商量分蛋糕之景。遗诏公布,韦皇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宗楚客(因李旦“参谋政事”)被抢蛋糕大为恼火,带领宰相们闹事。最终遗诏内容修改,李旦方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引发后续问题【唐隆政变】。
韦后、宗楚客、上官婉儿等因此死亡。
《资治通鉴》对“遗诏”态度平和;《新唐书》大不同,“矫诏”!“矫诏”!两次使用“矫诏”字眼,不认可一干人等行为,判为伪造诏书假传圣旨。
某抄袭不仅抄情节抄人物,还要四处“充足”历史资料,为什么?为了炮温泉那点“黄”醋才包的饺子。对历史没兴趣,老抄袭搜集资料只为屎上雕花,欺骗低龄消费者说巧克力。
资料不足是百合,
资料充足无cp;
有得抄时就双开,
没得抄时总休息;
日常大呼“女互助”,
童叟全欺屎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