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算冷,拿着。”赵秋樰硬塞着手炉给墨时渊,“下次记得把大氅披上,可好看了,还有把手炉也带着。”说着裹严身上的斗篷,也不顾墨时渊回推的手炉。
墨时渊见状低头无声的笑了,眉眼柔和:“好。”
二人站在雪地里,自成一副风景,伞上布满飘落的雪花,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在看什么?”
“看雪,看人间。”
雪依旧在下。赵秋樰先去到作坊,因着雪天检查了作坊的炭火是否还够,让工人都加着炭。
齐望轩出房门时,就看到赵秋樰在一个工人面前交谈着,他不明白什么她舍得将这么好的炭拿出来给做工的用,昨天睡的炕床,听在作坊里居住的周家人说也是白炭烧的,连他的小厮都惊叹不已,而且听说在发工钱时还给人发了白炭,这更是让他不解,但他也识趣的没有问出来。
“齐公子。”赵秋樰看到齐望轩叫了一声。
“不敢当,赵姑娘叫我名字就行。”昨日他思来想去主动去投效景王世子,虽然没有得到墨时渊的首肯,但是他也深知像他们这些上位者首不首肯是另一码事,最主要的是他会跟着赵秋樰与她站在同一条线上。他看得出墨时渊是很看重赵秋樰。
“那好,那你也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赵秋樰没有想太多,直接说到,反正就是个名字而已。
“叫一名女子的名字还是不妥当,我们也算是合作伙伴,就叫你赵东家吧。”齐望轩推一步说到。
赵秋樰无语,她倒是没这么多规则,随便吧。
将齐望轩带到后院炭窑,又告诉了他之后他们先让他来管,看看他想烧多少都由他来决定。
“这里除了白炭还有黑色炭都可以烧,这黑色的炭就是做香炭的材料,成品和燃烧度虽比不上白炭,但也算上品。”赵秋樰介绍到。
齐望轩点头,这成品确实比汇通商行的要好,看来真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两种炭有名字吗?”
“有啊。白色的叫霜花炭,黑色的叫银丝炭。”赵秋樰说到,“只是为了方便才叫它白炭和黑炭,直接用颜色区分了。”
“霜花炭,银丝炭。”齐望轩呢喃到,“好,那赵东家,这炭窑就交给我吧,保证能让这炭独占市场。”现在时间紧迫,这个炭窑他要利用起来,同时也物色好地方建一个更大的炭窑,他会让齐家匍匐在他脚下。
赵秋樰没有意见点头。
这边交接完她就到家后面的地里去了,地里种植药材的地方早就被她用布匹和竹条做成了现代大棚的样子,防止雪大将药物掩埋,不过这被灵泉泡过的药材苗这么耐寒而且生长的也快,她想她又找到了灵泉的另一个用途。
进了大棚,远远的就看到了一个红色的影子在最里面,不用想就是赵净悠,墨云言刚刚还在院子里踢木桩呢,这大雪天的居然也不停歇。
赵秋樰拿起立在一旁的小锄头,将手上的药物和竹牌对应,找了地里最后一个序号的牌子跟在后面种下。
赵净悠浇完手上竹筒里的水,准备去旁边重新盛水,就看到赵秋樰在不远处,她抿了抿嘴依旧默默的到一旁木桶取水继续浇着。
这就是二人的相处状况,一开始赵秋樰来时见的赵净悠自己在那浇水还会叫一声,但赵净悠也不怎么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己做自己的事了。
二人一直都这样相处着,也相安无事。
赵秋樰种完,去木桶旁,拿起另一个竹筒,乘上水,浇在新种下的药材那里,看着湿润的泥土,这灵泉兑的水也是神奇,每天雷打不动的浇灌,这药也没烂在土里。
很快赵秋樰和赵净悠二人将所有种好的药全部浇完,赵净悠在旁边沉默的站了一会儿,就朝棚子外面走回去。
看着她弱小的背影,在飘着雪花的地里行走,赵秋樰心中叹了口气,起身过去拿上刚刚放在棚子旁的伞,打开遮在赵净悠头上,见状赵净悠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沉默无言的往前走。
赵秋樰也跟在旁边,打着同一把伞,二人依旧无言。
到了家的后面,走进后院,步入正屋,赵秋樰拍了拍身上的斗篷,对着赵净悠说到:“下次记得带伞。”
没听到回答,赵秋樰也不在意。
赵母和柳姨都坐在正屋里,两人都拿着绣线在那谈笑风生,见她和赵净悠进来都叫了一声。
“娘,柳姨。”赵秋樰叫到。
“外面雪下的真大,昨天睡在那暖炕上竟一点都不感觉冷,姐姐真是有大福,秋樰心思巧又孝顺。”柳姨捂嘴笑出声。
“我看你家望轩才是一表人才,可知你是个有福的。”赵母笑开怀,说到齐望轩又难免想到她的儿子,神色有些悲伤起来。
柳姨之前就听齐望轩说了京城发生的事,她虽出身商贾性子直爽,但也会察言观色,见赵母神色有些不自然立马岔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