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是在什么呢?”赵秋樰看一旁的周白芷。
“在教她练一下手功,这些都是技术活,得靠练,她现在开始练,以后也会更早帮着做工。”周青说到。
赵秋樰嘴角微抿,“我今天来是看看你们做的东西,还有和你们商量一下,白芷这丫头,我想让她入私塾。”
“私塾?这——这不可啊,她一个丫头去上什么私塾呢,而且她还是个女娃。”周老爹在旁边拒绝到。
“只是在作坊前面不会去得很远,建好之后,分为女学和男院,而且你看啊,这每天早上我都要来这里守着工人们来做工打卡。如果白芷能读书识字,那这些事就可以让她来做了。”赵秋樰劝到。
“还有这入私塾呢,是来我这里做工的工人们的一个福利,是免束缚的,也能让他们好好的为我做工,但是也要有一个人带头啊,我看白芷就很不错,周老爹你不会拒绝我吧。”赵秋樰承认她知道周家五口是感恩的人,他们是不会拒绝她的要求,这样确实有点卑鄙,但也确实要有一个人来带头,而且必须是女娃,只要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这,我们哪能呢,我们一家都是东家救的,东家就是我们的恩人,这样的好事我们怎么会拒绝。”周老爹赶紧说到。
见状赵秋樰会心一笑,“那好,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然后蹲下揉着周白芷的头,“到时候白芷就好好读书好嘛。”
“读书。”周白芷懵懂的说到。
赵秋樰笑了笑,刚刚她去看了手炉再加上之前让县里做的,腾起元来时也说绣坊做的手炉套也有一百左右,看样子是她们加工加点赶制的。
看来她的店铺也可以提前开张了,这比她预想的要早得多。
当天就让腾起元来拉做好的东西,准备着开张的事宜。
在店铺开门前夕,赵秋樰就让腾起元找人先到城里宣传。
那天清晨许久未下的雪也渐渐飘落下来,本以为因着下雪,地处偏僻,人会少些,没想到人到是挺多的。一来是因为之前发的传单,二来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店铺是赵大夫开的,都想来瞧瞧。还有一些书香豪绅在程夫人那里知道那个手炉专门派人来这里看看。
鞭炮一点赵秋樰扯下红布,上面是墨时渊提笔——丹景阁,三个字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起来。大门打开,众人看到的就是一副青山远黛图,看不到店铺里的摸样。
“今日是丹景阁开张的日子,今日店铺里的商品一律买二送一。欢迎大家看一看瞧一瞧,所有东西明码标价。”赵秋樰说完,客人都涌入进去想一看究竟,就算不买也去看看。
店铺里除了腾起元和春娘还有几个新招的伙计,之前赵秋樰都一一做过培训。
众人一进去就感觉与外面的寒冷不同,里面温暖异常,两边都有屏风和大门的屏风相呼应,只有走到里面才能从屏风处才能走进售卖的地方,左边是各种药膏,有竹筒装的,还有瓷器装的,右边就是各种样式的手炉和香炭以及手炉套子纯锦缎,狐裘,兔毛,加刺绣的应有尽有,里面有示范的样品,还有香炭所添加的药物和香料。每个东西旁边都有价格,给人们参考。
“祝赵东家生意兴隆啊。”赵秋樰还在门外,就看到秦掌柜的送了礼来。
“秦掌柜!你快请。”
“赵东家,我外甥来信说已经从玉州那边赶回来了,算算日子也差不了几日就到了,还请你再多等几日,到时那钱就可以给你了。”秦掌柜上前一步说到。
赵秋樰一听连忙表示不介意:“没事,我不急,我相信秦掌柜不会给我赖账的。”
“赵大夫!”一个声音传来,赵秋樰转头一看原来是钱嬷嬷,秦掌柜立马识趣和赵秋樰说了一声走进铺子里。
“钱嬷嬷。”
“赵大夫,生意兴隆啊,我家夫人得知赵大夫店铺今日开张,应夫人还在月中不能前来,特让我前来恭贺。我自己也想来看看。”钱嬷嬷让旁边小丫鬟拿了礼,赵秋樰谢过之后带着钱嬷嬷进了铺子。
铺子里面两边都是人,特别是卖手炉和香炭的那边。“看来今日是无缘见到了,我改日再来吧。”说罢也往一边走了。下午时有些豪绅听说程夫人都派钱嬷嬷去捧场,一时间各府也都差不多都到了。
这一下反而下午比早上买东西的人都要多。
傍晚,铺子关门,腾起元在一旁汇报今天的成果:“药膏那边一共六十七两,手炉一共卖了四十三个,香炭一百三十二个,炉套五十个,一共八百二十八两。二楼药妆展示八套,全都被买了,四百二十两。药膏那里丢了十一个,香炭也丢了十五个。今天还有人问烧的炭是在哪里买的?”
赵秋樰听完点点头,没想到今天会怎么好:“今天第一天开张趁着人多有人浑水摸鱼,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这点数量已经算好的,之后你多看着点,至于这炭就先算了。”
“什么药膏买的人多?”赵秋樰问到。
“冻疮,止咳,止痒,还有去痘的。其次就是消肿止痛。”赵秋樰点点头。
一连三天本以为人买东西的人会少些,但没想到反而多了起来。一时之间就连邻县的人也都知道申河县有这样的一个铺子。
引州府的达官显贵们也在金老夫人那知道了这个东西,在香炭那里更是有人直接定了二百块。
店铺短短半个月都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