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纸旧戏故人寻〔民国〕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笑声转、新年莺语(3)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笑声转、新年莺语(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每逢春节,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句从儿时便耳熟能详的诗句。

转眼间便来到了除夕,也算是我在这过的第一个年。

传统的老上海人在过年时有许多的习俗礼节,不过林家的祖籍并不是上海,所以也就没有很多复杂的礼节要遵守。

可我依旧还是晕头转向的,但一切只照着姐姐做,总归不会出错。

此刻,正是黄昏之时,府外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处处均是过年的喜悦气氛,人人喜笑颜开,嘴里尽说着讨人欢喜的吉利话。

我心中不免畅快,来回在府中绕着,还一道帮着丫头们更换门神与桃符。

只见每个房间内皆散有石灰,画出弓矢戈矛等形状,是以“辟邪”之用。门檐前则插有冬青柏枝芝麻梗等物,取其意“冬夏长青”,含有期望康健的意思。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等到外边放起炮仗,锣鼓声响起时,每个屋内便要点上电灯或蜡烛。

我本是不解,后才得知此谓“照虚耗”,是为点灯照床下,驱除秽邪鬼怪,以求平安顺遂。

之后林家上下聚在祠堂,我等小辈则恭敬地立于长辈身后,目视长辈祭供祖先遗像。

我一扫目光,可见像前陈有各类果品,名为“斋真”。看到这儿,我不禁饿了肚子,忙又垂首,怨自己不敬神明。

最后,终于到了年夜饭这关,我期待已久的。

众人有说有笑地来到膳厅坐下,气氛颇为和谐,林常亓与大哥、玕怀大哥聊着近来生意的状况,周氏在询问之骐的课业,身旁的姐姐则与大嫂唠着家常。

我环视一周,才发觉唯独少了李氏一人。

心里不禁唏嘘感叹一句: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2〕

而后又抬头望向窗外,不知不觉间,天已如此之黑。

丫头们端着红色金边漆木的托盘进进出出,每上一道菜便高声唤一声菜名。

我听着都是些什么“长庚菜”、“安乐菜”、“如意卷”、“金元宝”的吉利名字。再低头一瞧,可不就是菠菜、青菜、百叶包肉和蛋饺么?不过还挺有意思的。

传统年夜饭的菜肴一般是“老八样”,我默默数了一遍,有扣鸡、红烧鲫鱼、走油肉、咸肉水笋、扣蛋卷、三鲜肉皮、扣鸭、扣三丝,外加一只大冷盆,看得我简直口水直流。

外面不断传来烟花爆竹的燃放声,和睦融洽的氛围下,屋内难得多了些许欢声笑语。

年夜饭撤了后,众人留在屋内守岁,我瞧了一圈,只有姐姐与之骐会时不时饮口热茶,并无多言。

我顿感无趣,便拉了秋檀一块跑到院子里看烟花。

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划向天空,红的、黄的、蓝的......朵朵烟花竞相绽放于黑夜,点亮了夜空,一时间恍若白昼。

一朵燃罢,另一朵又登场,仿佛永远没有结束的那天。

“小姐很喜欢烟花么?”秋檀捂着耳朵向我问道。

“什么?”声音太杂,我并未听清。

她大声重复了一遍。

“喜欢!”我对她笑道。

“可这烟花就放那么一会儿,闻不到摸不着的,没有花香不说,还尽是火药味。”她吸吸鼻子,皱了眉。

“就是因为短暂绚烂,我们触碰不到,所以才显得美好呀。”身后传来姐姐柔和温软的声音。

我惊喜道:“姐姐!快来一块看烟花!”

回头一瞧,发觉众人皆出了屋,就连一向不喜热闹的玕怀大哥也在。见只有晚辈在此,我这才敞开笑容,愈发没规矩地说笑起来。

“姐姐,你瞧,那朵红色的烟花像不像牡丹花的样子?”我拉了姐姐向前一步走去。

众人闻言,也随我的目光看去。

只是,唯独一人,不看烟花,而尽看观赏烟花的人。

我回头意味深长地瞧了一眼玕怀大哥,随即看向大家,兴奋地说道:“要不我们来玩游戏吧?”

大哥来了兴趣,说:“好啊,不过你想怎么玩?”

“我们每个人轮流说一句带‘烟花'的诗词如何?要是谁说不出就罚谁。”

“好,秋檀,去拿壶酒。”大哥很是赞同我的想法。

众人随后围坐在一旁的亭子中,桌子中央则放有一壶酒与半壶茶,及六个茶杯。

首先从我开始,我随口便道:“星辰日月高天际,雪散烟花遍海隅。”〔3〕

接着是姐姐:“眼前□□非非天,烟花梦断空遗钿。”〔4〕

玕怀大哥接道:“树色深含台榭情,莺声巧作烟花主。”〔5〕

大嫂笑道:“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6〕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骐不加思索便脱口道。〔7〕

最后是大哥道:“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8〕

......

几轮下来,大家都毫不费力,最后却在我这里卡了壳。

我在脑子里搜刮了一遍又一遍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古诗词,最后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