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纸旧戏故人寻〔民国〕 > 第6章 第六章 惟有泪千行(2)

第6章 第六章 惟有泪千行(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我一早便起床洗漱,坐上司机的车前往中西女塾。

一路上就看到许多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女学生,她们大多留着时兴的短发,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充满朝气与希望。

民国初期的女中校服融合了西洋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而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率先着上了文明新装。

姑娘们的衣裙上身为大襟袄,腰身却窄小,不似前清的宽大肥硕,袖口及至肘腕,呈倒扣的喇叭状,黑色裙子则下垂过膝。一身搭配衬出女孩们纤细的身型,亭亭玉立,不失大方。

校服的变化何尝不曾体现国人观念的改变和这一时期新思潮的涌入,愈发彰显了女性思想的觉醒和崇尚自由的风气。

宽大的袍服逐渐收身,体现出女性自然优美的身体曲线,极大满足了当代女子对于美感与个性的强烈追求。

只是此时国人思想尚未全部解放,女子与男子不得同校接受教育,想来男女同校得是五四之后的事。

这时女子受教还未成大势所趋,一般人家的女儿还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甚至有的还在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现在能在教会学校上学的女子定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不禁感叹女子的命运是如此可悲,几千年来都逃不脱“卑微”二字。

我下了车,径直走进学校。迷糊之下还是乱了方向,待向旁人询问时,一个眉眼欢笑的女孩向我走了过来。

她的眼睛很大,宛如两颗黑亮的葡萄,脸上只略施脂粉。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却是明眸皓齿,星眼如波,娇俏的笑声直传到人心里去。

“你就是那个新来的学生吧?”

我点点头。

见此她热情地介绍着自己:“你好,我叫宋知书,以后大家就是同学了!我来带你去教室吧。”

我忙回道:“你好,我叫林若卿。”

初来乍到,面对如此陌生的环境还能遇到一个热情友好的朋友帮忙,心下自然是喜悦的。

她莞尔一笑,边走边为我介绍着学校的大小事宜。

这位宋小姐活泼开朗,一路上总有说不完的话。深入交谈后才发觉我们竟都喜欢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一时惊喜,愈发相谈甚欢,简直到了相见恨晚的地步。

来至教室,却被映入眼帘的一位女子吸引了。

她倚窗而坐,心思全在手里的书中,外界的喧嚣纷扰似与她毫不相关。清晨的太阳丝丝缕缕映入窗中,照见了那看书的女孩,身上仿佛渡有一层金光,神圣而美好。

知书拉着我来到那女孩跟前,随即向她介绍起我:“幼宁,这是若卿,就是那个新来的学生。”

女孩闻言放下自己的书,对我一笑,两个若隐若现的酒窝,更加彰显她的可爱之态,双眉弯弯,脸如白玉,一张脸蛋清秀绝俗。

知书看向我道:“这是幼宁,柳家的四小姐,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了!”

语音刚落,我与幼宁便相视一笑。

下午才刚下学,知书就拉了我和幼宁两人朝咖啡厅去,说是要带我们品尝最近新出的甜点,想来也无事,便随她们去了。

知书说:“这是蒙布朗,一款法式甜点,是用我最爱的栗子做成的,你俩快尝尝。”

尝了一口后,我和幼宁都赞不绝口。

“它好像一座小山峰啊!”幼宁惊喜地说道。

“蒙布朗的法文原意是勃朗峰,蛋糕的形状就是按照勃朗峰的样子去做的。上面褐色的栗子奶油体现的就是秋冬时节枯萎的树木。”我娓娓道来。

“若卿,你知道的真多。”幼宁一脸欣赏地夸赞道。

我一时羞赧,淡淡一笑。

大学毕业后我就到了法国读研,对法式甜点颇为熟悉,只是没想到如今竟也能在此品上正宗的蒙布朗。

“哥!”冷不丁听知书喊道。

我抬眼望去,这才发觉此人正是我在舞厅遇到的那个公子哥,宋承璟。

两人皆姓宋,原来是兄妹。

站在他身旁的还有一位娇媚的女郎,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一头波浪卷发如瀑布般直流至胸前。

女子容色娇艳,尖尖的脸蛋,双眉修长,身穿玫瑰红丝绸裙褂,外套一件绛色纱衫,更显出女子凹凸有致的身形。

真真是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知书,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回家,仔细回去妈教训你。”

面对哥哥的说教,知书却只是气鼓鼓地说道:“只许你在外万花从中过,夜夜流连风花雪月场,一掷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就不许我下了学和朋友聊聊天,喝喝咖啡吗?妈真是偏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