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清和赵倩倩两人齐齐地看向李秀琴,“娘,咋办?”
咋办?
活人能让尿憋死?
李秀琴看了下四周,王财主家位置小王庄村最东头,是一座占地不小,估计得有个三进三出的宅子,这样的规模的宅子在乡下已经是很了不得了,看得出来王财主在村子里的地位。
再往村子西边看去,整个小王庄都是一片破败,房子没翻盖的,都是三五十年的老房子,房子门前的大小胡同也都很逼仄,有几个妇人正坐在不远处一户人家门口缝补衣裳,瞧着那衣裳都破得不成样子,还在缝补,如此可见,这小王庄村可真是不富裕。
独独出了王财主这样一户豪宅。
她想了想,转头对李文清说,“你在这里看着马车,我跟倩倩进村里去溜达溜达。”
李文清有点急眼,“娘,那赵二爷……”
赵二爷都在那里等着拿千年老参吊命呢,您还有工夫溜达?
赵倩倩倒是个机灵的,她笑着跟李文清说,“大哥,左右咱们现在也进不去王家的门,不如就听娘的,您在这里守着,我陪娘去溜达。”
得,这溜达的毛病咋还一传二呢?
但不容他再多质疑,他娘跟他这位赵家妹子就已经溜溜达达走进村里了。
无奈,李文清只好眼睛死死地盯着王家大宅门口,只要那扇门一打开,有人从里头出来,甭管是谁,他先上前去抓住,不,是去说明来意,这人心都是肉长得,性命攸关的事儿,他们总不能一点不动容吧?
实在不成,那支千年老参,两家一分为二,只卖一半儿给他们,他们先保住赵二爷的命,等他稍微好些了,赶紧送回赵家,那他娘就脱了干系了,即便以后赵二爷再出了啥事儿,那也跟他娘没啥关系,大将军也不能怨他娘吧?
李老大在这里浮想联翩呢,李秀琴已经与那边几个妇人搭上话了。
那个正缝补鞋帮的妇人娘家姓冯,人称冯婆子。丈夫早年就没了,只她守着俩儿子度日,她缝补的就是儿子的鞋。
“冯老姐姐,儿子是做什么营生的,看着这鞋子耗费得可不轻呢!”
李秀琴笑着问道。
“唉,还能做什么?乡下人忙时候种地,闲了去城里码头打短工,一天累死累活地忙,也赚不了几文钱。”
冯婆子不无感慨,“我那大儿都二十多了,眼瞅着家里困难成这样,一直都没人给提个媳妇!若是他娶不上,我死了也没脸见他爹啊!”
“唉,婶子,你也别难过了,咱们村里的年轻男子有几个能娶上的,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姑娘有哪个肯嫁到咱村来,这穷得啊,就差揭不开锅了!”
旁边有个年轻的妇人,冯婆子称呼她是辛娘,她们身后的院子就是辛娘家。
李秀琴透过半掩着的柴门往辛娘家里望,一旁的赵倩倩是个有眼色的,当下稍稍有点歉意地跟辛娘说,“嫂子,我有点口渴了,能不能去你家里喝点水,井水就成。”
辛娘是个爽利的,丢下缝了一半的衣衫,站起来说,“走吧,水家里还会没有吗,我刚烧的热水,进来吧,我去拿给你喝。”
“娘,你不也口渴了吗?”
赵倩倩眨巴着眼睛看李秀琴。
李秀琴低声嗔她,“古灵精怪的丫头!”
这样的孩子她就是进了赵家当了后娘,也喜欢得紧啊,她只是往辛娘院子里望了几眼,她就明白她想进去看看,这不就给搭了梯子了。
赵倩倩亲热地挽着她的胳膊,娘俩随着辛娘进了她家院儿。
水壶在正屋的桌子上。
说是桌子,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轻轻一碰,就摇晃,大有散架的可能。
再看看屋里其他地方,没几样像样的家居摆设,都是那木板或者是砖头简易搭建的,屋子还黑黢黢的,抬头一看,窗子小得连个人脑袋都钻不过去,怪不得外面艳光四射,家里阴暗潮湿呢。
喝着水,李秀琴随口就问了一句,“辛娘,你们怎么不把窗子扩大一些,那样家里透进光,就不会这样阴冷了!”
辛娘叹气,“那不得钱吗?我家男人跟冯婆子家儿子一样都没什么挣钱的路子,一年年的死磕那几亩旱地,收成好了粮食能吃到来年,收成不好,连粮食都吃不到头,要去山里挖野菜添补呢!”
哦。
李秀琴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
几人出来时,外头又多了个男人,说是隔壁的王大柱。
“大柱,你不是去帮王财主家做事了吗?怎么回来了?”
辛娘问。
“其实啊,就一点点活儿,王财主家想搭个鸡棚,我跟栓子这都去了五天,五天搭个鸡棚,实在是没啥活儿了,不能在磨蹭了,这才结账回来的。”
“五天搭个鸡棚?王财主是个傻的吗?你们消极怠工,他还给你们结账?”
赵倩倩奇怪地问。
“姑娘,你是外村的,你不知道,我们村的王财主那可是个大善人呐,他隔一段时间就会让管家来西村打听,谁家摊上事儿了,谁家日子过得不好了,然后就把那人叫进大宅里去干活,说是干活,其实就是一点点营生,他们家管家来干都干不上一天,就比方这个鸡棚,真铆足劲儿干,一天半准干完,可王财主就是挑毛病,这里垒得不齐,那里建的不好,让我和栓子拆了建,建了拆,折腾五天,这才把鸡棚建好,在这五天里把我跟栓子过意不去的啊,真是如坐针毡啊,可是,谁让咱家里等钱用呢?可又没地儿去赚钱,我家老娘这几天旧疾犯了,咳嗽得都上不来气,我又没钱给她抓药,这不就给王财主知道了,把我叫去垒鸡棚。”
王大柱边说边摸着眼角,唉声叹气。
“是,王财主是个好人,你就说吧,咱们村儿哪一户没承过他的情?”
辛娘说道。
“可不,自打王财主从京都回来,他就这样关照咱们村民,可惜啊,咱们都是不争气的,一直没活出个样儿给他看看!”
冯婆子直摇头。
赵倩倩来了兴致,“王财主是京都回来的?”
“那可不,据说还是个大官辞官不做回来的呢!”
辛娘说道。
“你们都不知道吧,我可知道王财主怎么辞官怎么回来的?”
王柱子瞄了一眼那边的大宅子,讲了一个让李秀琴与赵倩倩都震惊不已的故事。
这位王财主大名叫王启才,在京都当官时,有一日乘轿子回府,被人拦街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