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振哥几个凑到一起,纷纷指责赵小五,真是脑袋让门挤了,李氏这还没进门了,就让他给捧到天上去了,以后进了门,那还了得?
赵三赵元启说,“大哥,不然我找几个人,夜里给老五套个麻袋揍一顿,告诫他敢去李家庄,就见一回打他一回?”
赵元振还没说话,赵二赵元奎就骂道,“我瞧着你是酒灌多了,把脑子也灌糊涂了,再咋那小五也是咱们的小弟,你打他?被咱爹知道了,你那胳膊腿儿还想要个囫囵的?遇事儿就知道给人套麻袋,真是粗鄙!”
“就知道骂我?那你说咋办?”
赵元启恼怒。
赵元仁最瞧不上的就是他家三哥二哥这股子说话办事不过脑子的劲儿,既然是老大召集大家来的,那老大指定是心里有盘算,直到现在大哥都还一句话没说呢,那哥俩就先怼上了,没脑子!
他看向赵元振,“大哥,我们都听你的。”
这话把赵元奎与赵元启的脑回路总算是拉了回来,两人齐齐地道,“对,对,我们都听大哥的。”
赵元振不得不从心里佩服小四,这家伙寻常时候不言不语的,看事情就是比其他几个弟弟透彻。
他是有了谋算,才把他们找来的。
他们的将军爹要娶李氏的决心,别说他们这几个了,那就是皇上估计也拦不住,况且皇上压根也不会拦,只会推波助澜。
李氏是草民,没当官的爹,也没当将的兄弟,赵大将军娶她,既不会拉拢朝中重臣谋逆,又不会扩大护国大将军的势力,对皇上,对皇位,没任何威胁,皇上乐见其成。
所以,他们的将军爹与李氏订婚时,皇上的赏赐才跟流水似的送去李家庄,给足了李氏脸面。
如此看来,李氏进赵家,给他们的爹续弦,当他们的继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兄弟五个一个妹妹,现在,小五与六妹妹是彻底归了李氏那一阵营了。
那么他们几个呢?
是保持中立,不冷不热地跟李氏相处?
还是学了小五那样借着某个机缘认下这个后娘?
江姨奶奶倒是说,你们尽管跟李氏对着干,出了事儿,姨奶奶我给兜着!
但瞧着老爹对这李氏的看重,估计姨奶奶兜不住!
那么就只剩下两条路可走。
一是保持中立,二是欢迎,热烈欢迎李氏进门。
“我觉得,咱们得去李家庄观察一番,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赵元振说道。
“不去,不去,我可学不来小五那狗腿样儿,巴巴地跑人家里去喊娘!啧啧,我想想就觉得浑身发冷。”
赵元启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三哥,你想问题能不能别跑两头?大哥什么时候让你去李家庄喊李氏娘了?李氏又没给咱们四万两银子帮咱?咱平白无故的为啥喊她娘?”
赵元仁白了赵元启一眼,说话不过脑子,指的就是他们家赵老三。
“对,小四说的对,让你们去,就是去看,看李氏怎么待你们,她始终是要进赵家的,咱爹不在京都,她将来是会进赵家大宅,还是留在李家庄?这都是跟咱们息息相关的,你们去打探打探。”
“我们?大哥,你不去啊?”
赵元奎听了赵元振的话惊呼。
“屁话,我是赵家长子,我如果也去了,那不证明咱们整个赵家都被她拿捏了吗?”
赵元振振想揍赵元奎一顿,只要能把他的脑瓜子揍聪明了,那也行啊!
“我不去。”
赵元启抢先说道。
赵元振瞧他那一根筋的样子,摇头,“你别去了,去也起不了啥好作用。”
恐怕老三去了三句两句就说漏底了,他指望不上的。
“老二,老四,你俩跟小五,六妹妹他们一起去。”
赵元振点将了。
赵元仁点点头,其实他心里也有个小九九,小五去一趟李家庄就得了四万两银子,那么他们哥几个这回去了,李氏就是不一视同仁,那是不是多少也得给点?
赵家看着宅子大,门槛儿高,名声响亮,实际上,根本就是个空架子。
全家人都靠着老爹那点俸禄与大胜仗后皇上对赵家的赏赐过活,每个月,他们几房也都是按人头到公中领月例银子,赵家五子,每人每个月不过才五十两银子,赵家五个媳妇的月例才没人二十两,两口子加起来拢共才七十两银子,这就是他们几房每个月的花销。
不遇上什么人情花费还好,若是遇上了妻子娘家什么人结婚,孩子满月酒,或者是赵家家族这边谁谁成亲,生孩子,都得凑份子,每每这样的时候,各房里的媳妇们都要骂自家男人,成天啥事儿不干,能不能寻点事由做做,哪怕一个月多赚几两银子,也不会逼得她们一遇到事儿,就得从嫁妆里拿钱!
所以,赵老四对这一趟的好处是怀着猜想的。
反倒是叫不叫娘的,没什么了?
老话不是说了嘛,有奶就是娘!
这回李氏要一把给他们赵家四房四万两银子,那他携着罗氏也一起给李氏磕头叫娘。
左右她早晚得嫁进赵家,这个娘早晚得叫。
赵元奎却是不情不愿的,一路上板着个臭脸,赵倩倩跟他说话,他都爱答不理的,到后来,赵倩倩也不搭理他了。
赵元鹏也懒得看他二哥那张黑脸,所以是能躲就躲,坚决不往赵元奎跟前凑。
赵元奎只能找赵元仁说话,但说着说着就怨气冲天,每次都把赵元仁的心情搞得很坏,那么几次后,赵元仁也不跟赵元奎凑一起了。
这一路,赵元奎就落了一个孤家寡人,成天板着脸,日日生闷气,马车到了李家庄,下车时,他就觉得头重脚轻,像是病了。
其他人都跟李氏寒暄去了,连袁氏也跟罗氏一起,忙着去看孩子,谁也没注意脸色惨白得跟一张白纸的赵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