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市,L省的一个沿海城市,气候适宜,城市经济好,堪比身为省会的S市。L大,一个211大学,L大附中,虽说相比较于D市“三大校”略微逊色一点,但每年一本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D市经济发达,对于教育投资也比B市好很多,L大每年有很多人捐赠建设校园。
L大附中和L大都在一条街上,L大附中是一个初中和高中一体化的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合理且多样化,学校本着快乐学习的目的建设校园,这也是纪念选择附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B市是个山城,相比较来说好一点的高中只有三个,而且一中和B高两极分化严重,B市的家长总会跟孩子说:“你考进了B高就等于踏进了一本的大门。”B市的重点初中只有两个,一个是实验中学,也就是纪念的母校,另一个是二中,只有在这两个学校考进B高的几率才大一些,而每年中考B高录取分数线最高分和最低分能差一百多分,这是因为有一些小学校有指标到校。B市孩子从小就开始补课,初中更是严重,纪念上学那会还流行“上大课”,其实就是学校老师组织全班进行有偿补课,后来教育局查的严,这种大课渐渐就不流行了,但是家长还想让学校老师给补课,就只能上小班课,纪念上初三那会,从初二暑假就开始跟着自己班老师上小班课,一个班能有五六个学生,一节课200到300不等,寒暑假五科每天连着上,但这也是少数,许多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这种教育模式在B市已经持续了不止十年了。在这样的高强度学习压力下,纪念也渐渐发现以她的绵薄之力拯救不了迂腐的思想,暖暖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也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而D市孩子考出去的几率大,也就不像B市这么卷,学生们放学不用去上补课班和看护班,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既然有了这个机会,纪念和江漫都想去争取。
*
1月11日星期二,距离放假还有三天,纪念早上才到班级就接到了编辑小柳的电话,而且刚才在管学生没听到,小柳打了好几次。
纪念:“喂?小柳,怎么了?”
小柳:“半夏老师,您现在忙吗?”
纪念:“有什么事你说吧,我这边一会还得上课。”
小柳不知道纪念的真名,只知道纪念不是专职作者,也只是知道纪念是老师。
小柳:“是这样的姐,就是一个月前您不是签了一千本书嘛,由于出版社的疏忽,还有五百本需要您再签一次,印刷厂那边也在等着统一进行印刷,印纸已经发快递发走了,我一会会给您发一个订单号,大概今天就能到,因为不知道您放没放假,就给您发学校了,这个挺急的,印刷厂那边只给了我两天时,您看看能不能搞定,要是时间太紧我再协调。”
纪念有点懵,不过又缓过神来说:“嗯行,我这边应该没问题,那你把地址发我,我签完给寄过去。”
小柳:“谢谢姐!我马上给您发!麻烦姐了。”
纪念撂下电话感觉很迷茫,临近放假学校任务挺紧的,这又来个这个活,纪念感觉要升天了。
上午十点多,纪念接到了快递小哥的电话,纪念让他放门卫,她以为五百张签名纸的包裹会很小,结果一到门卫发现是一个大箱子……
小柳才给纪念发消息:姐,为了弥补给您带来的不便,出版社提前送了点这次书的周边,跟签名纸一起发过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