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卧榻之侧 > 第142章 第一四一章 行刺案

第142章 第一四一章 行刺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郭唯空:“好,有劳睿王了,若阁下还能想起别的什么事,尽管差人来刑部告知本官即可。”

梅擎霜点了点头,随和道:“自然。”

两人离开刑部,郭唯空和刘君清便开始分析起这件案子到目前为止查到的线索。

这案子看似简单,可越查,却有越多的疑点浮出水面。

藏匿于城中的那些刺客去哪儿了?

大皇子说他在回京路上向京中传了书信,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知道他返京的事,是大皇子在撒谎,还是有人将信给拦截了?

太子率领禁军赶到兴水县驿馆的时候,刺客并未逃远,太子为何不派人捉拿?

大皇子与睿王一路上遭遇数次刺杀,其背后主使都是同一人么?还是不同人为之?

两人思来想去,刘君清说:“郭大人,这桩案子事涉三人,如今你我只问了两人,剩下的……”

郭唯空看着他,神色复杂:“刘大人是说太子殿下?”

刘君清点了点头。

郭唯空有些为难。太子不过是奉皇命前去迎大皇子回朝而已,看起来与此案毫无关系,可他对于疑犯的态度实在有些耐人寻味,且依着兰鹤诗那个乖戾的性子,只怕不肯如实相告。

两人在朝中并不结党,可太子近几年隐隐有窃据朝柄之意,使得现在的朝堂风气不比前几年清明,因此就算他二人不忌惮太子权势,但有些事,能少招惹还是少招惹。

郭唯空沉思了片刻,而后道:“太子那边暂且先放一放,当日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还有十几名禁军也在场,我们何不去问问随行前往的禁军?”

禁军效忠陛下,不会偏私于任何一方,从他们嘴里问出来的证词,或许更真实一些。

刘君清点了点头:“好。”

两人遂派人入宫,将当日随同太子一起去往兴水县的那些禁军传来了刑部。

郭唯空问他们:“诸位当日随太子接大皇子回京的时候,在路上可有何不同寻常之事?”

这些禁军想了想,有人道:“没有啊,太子微服出行,一路上十分顺利,并没有什么可疑之事发生。”

“那到达兴水县驿馆的当天呢?”郭唯空追问:“大皇子一行人在驿馆遇刺,你们临近之时,可曾察觉有异?”

“没有,我们到的时候刺客早已离开了。”

郭唯空与刘君清对视一眼,后者问道:“太子有没有吩咐你们前去追拿?”

禁军中有人回道:“也没有。”

有人补充:“我们刚到那驿馆没多长时间,驿馆外面就开始有黑影飘来飘去,大皇子性子怯懦,非说那是闹鬼,害怕之余扯着太子就不松手,想来太子也是被大皇子这么一闹,忘了这茬吧。”

郭唯空觉得不对劲:“那你们赶到之前呢?难道就一点打斗或扰攘之声都没听到么?”

“没有啊,我们是……”说这话的人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仿佛想起什么一样:“不对!我们到达驿馆之前,太子让我们在附近的林子里稍作休息,本来说要过夜,后来又不过夜了,然后才前往驿馆的。”

郭唯空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当时你们距离驿馆还有多远?”

对方想了想:“若是骑马的话,也就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这就令人怀疑了,明明再多赶一会儿路就到驿馆了,为何要在林间休息?

郭唯空紧接着又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突然又要赶路了?”

所有禁军都在回忆当晚的情形,那时候他们快马加鞭行了数日,已是疲惫不堪,是以对周遭的情形也不太留心,有人隐隐约约记起一点儿断片:“好像是……有什么声音传来之后,太子殿下便吩咐我们继续赶路。”

郭唯空皱眉道:“哪种声音?”

他们当日并未留意,又加之过去了很长时间,实在是记不太清楚了,半晌后才有人推测着开口:“像是……鸣镝?对,是鸣镝!”

“对!”另有一人附和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就是鸣镝!太子殿下到了驿馆之后还问大皇子,那鸣镝是谁放的,好像大皇子回的是……刺客放的。”

郭唯空按下心中的诧异:“诸位没记错?当晚果真是这般情形?”

让郭唯空这么一问,对方便重新回想了一下,语气虽然有几分不太确定,但还是道:“……应当是吧,具体细节记不了那么清楚,但确实是听见响声之后,太子殿下便重新带我们赶路的。”

郭唯空与刘君清对视一眼,二人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深意。

将禁军送走以后,刘君清便对郭唯空说出了自己的推测:“郭大人,你听那些禁军适才所言,太子殿下举止反常,像不像是在等那些刺客放出消息?”

郭唯空点了点头,沉声道:“看来,你我二人先前对太子的怀疑,并非多心。”

刘君清:“那现在应当如何?直接去东宫向太子问个清楚么?”

郭唯空沉吟道:“不,不妥,太子此人并不像表面那般礼敬朝臣,你我若是贸然前去,他定然不会据实回答的。如今的重中之重,是要先查明那些消失疑犯的下落。”

只要找到那些疑犯,此案便水落石出了,到时候拿着疑犯的证词,再去问与此案相关的人也不迟。

刘君清却有些犯难:“可是先前派出去的差役都问过周遭的百姓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何时离开的,如此悄无声息,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这应当从何处查起?”

郭唯空难掩厉色:“只要对方有动作,就一定会留下草蛇灰线,这些刺客的背后主使既然与朝堂的关系密切,那当日陛下下旨彻查此案,他为了转移这些疑犯,行动必然十分匆忙,匆忙就会有疏漏,那些疑犯的藏身之处,定当还有什么线索是我们不曾发现的。”

刘君清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遂问:“那我们现在带人过去?快要入夜了,趁着天色尚明,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郭唯空看着他点了点头:“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