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卧榻之侧 > 第135章 第一三四章 入朝

第135章 第一三四章 入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兰鹤诗暗含威胁的说道:“挛鞮皇子,这便是睿王所说的契据,你可要好好看看。”

挛鞮贞元没应他的话,只是仔细辨认着那张契据上的字迹。

众人见他眉头微微蹙起,还以为他这是质疑之色,不禁先松了一口气,兰鹤诗也是面露得意,他的眼神扫过梅擎霜,嘲讽之意尽显。

“如何?”兰鹤诗傲慢道:“挛鞮皇子可否能证明这张契据的真伪?”

挛鞮贞元收回目光,而后神色平静的对昭帝道:“陛下,我确认好了,这张契据——”

这一刻,所有人都凝神听着,众臣神色紧张,而兰鹤诗却丝毫不担心挛鞮贞元将要说出口的论断,他嘴角挂着一个讥诮的笑意,似是等着看梅擎霜的笑话。

挛鞮贞元语气没有丝毫波动,将剩下的半句话给说了出来:“——确是大皇子自愿写下无疑,当日我正在旁边,亲眼所见。”

“这……”百官顿时哗然,似是没预料到事情竟然落得个如此结果。

而兰鹤诗的表情也在一瞬间僵住了,他迟滞的看向挛鞮贞元,突然暴呵道:“挛鞮贞元!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挛鞮贞元面无表情的对他一点头:“诚如太子所言,在下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兰鹤诗被怒火冲昏了头脑,险些就要口不择言:“你放肆!你竟敢假意欺……”

话说到一半,就听昭帝在龙椅之上及时呵斥道:“住口!”

兰鹤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险些当着梅擎霜的面儿,将私下见过挛鞮贞元的事情给说漏了嘴。

他惶骇之余下意识向昭帝看去,隔着一层冕旒,昭帝的神情看不清楚,但是他周遭那股阴沉的怒意,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

兰鹤诗心里忽然有些慌张,怎么办,那日他当着众朝臣的面信誓旦旦的承诺,说定能让挛鞮贞元证明这张契据为假,如此就可以省去二十万两的银钱,谁知今日这蛮貊竟反戈一击!

区区二十万两银子是小,可若是失了圣心他要如何挽回!

兰鹤诗惶遽之下立即跪在地上,语无伦次道:“父皇……此事……此事尚有疑点,定然是他为了追索这……”

“够了!”昭帝忍无可忍,无比失望的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兰鹤诗闻言眼神颤抖了一瞬,央求道:“父皇……”

没用的东西!口口声声说自己能摆平此事,到头来不仅丢了我朝脸面,反而还将这契据变得确凿无疑!

梅擎霜方才故意问那番话,就是为了现在!如今已经证实兰松野在晟京欠债一事为真,若昭国再将还钱之事故意延宕,则会落得个出尔反尔、毫无信誉的名声!

昭帝心中愤恨不已!恨兰鹤诗与兰松野二人没有一个得力的,更恨这前来索债的梅擎霜和反复无常的挛鞮贞元!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昭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森寒,梅擎霜却似毫无察觉似的,硬要去触昭帝的霉头:“陛下,如今已经证明了这张契据为真,那么依照陛下先前之言,就该按约还我晟国二十万两银钱了,不知贵国何时能将这些钱准备好?”

昭帝寒声道:“睿王放心,朕自然不会食言,二十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且拨用国帑也要遵循章程,你且耐心等待几日吧。”

这话的意思,便是又要拖下去了。不过梅擎霜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倒也不急,就问了个期限:“那不知本王要等多长时间?”

昭帝便问群臣道:“左藏库使何在?”

等了好一会儿,没有听见左藏库使回话,却听得另一位官员站出来应道:“回陛下的话,左藏库使前几日因病告假了,这几日并未上朝。”

梅擎霜在心中冷笑一声:呵,好一个因病告假。

昭帝“嗯”了一声:“睿王也听见了,执掌此事的左藏库使告假了,朕身为帝王,不能不体恤自己的臣子,又加之此等大事要遵循朝中制度才行,因此只能请睿王再多留几日了。”

梅擎霜早就料到会是如此结果,即便是证明了契据是真的,昭国也不可能依照这上面所写,痛痛快快拿二十万两给自己。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梅擎霜也没必要继续耗在这儿,再待下去估计昭帝就要开口送客了,是以他笑了笑,主动道:“既如此,本王便回四方馆,静候贵国佳音了。”

梅擎霜既然要走,挛鞮贞元也不可能多留,于是他也在行了一礼之后,跟着告退了。

待到这朝堂之上只剩下昭国朝臣后,兰鹤诗悔恨不已的对昭帝道:“父皇!请您相信儿臣,那日儿臣去见了挛鞮贞元,他当真答应了儿臣,不帮那梅擎霜作证的!谁知此子诡计多端,竟敢诓骗儿臣!儿臣也被他欺瞒戏耍了啊父皇!”

“你还有脸说!”昭帝余怒未消:“你自己办事不力,反倒要归咎到别人身上,为何不想想那挛鞮贞元因何食言,是不是你那些威逼利诱的手段,对人家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之力!”

自己将事情办砸了,兰鹤诗唯恐失了圣心,他还待为自己辩解几句,就见昭帝烦躁的摆了摆手,对众臣道:“众卿可还有事要奏?无事就先退朝吧!”

话音刚落,有一人便从班位中站出来应道:“微臣刘君清,于数月前奉陛下之命离京巡查边陲十县,今日向陛下缴旨。”

昭帝疲惫的揉了揉额头,抬眼看了看他,想起来了:“是刘爱卿啊,朕封你为巡案御史,这几个月,你在边陲可有发现什么弊害之事?”

刘君清回道:“启禀陛下,臣确有一事要奏。”他将奏疏举在胸前,对昭帝一字一句详细说来:“月余前,臣接到兴水县县令来报,说是兴水县驿馆里有几具尸体,臣详细问过县令之后,才得知这些人具是前往刺杀大皇子和晟国使臣的刺客,只因刺杀未果,这才反丢了性命。”

昭帝闻言有几分惊讶:“竟有此事?”

“是。”刘君清继续道:“臣随县令一齐前往查看,从尸体开始查起,一路追寻线索,查到了京中,臣敢断定,派人刺杀大皇子和晟国使臣的人,就在京里!微臣已经将此案原委写在奏疏内,还请陛下过目。”

昭帝身边的太监见状便上前将奏疏接过,又回去奉给了昭帝。

昭帝打开细细看过之后,沉声道:“谁人敢如此猖獗!竟名明目张胆的刺杀当朝皇子!”

刘云经只得道:“陛下,事涉京城,臣权位不够,故将此案上报陛下圣裁。”

昭帝只沉思了少倾便下令道:“此案既然是由你开始审理,自然也是你最清楚其中草蛇灰线,你接着查便是。刑部何在?”

刑部尚书郭唯空站出来道:“臣在。”

昭帝道:“朕命你与刘卿一起查明此案。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郭唯空与刘君清齐声道:“臣,钦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