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皇后,她同样对着夏潇然一顿嘘寒问暖,仿佛见了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夏潇然却依然像从前那样,恭敬疏离的应答。
皇后见此,也没有落下脸来,关切的让宫女上了最好的贡茶和点心说,“你在外面这么长时间,吃苦了。母后为你准备了几箱茶叶,香料,衣料,首饰。等出宫的时候,一起带回去。回来家里,就不能让你再吃苦。”
“谢娘娘。”夏潇然的回应也就这三个字。
场面一时冷清。
众人落座时,三皇子贴心的让人在夏潇然旁边,给夏小狸看了一个座位。夏小狸不客气的坐了下来,就惹得夏悠悠在她身上注目许久。
此时场内气氛忽然变得无比安静,即便心不在焉的夏悠悠,也回过神来看向对面低着头的夏潇然,又看看自己旁边的哥哥。便笑着解围似的对皇后说,“我跟潇然姐姐分隔这么长时间。母后见过了姐姐,既无事,我们就先告退了,回去还有好多姐妹间的话要说呢。”
母后总是严肃的,就连她想撒娇,也要挑母后心情好的时候。父皇对她就要和蔼很多,可惜一个月也见不了几次。所以她觉得,还是这几年跟姐妹们一起玩耍的时光更欢乐。可惜姐妹们跟母后的关系都只是平平,从前她还想过加深她们之间的联系。可是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她已经打消了这样的傻念头,只觉得她们各自安好,互不打扰也挺好。
然而皇后无暇去体谅女儿的心情,听到夏悠悠的话,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冷下来。带着一点严厉的语气看着夏悠悠说,“都要成婚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我还有要事跟九儿谈,你要是坐不住,就先自己回去吧。”
也是皇后出言够快,打断了夏潇然想要顺势离开的话头。
夏悠悠被说了一通,却依旧坐定在那里,低着头说,“我跟姐姐一同回去。”
她竟然不走,在场也没有人硬赶她走。
皇后教训完女儿,又喝了一口茶整理好心情,继续笑着对夏潇然说,“悠悠都要成亲了,你的终身却还没有着落。母亲看在眼里,便常常为你忧心。……”
眼看就要长篇大论,夏潇然赶紧打断道,“娘娘不必忧心,我乃修道之人,清心寡欲,不动男女之情。”虽然全都是大实话,但是夏潇然忍不住看了坐在旁边的夏小狸一眼,总觉得有点心虚。
转头却看到皇后仿佛听不懂他的话一般,露出怜悯的表情说,“修道就不能动男女之情,我儿实在可怜。难怪人都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你可还记得徐观,他为你上阵杀敌,博取功名,如今已经被陛下封为黔州节度使一品镇南大将军,他对你的情谊可谓天地所感,纵然仙人也要动心的。”
夏潇然这才体会到,人无语到一定地步是真的会笑。然而在场所有人看到她脸上的笑容,都不会认为那是小女孩羞怯的笑。因为讥讽的情绪满溢出来,已经让夏悠悠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她又想说点什么来打破尴尬气氛的时候,却忽然对上了一双琥珀色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起来如此熟悉,这位师姐一定是她见过的人,可是如此绝美的长相,见过又怎么会忘记呢?
夏小狸对夏悠悠施展了一点小幻术,让她的情绪分散。毕竟是同住过一个屋檐下几年,夏小狸对夏悠悠也算了解。她知道夏悠悠会为难,也知道夏悠悠根本无法撼动皇后他们的决定,所以干脆让她闭嘴别添乱了。
果然夏潇然没有让夏小狸失望,她并不需要别人解围。她缓缓的收起脸上的假笑,抬头正视着皇后,一字一句道,“我不愿动情,而非不能。”
这下子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和平。
如果是从前,皇后一定叫人把夏潇然拖出去打一顿,她有这样的权利。从前纵然有太子,有贵妃和丞相结成的张氏一党。然而皇后不出后宫,唯一能给她气受的人,就只有皇帝了。皇帝平常也是好说话的性子。偶然生气,也是拂袖而去,并不会责骂皇后。
此时被当场顶撞,皇后顿时觉得后脑勺都绷紧了。
可是如今不比从前,遭遇了一次兵祸,皇后终于意识到了乱兵流民的可怕。现在夏潇然手里有兵,听徐观说夏潇然箭术法比魏都还强,皇后也不敢当场发难。
她深吸了两口气,只能扶住自己的额头,看向三皇子的位置,想让儿子来解围。
可是这晋国的皇家男儿,好像从根上就不可靠,全都是些只会躲只会跑的懦夫。
平常都是皇后为儿子出头,三皇子此时突然接收到母亲的目光,就习惯性的躲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