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潇然伸出手,抓着她的衣袖安慰道,“你以前不是老絮叨,我还有一年半就满十岁,到时候宗正寺会把我的名字奏报朝廷,给我正式的公主封号,就能领到朝廷的俸禄,也可以准备修建公主府。有了封号日子就能好过起来,所以你不用担心。何况还有李大河帮忙,只要熬过今年的冬天,再等到后年开春,我的好日子就来了。”
荷花想到自己从前在九公主面前说这句话的时候,九公主总会嫌她唠叨,现在九公主又用这些话来安慰她,终于忍不住破涕为笑。心里还是决定,求掌事姑姑帮忙,让她在宫里多留两年。
荷花把背上的米口袋放下来,又动手去拆栅栏中间的木条,一边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当初她爹参加院试受了风寒,回家一病三个月,花光了银子,还卖了家里的五亩地。如果不是宫中选宫女,她就要去给六十岁的老头子做小妾了。幸好当宫女得到十五两银子,才让家里撑了过去。六年前她爹终于考上了秀才,可以教书赚钱了,家里本来已经过上了好日子。可是上个月弟弟的信里却说娘的身体最近不太好,都是当初吃了太多苦,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常常头昏腰痛。所以当她听到可以出宫的消息之后,才会犹豫不决。
可是当她看到九公主在寒风中冻得通红的脸,又觉得自己如果一走了之就太过于忘恩负义了。七年前她不小心吃坏了肚子,腹泻不止,已经快要虚脱了,是不到两岁的公主让太医给她用了人参,才救她一命,她怎么能忘恩负义。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荷花把米袋子放进去了,就坚定的对夏潇然说,“我要动用公主的私房,拿去让管事姑姑帮忙抹掉我的名字。”
夏潇然这几年的日子很不好过,但她也不得不感叹,自己身边还是好人多。当初荷花在她身边伺候,生病了让人请太医来治病,本来就是应该的。
后来一夜之间芙蓉宫被封,江妃身边伺候的一应人等都被调走了,只剩下专门调拨给公主的一个奶娘和两个宫女。奶娘想办法出了宫,另外一个宫女梅花也想尽办法调到了其他地方,只有荷花一直不肯走。直到夏潇然发现江妃染上了酗酒的毛病,而且快把手上的积蓄败光了,她才赶紧让荷花拿钱去上下打点,先将人调去了专门管教小宫女的掌事姑姑手下做事,又把小时候用过的手镯,脚镯,玉佩和一些比较值钱的小玩具拿给荷花,让她帮忙换些便宜的米粮。可是荷花只用她自己的月例买粮食,那些东西就一直帮夏潇然收着,说是等夏潇然以后出嫁了,手上不能没有一点积蓄。
因为那几年相依为命的时光,夏潇然对荷花家里的事情都非常了解。知道她们一家人的感情很深,当初她爹已经病得失去了意识,是她娘花掉了所有的积蓄才把她爹从鬼门关里救回来,但她爹的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所以荷花把自己卖进了宫。后来她爹病好之后,几乎每个月都要给她写信,让她一定要好好做事,保重自己,将来出去就算年纪大了嫁不出去,父母弟弟愿意养她一辈子。最近家里宽裕了,甚至会想办法给她送点钱来。
正是因为荷花家里还有人在等,所以夏潇然绝对不能让她留在宫里。
别看皇帝只是把江妃关在芙蓉宫里,而没有痛下杀手。那是因为本朝的风气就是重文教轻杀戮,就算普通平民犯了杀人放火的罪名,也都只判流放。可是戴着镣铐枷锁流放千里,往往走不到目的地人就死了。而皇帝封了芙蓉宫,就是想要江妃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死掉。
夏潇然也不确定自己真的安全,毕竟皇帝的子女太多了,她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七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听荷花说现在十二皇子和十五公主都已经出生了,就算随着皇帝的年岁见长,子女出生的数量稍微减缓了一些,夏潇然的兄弟姐妹还是快要三字开头了。什么东西多了都不稀罕,孩子也一样。
江妃因为美貌受到觊觎,皇帝就觉得自己被戴了绿帽,虽然这个绿帽只是他想象出来的,可是夏潇然的血缘似乎也受到了质疑。所以十岁的时候是否能获得公主封号,夏潇然心里一直没底。
荷花一直不肯动用夏潇然的家底,这时候却私自决定要花钱去抹掉自己出宫的名额,也是为了夏潇然着想。
可是夏潇然觉得自己过完年就九岁了,已经在这些年的摸索中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也不愿意再拖累别人,当荷花说完自己的决定后,她冷下了脸,将双手背到身后,严肃的说,“我不同意,你就不许动用我的积蓄。”
荷花一下子被吓得不敢开口了,夏潇然依旧装出生气的表情紧盯着荷花看了许久,才微微放缓了语气说,“你不是说要一直听我的话吗,我现在让你出宫,去买一块地,修一座道观,我反正不想出嫁,如果有机会出宫的话,我就去出家吧。”
这也是夏潇然的真心话,而且出家或许才是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