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当初……
不提以前,最重要的是今后,她哥问道,“你到底是老太太身边出来的,等宝二爷回来后去求求老太太,看看能不能把你要回去。”二爷若回来,或许还有转机。
袭人低头不语,半响,才摇了摇头。
反倒是她嫂子看的明白,回自个男人,“不中用。”
自个一家虽然不在府里当差,但也听说过一些事,“当初二爷院里撵出去多少人,同小妹一样是老太太院里出来的晴雯,到现在你看看可有回去过。”
有几个公子小姐会因为个丫鬟违背母亲的,这传出去就是不孝。
“况且你们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想进去,等新人一来,那还能想起旧人来。”就算想起来,这旧人估计不知道去哪儿了。
这话虽然是大实话,但听着着实刺耳,也让气氛更加沉默。
“罢了罢了,现在也晚了,日后再说吧。”男人起身回屋去了。
夫妻俩回到屋内后,女人卸妆松发,对着脱.衣男人说道,“这两日赶紧找户人家把你妹子给嫁出去。”
男人把外套往床角一扔,道,“人才回来。”
“不是我不想留,实则年岁大了,拖不得。”女人将簪子取下,转头对着男人说道,“你看看她表妹,孩子都两个了。”
“还有,她若是伺候的是老太太、姑娘,便撵出来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可她偏偏伺候的是爷们。”
女人接着说道,“咱老娘病重那年她回来时的情况,亲戚家那个没看到,谁人不说她日后就是公府少爷家的姨奶奶。”
“如今她这般出来,稍微打听打听,亲戚闲的闲言碎语就能把人给啐沫死。”女人松了头发,起身一边脱外套,一边说道,“到时没说是寻常人家,连鳏夫都未必看的上。”
“往里点,”上了床的女人接着道,“趁着人知道的少,赶紧把人嫁出去才是。”
说了一大堆,该当家的拍板时,却沉默不语……
“我知道以前家里苦,全靠你妹子卖了身,才活了下来。”说着抹了抹眼角,又道,“但你也得想想咱家喜姐,过不了二三年姐儿也该相人家了。”
说道自家闺女……当家的更是沉默了。
“你放心,咱也不随便找人家,”女人接着说,“那些穷的叮当响的、鳏夫、打牌吃酒的、莫说你看不上,连我也瞧都不瞧。”
“睡吧……”
有时一种沉默也是答应,所以不上二三日的功夫,嫂子就找了一户人家。
“是你八叔的表妹的姨姐家的儿子,家在城南有房有铺,虽略你大几岁,可模样俊,人又好,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回答嫂子的依旧是低头默默哭泣。
“我知道,你心里还想着二爷,”嫂子劝道,“但凡回的去,咱也不会找其他人家,可你回不去,与其虚耗着,不如找一实心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我也知道你在府里过的好,吃穿也有人伺候,比外面小门小户的小姐还体面。但世间从丫鬟变主子的能有几个,那个不是熬油灯一样熬了大半辈子,才好一点点。不如八抬大轿做个正头娘子。”
“这蔣家有房有铺,你去了不说吃穿不愁,还能穿银戴金,呼奴唤婢,当个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
见人还是不吭声,嫂子也知得慢慢劝,“你好好想想吧。”
就在让人考虑中,另一边的孩她娘通过周瑞家的,在京郊外买下了二亩地,又悄悄的在城南买了房,就等着四妞回来告诉人。
这个信息,四妞估计要两年后才能收到了,现在,人正头疼着呢。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从小厨房建起来后,花钱速度是直线上升,瓜果蔬菜这样日常的伙食就别说了,还常常拿人参、黄芪等养生药材来炖汤配菜。
而这些,还不算大头。
真正的大头是李延年!
这败家男人!
在陈府住了还不到十来天,就说找到了工作。
用他对外说的意思是,虽然本人‘入赘’了,但不是吃软饭的,是男人就该养家活口。
所以,便走大少爷的关系,在军中谋了一份打酱油的文职工作。
一个半道加入的人,想要快速融入关系圈怎么办?
当然是用钱来开道。
这不,短短一个月,还没见他的俸禄,银子就要了三回。
第一回五百两,第二回三百两,第三回八百两,就在刚刚送来的口信,说要三千两。
三千两!
够全家吃一年的米了。
这败家玩意,还是回来吃软饭的好!
再在外面呆着,全家都要喝西北风了。
“你家爷,在外真干实事?”
过来送信的平安,小心翼翼的说,“爷,真在外应酬。”
这话,最多信一半,王夏至进屋拿到银票,出来后说道,“叫你们爷有空早点回来,不然,就只剩西北风这一盘菜了。”
“是。”收好银票的平安,打安后立马溜了。
看着溜了的人,王夏至摇了摇头。
送出银票的第三天,人终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