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男女老少手持灯笼,来到祭典之处。
拜天地山神,贡世间万物,众人虔诚祭拜,欢庆祭典。
燃烧的篝火,欢乐的歌声,美味的食物,让人在热闹中忘却烦恼、忘却一切。
祭舞、篝火之后,还要最后一项,登山拜祭。
他们用最虔诚的心,最轻的动作,亲抚每一寸台阶,每一片树叶。
“我们回去吧。”他们对大荒山和大荒山神的虔诚敬仰,喜爱,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感受的。
我们这些没信仰的,不该混迹其中,沾染这份神迹。
“好。”
第二日,一行人便收拾行李回了。
“回去的时候,”眼看离京越来越近了,当得知不是回别院,而是直接回李延年的新王府时,王夏至说道,“我想顺路回家看看。”
“咱们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你娘见你灰头土脸的样子,岂不心疼。”李延年笑道,“不如回去休息一日,等第二日再相见。”
“也好。”
回到京时,距离过年只有十天了。
一想到年前就能见家人一面,王夏至走路的脚步都轻快了好多。
“嬷嬷”一回来就见到了熟悉的人,王夏至高兴的喊道,“太太可得空,我来给她老人家请安。”
“太太在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断不得,姑娘先行休息一会,晚些再来。”
快过年了,太太估计又想娃了,所以念经祈福,王夏至便没有打扰,点点头“好,我一会再来。”
一个时辰后,等太太念完了一段经,嬷嬷才进去。
“太太,才听府上的来人说,六姨娘与十姨娘为了绸缎子闹起来了。”过年了,都想要件体面的衣裳,可也不是谁都能拿到。
“随他们闹去。”
“是,”说完有又道,“姑娘回来了。”
“他们舟车劳动,等休息好了再见吧。”
“是。”嬷嬷看着再次转动佛珠的太太,悄悄的退了出去。
寂静的佛堂内,只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注视着自己,似乎在问,所做所求可曾后悔。
‘机不可失,太太筹谋多年,不就是等待此时。’
‘你怎么能以身入局。’
‘徐徐图之固然可以,可若多年相熬,只是换罪人临终前换的忏悔,未免太便宜了。’
‘这不只是我不愿意看到,我想这也是舅舅与五姨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希望太太早日挣脱泥潭。’
‘况且,四王八公等世家早已不是当年一心为朝的忠臣,与其让他们尸位素餐,吃皇粮,不如能者上位,让真正的有才干的人为百姓谋福祉。’
入府三十七载,孝敬公婆,操持家务、维系公府关系,把一生心血都耗在这。
可得到了什么,夫妻反目成仇,儿女被害,他们兄弟俩还想着把家产给夺了!
想都甭想!
就算了菩萨来了,也不可能!
第二日早,见过了太太,在她哪儿吃了一顿早饭之后,就乐呵呵的回去收拾东西了。
看着这出门的背影,一点都没稳重样,太太摇头道,“这丫头,都快当娘了,还只知道傻乐。”
“姑娘如今渐好,许多事还不懂呢。”嬷嬷笑道。
“可不是……”少不得操心。
正□□心的人,收拾了一堆的东西,坐着车一路往家回。
“止戈,我有点紧张。”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虽然以前回去过无数次,但这次是用真身回去的,就,很紧张。
许是早提前说了,哥哥早就在巷口外等着了。
“小妹。”隔着车帘,大哥激动的喊了一声。
“哎”下意识回了一声的王夏至,掀起帘子道,“大哥。”
“小妹!”见真是亲妹,大哥更是激动了,“马上就到家了,爹娘都等着你回来呢。”
“嗯。”被激动感染的王夏至,也高兴的点点头。
一进家门,早有人在等待了。
面容依旧是那么情切的人,让王夏至心中一热,自然而然的喊出那句,“爹!娘!”
“哎!”
“唉!四妞!”
"四妞,你好了!"孩他爹不敢相信,自个闺女居然好了,真的好了。
“爹,我好了。”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娘说着,牵着女儿的手,就往屋内走,“快进屋,快进屋,别傻站着了。”
“对对,快进屋,快进屋。”
一家子进屋之后,王夏至认了嫂子、侄子、侄女,然后挨着娘亲坐在炕上,说着这些年在府内吃吃喝喝的日常。
“马上就到了阖家团圆过大年的时候,太太想着我多年未归家,如今好了,便许我回来见见爹娘。”
娘亲感恩的说,“太太可真真是活菩萨,为娘明儿就去寺里给太太立长生牌,愿菩萨保佑太太平平安安,长岁万年。”
“嗯。”王夏至点点头,虽然自己也点了,但好物不嫌多,多点些说不定菩萨就能看到了。
说完了自己,又问了家里的情况。
“家里一切都好着呢,我和你爹如今在家带娃,你哥与你嫂子两人打理着铺子,也算吃喝不愁了。”
“这样就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