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秋,刚得了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观景房,高兴。
不过,别人烦恼新房要怎么装修,而自己却烦恼观景房要房那。
放院外?
自己立马摇头否认,这么一大块水晶放外面,不就如整块黄金扔外面吗,不到一晚上估计就没了。
放院内?
好像也不好,毕竟是棺材,开门见棺……成语不错。
呃,我这算好呢?还是算不好?
放屋内?
那我这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景观房不就没意义了吗,我还要它干嘛,和四妞睡不得了。
不对,也要,留着以后没钱了,也能卖一大笔的钱。
放林子里?
更不行,虫子太多,一睁眼就是一大片虫子,也太可怕了。
“啊!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好难选啊……”
选个位置,三四天了还没找到,李延年擦拭完手中的剑,放下、起身、然后说了一句,跟着。
王夏至立马屁颠颠的跟了过去。
只见李延年转到屋后,王夏至便看到在院墙与屋墙之间有四层台阶,从楼梯上来之后,有一小小的露台。
这小露台很适合晒太阳、晒被子,也适合放棺材。
“我真是猪脑子,这么好的地方居然给忘了!”天天睡房顶,日日都能看见,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给忘了呢。
这是什么,这就是灯下黑,天天看在眼里的东西,反而因为熟悉,会更容易忽略掉。
王夏至绕着小露台转了一圈,很满意,然后又看到除了露台,靠屋这边还有一个小阁楼,不大,也就二十来个平方,用来放东西最好。
自个的东西可以通通放这里,不用担心放哪里了。
王夏至非常满意,现在就最后一个问题,独居惯了的李延年能同意我当这个邻居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延年反问,“除了睡时,你有几时是不在我这。”要是不同意,也就不会带人过来了。
“嘿嘿,对哟,”王夏至一想,才发现二十四小时中,几乎有十来个小时在一块。
“有这么长时间吗?”我咋感觉不到呢,除了每天必备的背书时段,其余时间也不是一块待着啊。
“只有你别什么事都回来念叨一下,就没这么长的时间。”就比这几天看位置,就已经跑过来说了不下七八次了,每看到一个位置都要过来念叨一下。
“嘿嘿,我这不是习惯了吗……”
没问题了,转眼便让人过来,做栅栏、盖明瓦、镶玻璃窗、添帷幔,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把这个小露台,建成一个小屋。
有了自己小屋的王夏至很新奇,很高兴,一天到晚就待在小屋里看,打算着添点什么。
“有了屋子就不一样,总想着添点什么。”王夏至飘下来对着李延年说道,“隔壁院快建好了吧。”李延年新屋的位置就在原百业寺的遗址上,当初还骗人到藏书阁,还真以为会建在那里。
“还需半年。”李延年回道。
“你这屋子建的有点久。”当年大观园这么大,就用了一年,你这还不到人家的四分之一,咋就这么久。
李延年笑道,“谁跟你说只有这一点大,”又不是盖一间房。
“不是吗?”那边没事又不会去,自个还真没关注,“有多大。”
“不大,别院从山脚盖到半山腰止步。”凑合着住几个人够了。
这还凑合……大佬!
相比之下,我这小屋估计还没人家厕所大……
到手的小屋瞬间不香了,心塞,要去睡觉了。
第二天,睡醒之后的王夏至就去京城逛逛,打算看看有什么玩意能装点一下小屋。
第一站自然去琉璃厂,那儿手工齐全能淘到不少好东西。
接着再去使馆附近,那儿有着各国的特产,也能淘到一些稀有的东西。
这两地一逛,估计上午就过了,下午时在去南北街,那儿聚集着天南海北的特产,也还好玩。
要是时间还早,再逛逛药王庙,今儿药王庙有集市。
将一天行程上报之后,李延年大手一挥,一个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