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太累了,这一夜睡得很沉,醒来时已至午时。
楚楹起身揉了揉眼睛,便看见淮玉已经放在桌上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愣了愣,走过去将它拿了起来,淮玉却没什么反应。
是了,她现在毫无灵力,无法与它产生共鸣。
楚楹叹口气,将它收入怀中,简单洗漱了一番,便开始打坐重新凝聚灵力。
但灵力积攒是多年的,短时间内或许只可有原来的两成灵力。
没坐多久她便感到腹中空空,饥饿感不断袭来。
当真是诸事不顺。
楚楹又叹口气,收势起身,打算出去吃点东西。
一开门便见沈槐安站于跟前。
“昨夜睡的好吗?”他问道。
“甚好。”楚楹抬头微笑,又继续道,“大人何时将淮玉送回来的?”
“它在我身边很不安,自己回去的。”沈槐安道。
楚楹点点头,又道:“我去吃些东西,大人可要一起?”
沈槐安摇摇头,眸色认真道:“我来是提醒你,柳记年给我传了消息,迎神灯会的祭品不能供。”
“这是机遇。”他又道。
“祭品是什么?机遇又是何意?”楚楹不解道。
沈槐安缓缓地摇摇头:“你今日好好调息。”
说罢转身欲走,又停了下来,转身道:“若是有事,可以唤我,我就在隔壁。”
楚楹笑着点点头,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大人不觉得奇怪吗?昨日所发生的事情,于这里的百姓而言,似乎是极其正常的。”
“要么就是被迷了心智,要么就是他们流传下来的习俗,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不正常的。”沈槐安道。
楚楹叹口气,朝他摆摆手,便转头下了阶梯,随便在店里点了一碗清面,便坐着慢慢等。
忽然眼前晃了一双手,她下意识抬头看,见眼前的人笑嘻嘻地望着她。
“我请客?”
楚楹咧开笑颜:“阿莹,你回来了。”
若莹点点头,拍了拍旁边木椅坐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极了。
“这些日子你去哪啦?”楚楹好奇问道。
若莹冲她神秘地一笑,随后掏出一个令牌来,放在她面前。
这是普陀寺的令牌,与往生之地的一模一样。
“大师在离开前,曾托我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个交给你。”若莹托腮笑道。
“我此次离开,也是为了去取它,我想,是该给你了。”若莹继续道。
楚楹将它拿了起来,细细观察一番,确实与先前的一般无二。
这时面也上了,小二招呼一声便要离开,楚楹叫住了他。
“小二,再来一碗。”
“好嘞!”他收了消息便匆忙走了。
“给我的?”若莹明知故问道。
“不是,我饿了,要吃两碗。”楚楹打趣道,又见若莹依旧笑盈盈,便转了回来,“请你吃的。”
若莹佯装要摸她的头:“乖孩子。”
楚楹一下便躲开了,笑道:“我又不是孩童了,还这样叫我。”
“那可不,我逢人就说你是我女儿呢!”若莹眨眨眼,声情并茂道。
楚楹不禁笑了出来道:“你这样说也没人会信吧。”
两人便这样嬉笑着,不知觉间面已见底。
二人便起身回到房间,楚楹关上门后才与她说明了昨日的事情。
“待到明日,我要找机会去寻‘师傅’。”楚楹认真道。
“你身上灵力全无,去了岂不是自入险境。”若莹皱眉道。
“不。”楚楹摇摇头,“从始至终,我都是被推着走,雾妖是,往生之地也是,所以这次我想要自己去把握。”
“更何况,时间越短,那姑娘的获救机会就更大。”她继续道。
若莹还是摇摇头叹息,却也表示理解:“你今日好好调养吧,明日再说。”
楚楹这才笑笑,盘起腿开始打坐,房内安静下来。
等到她再睁开眼时,又是夜晚时分,若莹已经点上了火烛,又不知从哪儿拿来了一床厚棉被来。
“我从外面拿了一床被子来,这样晚上睡觉就不会冷啦!”若莹笑嘻嘻道,将它扑到床上。
楚楹一下便裹了进去,感到全身暖洋洋的,安心道:“我睡了。”
眼本已经要合上,又想起了心里的事,一下坐起身来,一脸认真道:“阿莹,我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这样认真。”若莹歪头笑道。
“从我儿时初见你,你便是这般模样,从未变过,你伴我长大,知我懂我,我自是感激。”楚楹娓娓道。
“可我这才发觉,我其实并不了解你,你的家在何方,为何会入普陀寺,而不回故土,妖是最依恋生养地的,可你却从未回去过。”楚楹抬起眼来与她对视,目光尽是真诚疑惑。
若莹愣了一愣,良久才微微笑了,有些说不清的意味,她开口道:“小楹儿,我很怯懦,因为犯了错,所以才不愿也不敢回去,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让我受了应有的惩罚。”
一百年前,雷声轰鸣,雨声大作,将大地淹成一片狼藉。
但奇怪的是,这场雷雨并未祸及农田,虽淹了一地,本奄奄一息的作物又奇迹般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