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殿下她过于纯情 > 第34章 改变

第34章 改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愿应下。

步入内殿,果然看见了坐在佟皇后下首的一对母女,不知正说起什么,几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母后。”李愿方走近,还未见礼,就被佟皇后拉到身边坐下了。

“见过太女殿下。”座下的二人也要起身,被佟皇后笑着叫住,还道:“芳贻如今身子金贵,好好坐着就是,不必多礼。”

李愿闻言,眼神不由得落在了李芳贻的小腹处,明白了她突然回宫的缘由。

“多谢皇后娘娘体恤。”接话的是刘妃,她笑呵呵地扶着芳贻坐下,上了年纪的脸,笑起来时依稀可见年轻时的出彩,“臣妾已经让太医看过了,太医说芳贻的胎象平稳,平日多走动也无事。这丫头也是心大,连有孕了也不晓得,莫不是前日进宫时臣妾看出她腰身大了些,请了太医把脉,她还以为是自己胃口好,吃胖了呢。”

被调笑的芳贻羞怯地叫了一句“母妃”,便红着脸不说话了。

佟皇后也跟着笑道:“这是好事,可见这孩子是个乖巧的。不像本宫当年怀愿儿时,害喜得厉害,一月间消瘦得连衣裳都大了。”

刘妃道:“可不是。臣妾记得,当年多亏宁亲王从蜀地带回一种味道辛辣的芥菘,娘娘才终于胃口大开,吃得进药膳了。”

佟皇后笑了笑。

李愿适时道:“恩逾慈母,辛苦母后了。”

她说完,刘妃又捧场地夸赞起她的纯孝,顺带又恭贺她即将成婚。

仿佛李愿立太女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刘妃的话语与神情间不见半分不自在,还道:“往后太女妃进了宫,殿下身边多了一位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儿,皇后娘娘也能放心多了。”

佟皇后握着李愿的手松了松,目光打量了端坐的李愿一眼,表情缓了又缓,“是啊,总比一年到头清清冷冷的好啊。”

刘妃带着李芳贻报完了喜,没多坐一会儿就告退了。

大殿内只剩下佟皇后与李愿时,二人之间气氛又缓和了许多。

“当年连榻都爬不上去的小姑娘,如今都要当娘亲了。”佟皇后望着李芳贻离去的背影感慨着,突然又话锋一转,轻声问道:“听闻你父皇近日频频召见国师,似有求仙问道之意?”

李愿摇头,“探讨道法而已,想来是道学高深,父皇才屡次请教国师。”

佟皇后愣住了,看着李愿的眼神变得新奇。

自古以来有多少帝王因求成仙与长生,开始炼丹吃药,最后不仅耗尽民力,还把自己吃成了昏君。弘德帝虽说不算千古明君,但他登基以来并无大过,也让百姓好过了好些年。如今临老了,生出长寿永生的念头,难免让人担心他会步上前人的老路。

佟皇后提起这事,也是出此担忧。但她更怕的是,向来忠孝的李愿会不顾后果地上谏劝告,惹得弘德帝不快,若有心人再借题发挥,很可能还会使他们父女之间生出嫌隙。

种种考虑下,她自己放下先前的闷气,想要劝说李愿一番,没成想她这个从来正气凛然、刚正不阿的女儿,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是啊。”佟皇后见状也不再多说。她知道李愿近来繁忙,也不多留她,只叮嘱她要多休息。

李愿却还是坐着不动,等佟皇后说完后,她突然开口道:“母后,我打算在七月完婚。三书六礼、婚嫁节册等流程,还请母后费心。”

佟皇后被她一句话噎住,半晌才吭声,没答应也没拒绝,只道:“你三皇兄六月要娶王妃,宫里宫外正为此忙碌着,如何再抽得出人手为你备礼。何况你乃堂堂太女,成婚是举国大事,可不能敷衍。从告庙祭天到纳徽册封,少说也要数月,我看还是定在明年合适……”

李愿清冷的眉眼,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会回禀父皇,礼仪一切从简,有两月时间准备足矣。”

说完,看着了一脸不甚赞同的佟皇后,语气放柔了些,劝道,“母后,这桩婚事是您一力促成的,她与我八字相合,能冲喜旺运,您该为我高兴才是。”

“何况,自赐婚后我便是她的人……”说着,她觉得有些不对,改口道:“她便是我的人了。夫妻荣辱一体,还望母后今后莫要再计较位份之事。”

佟皇后终是长叹了一声,疲惫地撑着前额,心里念叨着赵嬷嬷常说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松了口:“罢了,你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我又能说什么呢。母后也只是盼着你好,你一切顺遂,母后便是死了,也能心安。”

听到某个字眼,李愿面色煞白,袖中的手指颤抖了几下,猛地掐住了手心,“不会的,我不会再让您……”

“什么?”佟皇后没听清李愿的话,只看见从来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李愿,突然面无血色地站了起来,额前还沁出了几滴冷汗。

“愿儿,你怎么了?”她慌张地扶着李愿,刚要叫人,便听李愿兀自道:“是了。我不能去,我该在京城。”

她差点选错了。

上一世惨死的怨恨,与对兵权的渴望,竟蒙蔽了她的眼睛,让她险些再重蹈覆辙。

她怎么能忘了,上一世就是因为她远在西凉,才不知佟皇后独自在皇宫中遭遇了什么,受了多少戕害,最后落得自焚而死的下场。

她怎能忘了?

李愿质问着自己,鼻尖仿佛又闻见了令人窒息浓烟与焦炭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