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们再走近些,其中一个翊卫抱拳应道:“殿下与齐王爷在亭内议事,公主稍等。”
“本宫这做长辈的得知他们上门,都来二门迎接了,怎么还要本宫等着他们说完话不成?”安成的语气颇为不善。
几个翊卫对视了一眼,让一人进了亭子通禀。
顾妙冉忙趁这空隙推却道,“公主与几位殿下贵事繁忙,民女不敢打扰,还是先行告退了。”
安成公主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神情却带着不容置疑,“无碍,本宫与太女说完话,还想与顾姑娘一同逛逛园子呢。”
不管赵王齐王和皇太女在他们崔府闹得哪一出,只要把礼部尚书的亲女也牵扯进来,这事就不用她一个人头疼了。
如今她看透了皇家的冷漠,更不愿再沾惹宫廷内外的麻烦。顾妙冉既然自己撞上来,也就别怪她借力了。
顾妙冉不知安成有心要用她挡事,还借口着怕兄长寻不见她会担心。
安成听了,转头就吩咐庄蓉儿传话给顾家公子,说她一见顾妙冉就喜欢,要留顾妙冉相陪,等用过晚膳后再派车马护送她回顾府。
“是,妾身这就……”庄蓉儿刚要应下,八角亭的帘子突然就被亭边的翊卫掀了起来,与此同时,一道清泠泠的声音截断了她的话,“姑姑病体未愈,应当静养,要真喜欢这位姑娘,不如……”
话说到一半,李愿正好看向站在安成公主身侧的女子,入目先是一双溢满诧异的眸子,而后才是那张有过几次相见之缘的昳丽如画的脸。
李愿:“……”
顾妙冉:“……”
李愿:“你……”
顾妙冉:“!!!”
随着李愿话音突兀地停顿住,场面陷入了奇怪的凝滞。
“殿下想说什么?”还是安成打破了沉默,追问道。
她在看见亭中只有李愿和齐王时,便猜到是崔汾把赵王带离了。而赵王不在,李愿与李常勖反而还能坐下说话。所谓的“三位贵人打了起来”,怕不是吃亏的只有一个赵王吧?
安成暗自在心底冷笑,皇家的手足之情,不过是看谁心眼多罢了。
既然现在热闹已经散场,她也就没心思在这周旋了。见李愿又莫名地一言不发,便要带着顾妙冉与庄氏离开。
“……等等。”刚刚还找尽借口要走的顾妙冉,此刻就像脚下长了根似得,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李愿。
安成疑惑的目光在她与李愿之间逡巡,片刻后,若有所思地松开了顾妙冉的手。
而亭内的李愿被顾妙冉那双明澈的眼眸盯着,不自在地抿了抿唇角,终是没将剩下的话说出口。
一旁的李常勖看出了蹊跷,饶有兴味地问道:“怎么,你们认识?”一直深居东宫的李愿,何时结识了宫外的女子?
李愿没答话,轻咳了一声后,对顾妙冉颇为客气地道:“妙冉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她说着“借一步”,却是李常勖哼笑着起身出了亭子,让一旁的翊卫将顾妙冉请了进来。
竹编的帷帘落下,仿佛将亭外的目光与声音通通隔绝,只剩下了面前这位说是“姓陶名七”,实则贵为皇太女的人。
“陶……”顾妙冉一个字刚到舌尖,又咽了回去,拘谨地在李愿的对首坐下了。
余光瞥见李愿虎口处的红痕时,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了李愿刚刚紧勒他人脖颈的一幕,一瞬间,隔着一张茶桌的“旧友”变得危险了起来。
于是,迟钝地意识到自己处境不妙的顾妙冉,迅速开始回忆她与李愿屈指可数的几次见面:
大相国寺,喝茶。
她说她是奔着皇太女而来,然后在路上被魏荇骂了……还好、还好,失礼的是魏荇,不是她;
桃颐宫苑,桃林。
她撞到了树,虽然丢脸,但也没得罪人;
还是桃颐宫苑,桃林外的凉亭。
一起喝茶闲谈,聊及皇太女的喜好后,她说、说想被举荐做太女妃……
完了。
顾妙冉想到那时李愿愤然离席的模样,心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