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赢击[刑侦] > 第70章 劫掠行动

第70章 劫掠行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铁皮门上挂着一块金属牌——

【档案室】

档案室修建的非常大,陈列了几十个铁质书架,每个书架上摆满了用蓝色塑料软壳封存起来的档案,一个格子里大概有七八十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这里存放着各省市重大案件的相关资料。

沈瀛从第一个架子开始快速寻找,目光只粗略停留在编号上看了一眼年份就挪开,一直找到第十七个铁架才看见2017年的档案袋,他慢下脚步,手指在这些档案袋上摩擦。

20170103……

20170218……20170228……

20170310……20170324……

20170327。

终于找到对应的档案,他立刻抽出,也不管上面积攒了多少灰尘。

“咳咳。”尘埃随着震动而漫天飞舞,他禁不住轻咳了几声。

沈瀛打开尘封多年的塑料壳,里面盛放着一份报告和一张照片,他先拿起照片端详,是一栋巨大烂尾楼倒塌后成为废墟的画面,砖瓦钢筋赤/裸/裸暴露在空气里。

他放下照片,又去拿过那份略显陈旧的报告,仔细翻看起来。

【2017年3月27日,新寨山发生一起烂尾楼爆炸事件,现场有明显的激战痕迹,共找到子弹近百余枚,枪支三十六,经子弹对比,属于两种不同枪型,爆炸所采用的炸弹经调查和对比,为军用、民用工程爆破及特殊工程爆破中常使用的液体炸/弹,在废墟中搜寻出一部分生活用品,疑似有人曾在该处进行过长时间滞留……】

后面的内容与新闻报道中相差无几,沈瀛直接跳到最后一张纸。

【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搜山行动中,发现许多直升机碎片,疑似有人坠机,但周围无尸首,经专家组研究现场残片,判定直升机坠落为油箱破裂导致。】

沈瀛若有所思地合上报告,把东西全部整理好后重新放了回去。

这份报告绝对不是完整的内容,有人故意隐瞒了一部分调查内容。

比如那三十六把枪/支的主人,报告从头至尾就未曾提到过他们,是生是死也不知道。

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当时全权负责此案的人——

王震。

既然王震选择隐瞒这件事,其中必有大文章,或许不单单像报道里说的那样是不法分子激战引起,而是因为警方或军方内部人员也参与其中。

沈瀛迈出档案室,经过搜身检查后才被放行.

站定在楼下的空旷场地内,他抬头望着一扇明亮的窗户。

窗户后的王震端坐在台电前,屏幕中正播放着一位蓬头垢面的副书记被提审的画面。

那位副书记低垂着脑袋,一脸懊悔地盯着脚尖,他的手上拷着一副明晃晃的手铐,身上穿着皱皱巴巴的蓝色囚服。

高坐于上的法官严肃地宣读判决,“钟海川,你涉嫌一起三千万走私,收受贿赂,买卖官职,以权谋私,当终身剥夺政治权利,处以死刑……经本院判定……”

“唉。”王震关掉视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噔噔。

突然,敲门声响起。

“进来。”

沈瀛打开门,抬脚迈了进来。

王震看见进来的人是沈瀛后,明显有一瞬间的晃神。

沈瀛礼貌地喊了一声,“王局。”

回过神的王震和蔼地笑了笑,“坐。”

沈瀛依言,拉开椅子坐了下去。

“我记得你叫沈瀛吧。”

“是的。”

王震再次亮出自己藏在柜子里的宝贝茶叶,不过不再是上次的那一罐,而是像果冻大小的小罐茶。

办公室里没有专门的茶具,他只好继续用一次性的杯子,琼浆玉露装进纸杯里。

“后生可畏啊,”他一边把茶推向沈瀛,一边笑呵呵道,“你这个点来找我是要问什么吗?”

沈瀛轻声道谢,顿了顿问:“您还记得2017年的新寨山爆炸案吗?”

骤然,王震脸上的温和笑容在听到沈瀛嘴里吐出的“新寨山”三字后猛地僵住,仿佛顷刻间被石化了一般。

他没吭声,只是警惕地盯着沈瀛端详,这次再也不是透过他去看另一个人,而是切切实实地在观察他的灵魂。

桌面上,一只纸杯和一只玻璃杯相互对视。

王震端起抿了两口给放了,沈瀛胸中全是问题,所以不去碰那杯茶,随便它在那里腾云驾雾。

许久之后,王震不痛不痒地问:“你怎么会想打听这件事?”

“我只是偶尔在一个帖子上看见了这件事,但报道太粗略,漏洞百出。”沈瀛特地加重了“漏洞百出”四个字。

王震沉言,“……那就是事实。”

沈瀛不卑不亢,“那一起案件发生在云南,但当时宣布这个案件侦办结束的却是远在首都的您。跨区办案,您可以解释一下吗?”

王震模糊地解释,给自己找补,“案件重大,必须由我来负责。”

沈瀛不依不饶地又问:“在结案报告中发现了三十六把枪,但却从头至尾没有表明是属于谁,您能解释吗?”

王震攥紧拳头,“并无受害者,难以判断。”

沈瀛否定地摇摇头,“并不是没有受害者,而是受害者就是警方或军方内部人员。据我所知,有明文规定过,凡是因缉毒案件而不幸因公殉职的人员,为保护他的家人不受不法分子的伤害,都不会将姓名公布于众。”

王震:“……”

“但是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同样不会在其去世后公布姓名,甚至在其亲属全部离世后也不会公开身份——元首亲卫执行官。”

“……”

“如果我猜的没错,那三十六把枪是属于在激战中殉职的三十六位执行官吧?”

王震不可置信地望向沈瀛,紧捏成拳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像是盘亘在交错的山脉。

沈瀛静静地回望着他。

两人相互对视着,两只杯子都不甘示弱地电闪雷鸣,连空气也严肃到骇人,似乎下一秒就可以引来一场倾盆大雨诱发的重大泥石流。

最终,王震落了下风,率先收回了目光。

此时的他再也没了往日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采,整个人顿时衰颓了下来,脸上的神情变得悲怆,像是生锈的机器终于坏死,不得不停止转动。

“你猜测的没错,档案上的三十六把枪正是那些执行官留下的,”他细微地哽咽了一下,像茶叶上的纹路割裂了他的声带,“这件事藏在我心底好多年了,我知道有规定,但还是觉得不公——云南十万大山,埋了三十六具忠骨。”

沈瀛不知道说什么,所以只是静静听着。

“花五十元能找到一辆摩托车把人载到五分厂,再从五分厂换个摩托车,还是五十块钱,就能把人送到缅甸,”王震顿了顿,茶叶的纹路又加深了,“当年边境走私毒品严重,甚至连高层中都有他们的人,元首立即要求我与执行官彻查毒品来源,并且不计代价地捣毁它。”

“我担此大任,不敢马虎,立刻组织了初步行动,并且给这个行动取了一个代号——劫掠。”

劫掠……

沈瀛眯了眯眼。

“因为贩毒关系网密布,我们也不能打草惊蛇,所有行动都是秘密进行。时间紧任务重,技术也不如现在先进,但那支队伍很出色,非常出色,比现在任何一支队伍都出色,”王震逐渐激动,“在经过多方深入暗查下,我们仅一个月不到就缴获了毒品共计三千一百二十克,抓捕人员数量多达二十三名,但这仅是冰山一角,我们还只是摸到了整个犯罪团伙的外缘。”

沈瀛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看来是个犯罪王国。”

王震点点头,“我们为了更近一步了解,在犯罪团伙中打入了三颗钉子,虽然他们不是处在核心位置,但通过他们的消息,我们还是多少掌握了一些东西。可是后来有一人在与我们传递消息时被毒贩发现,当场被击毙,最后一刻他将布条塞进嘴里咽了下去。我们最后是在山脚下发现他的尸体,那时已经辨认不出他的容貌,浑身没有一块地方是完整的。我们迫不得已剖开他的腹部,将他最后的消息拿了出来……这个人叫卫子先,是一名有着七年经验的老缉毒警,原隶属于大腾市公安局,后因屡建功勋,被元首破格调入了执行官队伍。”

沈瀛不言。

“我们根据这个布条,了解到毒贩将于半个月后在某个地方进行交易。于是,我提前派人前往那里进行伏击,但就在我觉得计划万无一失的时候,变故突然出现了,”王震又顿了顿,茶叶的纹路赫然成了他身上的裂纹,“就在我们看着那些毒贩走进包围圈,正要实施抓捕时,陡然发现我们安插在其中的两名执行官被绑在车上。他们经过了严刑拷打,浑身都是伤,那一刻我知道我们暴露了。毒贩没有急着杀掉他们,他们知道我们在某个地方盯着他们,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向那两名年轻的执行官体内注射了毒品,然后等着他们毒瘾发作后做出自残行为,我……”

沈瀛从桌上的纸巾盒中抽出两张纸递给王震。

王震摇摇头,谢绝了沈瀛的好意,继续说道:“一时间,我们折损了三名优秀的执行官,而且已经打草惊蛇,毒贩只会更加小心,所以后来的两个多月,我们的行动进入了停滞期。”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队伍里的执行官上校站了出来,他说他要亲自深入,所有人都在阻止,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我原以为不久之后我会再次目睹一场惊心动魄的死亡,可他居然成功打进了内部,并且带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凭借这些信息,停滞不前的行动终于有了新的突破,直到最后他传递给我们一条十分有价值的信息。”

王震说道这里就不愿意再说下去。

沈瀛抿了抿唇,慢条斯理地说:“那条信息是讲毒贩将在新寨山进行交易。”

王震疲惫地抬头,脖子上像压着一块沉重的石碑,他深深地看了沈瀛一眼,后者脸上没有多余的情绪,他更没有抓住一些不同寻常的纰漏。

“……我现在都可能把那些人的名字一一背诵下来,张佑荣、卫子先、刘永国、段正驿……”他念到最后一个名字时,眼眶突然湿了,嘴唇抑制不住地颤抖,那茶叶的纹路彻底把他割裂了,“以及当时身为执行官上校的——萧渗。”

“萧渗?”

猝然间,沈瀛眼角闭合起一条如远山一线般的痕迹。

王震伸手挡住眼睛,刻意压低声音对沈瀛说:“你去A级档案室找找,或许可以找到有关萧渗的档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