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李嘉同愣神之际,一声低低的阿姐,从他嘴中喃喃道出,湘舲听了不觉感伤,若说这宫里谁最在乎李姝慧,那非李嘉同莫属。
李嘉同的母妃是张伶曼,生下双生子李嘉初和李嘉同后,才晋封德妃。
张伶曼是张鸿煊次女,上面有个阿姐,下面有个阿弟。
阿姐张伶霜嫁给了李忠正为王妃,生下长女李姝慧后,不知道为何再无所出,妾室差点凑齐十二生肖也没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张伶霜后来过继一子,李殊予。
阿弟张黎昕,娶了安昌侯次女儿韦如甄为正妻,生有一子张建安一女张建国;还有两房妾室,陈云云生女张建宁,吴玉梅生子张建伟。
这一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胖,到也不是胖的离谱,就是相比其他人圆润很多。
李嘉同小的时候更胖的像个球,他们二人的母亲是姐妹,因这一层关系,李姝慧不嫌弃他,更是护着他不被别的皇子欺负,对他最好,他几乎对这堂姐,比双生姐姐还要好。
湘舲能理解他怨恨所有跟李姝慧和亲有关系的人,但是不能原谅他之后的所作所为。
毕竟,阿爷当年是心疼李姝慧,才请旨亲自将她送到北燕,安排人暗中保护,又花费不少金银打点周围人事,还多方打听北燕国君不是个粗暴凶残的人,即使不受宠碍于岐国应该不会承受什么太大的委屈,确认李姝慧在北燕的衣食住行绝对稳妥,才返回岐国的。
只是谁也没料到李姝慧会不幸去世,阿爷听闻噩耗一夜未眠,十分内疚。
按照她对李嘉同的了解,李嘉同本性不坏,甚至有时候会有点幼稚,其背后之人应该也熟知这一点,利用他对李姝慧的手足之情,来实施一系列的计划。
那么登上皇后之位的人,一定不简单。
绊倒皇后,陷害李岚的计划,并不是一蹴而就。
就好像岐军的粮食问题,长达三年之久,也仅仅是使用较为陈旧偶有发霉的粮食,就算是岐军自己也会有粮食保管不善,雨季多发,但此人也只是将此类问题普遍化而已。
还有就是韩虎特殊制作用于军靴的布料,军靴本就是消耗品,时常更换,每一批的军靴都由兵部统一调配,军靴一部分来自少府监下设的织染署,大部分还是与朝廷合作的大型织染坊,凭他一个人的小作坊,是不可能完成很大量的军靴制作的,要想岐军人手一双,那要猴年马月。
最后便是皇后的寒咳,听御医说起,起初的两年里太医令诊断为热邪犯肺,皇后火邪太盛,故而用了不少大寒的药,吃了药就好,不吃药就咳嗽,皇后不知道从那听说冬泳练肺,驱邪泄火。
让人备了不少冰块在池子里尝试游泳,咳嗽没治好,反而寒气入肺,又成了寒咳。
随之李嘉同出事昏迷,开始用药,差不多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皇后的病前前后后治了三年半才离世。
因咳疾而亡的人每天都会在极其痛苦中度过,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头痛剧烈几乎无法睡觉,无法抑制的剧烈咳嗽,呕吐腹泻更是常见。
湘舲发现这些事,有个共同点就是发酵时间跨度非常长。
背后之人,其心扭曲甚恐,极为喜欢钝刀割肉,慢工出细活,令其痛弥甚。
亦或那人同样备受煎熬,正身陷囹圄不可解脱,故而将痛楚之时,以数倍施加在别人身上。
回去的路上,湘舲光是想想这些发生的事,就隐隐的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那些还没发现的事,正待缓刀以毙,众人有大把的时间体会痛彻心扉。
夜路人多,大概是心里有鬼的人目的都差不多。
湘舲知道陈主药手里应该还有皇后用的药,尚药局散值要搜身,最稳妥的法子就是将药留在尚药局,掺在其他药里,也不会令人发觉,于是夜深后她来尚药局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