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诤将林霜安全送到冀州,并在林家的别院安顿好之后,便启程继续南下去与三殿下汇合,他还特意为林霜留下了几个精锐护卫,保护林霜的安全。
然而,林霜却拒绝了:“哥哥,你还是让他们跟着你吧!我在冀州平安无事,还有小玉和林全替我料理,反倒是你,此次南下任务艰巨,更需要人手,他们都是你信得过的,你把他们留在冀州,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林诤略作思索,觉得林霜所言有理。如今灾情尚未波及到冀州,这里看起来确实还算是个太平之地。于是,他最终只留下了小玉和林全两人照顾林霜,带着其他人手匆匆离去了。
林霜本就是带着目的来了,完全闲不住,第二日便带着小玉和林全出府上街打探情况,然后打算一路悄悄南下前往豫州。
林全虽说是顾正派到林霜身边的暗卫,这几年也颇得林霜信任,已然是双仁堂的副掌柜。但他如今对林霜也算忠诚,武艺高强,林霜无论去哪儿基本都会带着他。
三人行走在冀州的街头巷尾,只见这里虽不如京城繁华喧嚣,却也是行人如织、车马攘来熙往,一派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的景象。
小玉不禁感叹道:“没想到冀州也是这般繁华!”
林霜则笑着回应道:“那这次我们便好好看看这冀州的山水风光。”说着,她便提议放弃乘坐马车,一行人直接骑马出城,好不惬意自在。
出城走了十余里路后,林霜发现在路边有一个简陋的棚子,棚子下面聚集着一群人。
他们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休息。他们的衣物单薄而破旧,显然是因为长途跋涉和风吹日晒而变得破烂不堪。看到这凄凉的景象,林霜的心中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连忙走上前去询问道:“各位老乡,您们从何处来?为何都停在此处呢?”
一名怀里抱着一个不过五、六岁孩童的妇女回答道:“我们都是从南方逃难过来的。黄河水患,家乡遭了灾,房屋和粮田都被淹没了,闹饥荒,被逼无奈我们才会举家逃到此处,城门守军却不让我们进城,所以只能暂时躲避在这里。男人们都出去找吃食了,留下我们妇孺在这里照顾老人。”
林霜最见不得的就是苦难人,她连忙解下身上的披风给那名妇女怀中熟睡的孩童盖上,并温柔地说道:“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渐渐转凉,孩子不能受冻。
那名妇女感动得连连下跪叩谢,林霜连忙将她搀扶起来。
其他人看着林霜如此心善,也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林霜,林霜看着这一个个瘦弱的身影,实在不忍,说道 :“我看你们也有些日子没好好吃东西了,我让人回城为你们取些生活用品过来,你们先将就着用。”
众人听罢都纷纷叩谢林霜,林霜伏身回礼,“担不上你们行如此大礼,都起来吧!”
林霜虽出生林家,但从小却不受待见,见惯了不平事,或许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这些伤痛的过往让她更加宽容,慈悲,不愿看到他人再经历伤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她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让每个人都告别悲痛,但她总是竭尽全力庇佑她目之所及的人,从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大约过去了一个时辰后,林全按照林霜的吩咐带着一些吃食、衣物被子和药品等物品赶来了。“我先给你们准备这些应急物资,”林霜亲自将物资分发给难民们,并关切地叮嘱道,“你们今夜先将就着用,明日我会再派人多送些过来的,帮助你们早日度过这个难关!”雪中送炭的情谊让难民们感激涕零,他们纷纷叩谢林霜的救命之恩。
处理完这一切后,林霜才想起问到这些灾民:“朝廷不是拨了赈灾粮吗?为何还会闹饥荒?”
一提起赈灾粮,这群灾民个个义愤填膺地说道:“哼,朝廷都只是为博虚名罢了,层层盘剥下来,我们这些老百姓能拿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林霜带着小玉和林全打道回府。然而,她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小玉率先打破了平静,“三殿下就在豫州,难道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吗?”
“三殿下虽是主事,却无法事事亲力亲为,这些事情下面的人若是想瞒着,他确实很难知道,这次我们就是要想办法让他知道这些事情!”
随后林霜继续说道:“他们一群人里有老人孩子,不能一直风餐露宿,若是城里进不去,明日先让人找一找附近有没有闲置的房屋,先给他们找个落脚的地方,否则若是遇上刮风下雨,老人小孩儿如何经受得住!”
林霜也是个彻底的行动派,记挂着那群灾民,一回城便安排林全去铺子里置办物品,自己带着小玉回到了别院。
林霜:“小玉,如今我们别院里有多少人手啊?”
小玉:“此处别院闲置多年无人居住,留下来的仆从不算多,估计也就50人左右,小姐你想干嘛!”
林霜:“明日带上他们一起出城区去帮帮忙,我一会儿给你列个单子,你照单准备好物品。”
小玉:“好的,小姐!本来还以为能在冀州游山玩水放松几天呢!看样子,您又得操心一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