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给自己买了支素簪子,虽说姐姐也给她置办了这些她现在不缺了,王筠还是好高兴。
表哥真心待她,她也要真心待他,姐姐叫她下次见了表哥给他量量尺寸,给他两身衣裳和鞋袜回礼。
王筠想着应当很快就能和表哥见面了,她一定要给他做两身衣裳和鞋袜,让他穿在身上时就会想到自己。
“二姑娘你先用我的,保管有用,她盒是拿你当小白鼠呢。”
余安正提着两个药箱急忙过来,翁淑月不服也过来拉着王筠进屋还要亲自给她上药,余安正无法。
他就输在了这儿。
但王筠表示,要不她两个一块用用?
那个更有效,她就用那个。
夫妻俩点头,可还在争论说肯定是对方那个更有效。
王簪和张玉各执一把团扇有一搭没一搭的扇风,见状三人相视一眼都笑了出来。
张玉摇头,“日子久了你们也习惯了。”
那头翁淑月撇了撇嘴,“余安正,你让让我能死呀。”
“好,我的错,我们不吵了。”余安正有台阶马上下。
王簪和王筠惊叹,余大夫还真是能屈能伸……
张玉已然习惯,看向她俩解释:“青梅竹马都这样。”
原来如此。
*
金乌西坠,余润从府衙下值回来就拉着王簪进屋换衣裳,连晚膳都没用就拉着王簪出了门。
车厢后面堆满了书籍,笔墨纸砚,布料吃食等等,矮几上摆着荷花酥、山楂糕和两碗酸梅汤。
“爷,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王簪与他面对面坐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掀帘看了看外面,马车在街道缓缓行驶。
“蒙雨堂,给孩子们送书去,若是饿了可以先吃点点心和酸梅汤填填肚子先。”
这些都是余润特意给王簪备的,王簪明了拿着荷花酥递到余润嘴边,“爷在衙门辛苦了,爷先吃。”
清纯俏丽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嘴甜道。
余润平日里对点心这些觉着还好,但还是给面子的咬了一口,王簪眼眸亮盈盈的盯着他。
“好吃么?”她问。
“尚可。”
余润如实道,拿起桌上的酸梅汤呷了两口,就见王簪毫不在意的吃起他刚刚咬过荷花酥。
不是他说的么,亲都亲过了,她不嫌弃。
等到蒙雨堂时,矮几上的两碟糕点少了一半,酸梅汤也已经喝完了,这会儿学童们早已经散学。
车夫将马车停靠在蒙雨堂门口,江斌和周文巧听见动静,远远看见马车上挂着的余字牌迎了出来。
余润刚巧先从马车上下来,江赋和周文巧朝着他行礼作揖,“大人。”
余润温声道:“不必多礼,本官是来给孩子们送些书籍吃食这些的。”
说着,王簪从车里被余润扶下马车,拾钱拾财,福和称慧几人忙着把车里的东西搬去放好。
江赋和周文巧有些喜出望外,连忙替蒙雨堂的学童道谢。
余润是后来才知周文巧和江赋办这学堂没有要学童束脩,但架不住有些学童家里人隔三差五的送些吃的,用的过来。
江赋和周文巧通常都会拒绝,实在拒绝不了才收下,不过余大人送来的他们自是不会拒绝。
余润道:“先生,周娘子不必言谢,这些都是本官应当做的,往后蒙雨堂缺了什么,需要什么叫人去和本官说就行。”
江赋和周文巧都遮不住的喜意,有余润这话,她们蒙雨堂以后会好很多。
“我们夫妇替蒙雨堂这些学生多谢大人。”江赋道。
余润颌首,“先生,娘子客气了。”
“这位是王娘子,王簪。”
他介绍道。
王簪落落大方的上前福礼,她先前听余润说案子时提过江赋和周文巧,“见过先生,娘子。”
江赋和周文巧先前听说过余润在亦州有位外室,想来就是面前这位姑娘了。
江赋跟她也回了一礼,“见过王娘子,在下江赋,这是内人周氏。”
“王娘子若不嫌弃叫我文巧就行。”周文巧眉眼含笑在一旁说道。
寒暄过后,江赋顺势请余润和王簪进屋喝茶坐了一会儿,余润就带着王簪告辞离开。
车厢里,余润挪开矮几将王簪拥入怀里,“簪簪饿不饿?”
“有点。”她如实道。
“那我带簪簪去地方。”
从两福巷出来,马车朝着城外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