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很圆,很亮。
上面有一些暗色的花纹,使它完全区别于一个涂色的圆球,更好看了。
一个小脑袋瓜忽然从下面探出来,看到她的一瞬,本来没什么表情的脸立刻堆出满满的笑容,高兴地喊她:“姐~姐~”
沈书眠沉浸于看月亮,忘记鼓起脸,听到有人说话,赶紧鼓起来。看到是个小孩,顿时又泄了气:“是你啊。”
小孩蹭蹭蹭爬上来,怀里还抱着个盒子,往她手里塞:“吃。”
然后蹭到她身边,转过身和她坐在一起。
“这是什么?”沈书眠问了一句,但其实已经猜到了。当然是小孩的零食盒子啊。
她肚子咕噜一声,脸一下子烧起来。
她没有吃晚饭,连中秋节月饼都没吃就跑出来了。
小孩看到天上那个月亮,惊讶地睁圆了眼:“Moon。”
几秒后,轻轻补充:“How beautiful!”
沈书眠听不懂后面那句很长的,但Moon她知道,月亮嘛。
她打开盒子,看到一满盒的黄油饼干,圆圆的,上面还撒了白色糖霜。
拿起一块比在眼前,“哇哦——”
和天上那轮月亮好像。
小孩朝着她咧嘴笑,慢吞吞地说:“吃,Moon。”
*
所以,沈书眠听到这个句式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某个幼稚的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孩,在某个中秋节前夜,给了她一盒饼干。
至于小孩叫什么,长什么样,她是真不记得了。
她只记得,当天她吃了饼干,不好意思让小孩干巴巴坐在自己旁边,开始给他讲故事:
“你知道π吗?这样写——”
她用手指在地上比划,也不知道他看清楚没,比划了几遍就接着讲。
“它是精确计算圆的面积、周长的关键。就是说,当嫦娥飞到了天上,当她想知道自己到底掌管了多少土地,能种多少棵桂树时,她首先得知道π……”
二年级的沈书眠给幼儿园的小男孩讲了半节课π,她自己也似懂非懂,复制老师说过的话,很容易会卡壳,讲到不会的地方就囫囵过去,然后看向男孩,问他一句:
“你懂了吗?”
男孩眨眨大眼睛,用力点头:“嗯嗯嗯!”
沈书眠非常高兴,觉得这小孩特别上道,虽然是后来的,但比起大院里那些小孩要乖巧太多。
没多久,因为全小区的大人都在喊沈书眠,小孩子们也都跑了出来,有人举手,“报告!我知道大姐在哪。”
于是,楼顶很快被一群浩浩荡荡突袭的小屁孩和他们身后的大人挤了个水泄不通。
第一个大人上来时,沈书眠正在念3.1415926,刚念到“6”,嘴型类似于嘟嘴,是个有点泄气还有点可爱的动作,和气球完全是两回事了。
她嘟着嘴和自家齐老师与沈老师来了个对视,两位老师的情绪在短时间里起伏,从生气到了又急又气再到很着急,此时又到了一股气流直冲脑门的状态。
后面的故事当然就不怎么美好了,略过不表。
沈书眠想了想,打算问问自家妈妈。
沈书眠:【妈妈,你记得我小时候,住咱家对门的是谁吗?家里有个小男孩的那家。】
齐老师:【曹老师?】
沈书眠:【那个男孩叫什么?】
齐老师:【叫大壮?】
齐老师:【好久远的事了,你怎么还惦记着?】
齐老师:【你惦记也没什么用,人大壮可能早都结婚生娃了。死心吧孩子。】
沈书眠:【……】
被阴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