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位帝王当权水准的重要标准,有的帝王善文治,有的帝王善武功,有的帝王二者兼有之,有的帝王二者差之远矣,但稍微有上进心的帝王都会希望自己在这两方面有所建树,青史留名,但总的对比来说,武功是比文治更有价值的功绩,热血沸腾最不过开疆拓土。
在听完裴行俭的叙述之后,李治夜里再也不能入眠,苏定方之前虽然也有过胜战,这证明了李治用人的眼光,但对突厥一战却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因为对西突厥一战是真正的灭国战,是大获全胜,是可以和太宗皇帝兵伐高昌,大破吐谷浑,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一个等级的胜战,是在这之前李治自觉以自己的才能渴望都不可及的功绩。
现在,苏定方做到了,他一举攻破西突厥,这就代表李治继位以来终于有一些功绩可以稍稍和自己的父亲能做出对比,李治甚至激动地快要落泪,因为他在皇位上承受的压力让他实在憋屈,在这一刻他也可以大声的说出自己做皇帝还是可以的。
所以哪怕裴行俭和内侍监都已经离去,立政殿内只留下李治和武皇后二人,李治也再没有了睡意,心胸激情澎湃,武皇后也能切身体会到李治的心情,当年她作为才人侍奉在太宗皇帝身边的时候也看到过这样的太宗皇帝,虽然在她心中李治也是比不上太宗皇帝太多,但这不是李治的问题,而是太宗皇帝太过超人,秦皇汉武,千古一帝,不外如是,李治只是一个普通人。
皇帝不是权利本身,而像是权利的弄潮儿,他必须想方设法才能保证自己站在权利浪花的顶端,略有不小心就会被浪花吞噬。
李治现在的处境和苏定方面对突厥十万大军也差不多,朝堂上的党派门阀权臣只会比突厥人更强,朝堂就是看不到硝烟的战争,苏定方找到了自己背水一战的支点,可李治的支点又在哪里?
好在内侍监是个心细的人,知道李治和武皇后听到消息后可能会夜不能寐,就安排御膳房为二人准备了夜宵,内侍监在安顿好裴行俭之后就送了过来。
李治和武皇后看着内侍监送来的夜宵却没能吃下去,因为他们看着夜宵又想到了自己眼下的处境,苏定方打败突厥人固然可喜,可是朝内李治依旧面临着关内大旱的忧虑,远水不解近渴。
武皇后叹气道:“皇上,恰逢搭在,无外乎开源节流,能省则省,今有苏定方将军在外浴血奋战,我等怎可在大灾中无动于衷,所以臣妾建议从明天开始朝内一应开销,吃穿用度,朝官俸禄都暂且停发,把粮食都供应在救济灾民之中,有苏定方将军视死如归在前,臣妾认为朝臣们一定会识大体,毫无怨言的。”
宫内节省开支,朝堂停发朝官俸禄,这是武皇后和李治早就想好的应对旱灾的对策,可是问题难就难在怎么做让朝官毫无怨言,李治想要停俸,朝官却说苏定方征讨西域耗费粮饷,倒不如暂时收回兵力,这才是应对旱灾的办法。
现在苏定方一举击败阿史那贺鲁,武皇后堵不上朝官的嘴,所以她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提这件事就能让朝官“毫无怨言”,苏定方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现在该大家一起付出了,从皇上自己的宫内开始,皇上皇后减肥,朝官停俸。
李治也领会了武皇后的言外之意,打算在天亮之后的朝会就这么做,顺便珍惜一下这最后的夜宵。
第二天的大朝议百官果然还是照例提及了关中大旱的事,今年以来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话里话外还是觉得李治这时候对西域动兵是靡费粮食。
往日里李治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但今天李治一挥手,内侍监马上会意喊道:“宣,裴行俭进殿。”
在这时候李治缓声说道:“朕在昨晚得到一个消息。”
然后重复一句道:“好消息。”
众朝臣一愣,昨晚得到的消息,还是好消息,所以今天在朝议上说出来,那么看来“好消息”就是这个裴行俭带来的?
可是裴行俭是谁?
在苏定方被李治启用之前,他在朝堂尚且还是一个无名之辈,那裴行俭这个学生就更不用提了,众朝臣现在不知道他是谁很正常。
但也有有心的朝臣,比如长孙无忌,他就听着裴行俭的名字很耳熟,像是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可是具体在哪却恍恍惚惚,思来想去长孙无忌恍然大悟道:“是他?”
难道?
裴行俭在内侍监的宣见后马上走进宣政殿。
李治不再啰嗦,直接道:“裴行俭,把你带来的好消息跟朝堂的各位大人说一说吧,哦,你可能需要先介绍一下自己,朕觉得诸位大人可能还不认识你是谁。”
裴行俭闻言道:“皇上,末将遵命,诸位大人,末将是苏定方将军的学生,也是家师这一次征讨西域的副将,末将带来的是西域的消息。”
西域的消息?
大家刚刚还在隐晦的向李治表达对西征突厥的不满,这时候就有当事人来到了朝堂?带来了西域的消息?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裴行俭不在乎朝臣们怎么看到他,继续说道:“回禀皇上,苏定方将军在和突厥沙钵罗可汗率领的突厥主力一战中,一举击败了突厥人,所以特意命令末将来传送捷报。”
突厥可汗率领的主力?
一举击败?
所以苏定方这是打了胜战?裴行俭特意回来报信?这个苏定方自从被李治启用以来还真是捷报频传啊,但这一次的胜战至于这么大动干戈的派裴行俭回来汇报吗?还真是大惊小怪,没见过世面......不少朝臣都在心中腹诽。
但李治接着道:“裴行俭,你这说的也太笼统了,这样诸位大人能听出什么东西?把战事往详细的说一说。”
朝堂诸位朝臣又在想难道这一战胜的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然后他们就听到裴行俭说着苏定方率领的唐军只有一万五千余众,突厥沙钵罗可汗却亲率十万大军,但即使是这样,却被苏定方以寡击众打败?
这的确说得上一次大胜。
但朝臣们又听到裴行俭第二天突厥十姓部落率众来投降的事。
那这?就算是一次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