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235章 突厥可汗兵败遁逃 十姓部落携众来降

第235章 突厥可汗兵败遁逃 十姓部落携众来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史那贺鲁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冒险,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内外交困,前狼后虎,他的敌人不只是唐军,还有在他身后虎视眈眈的突厥十姓部落,受伤的猛虎也敌不过群狼,自己需要养好伤之后再说其他。

于是在这个夜里,阿史那贺鲁丢下十姓部落的突厥人,带着自己的部众偷偷地跨过了曳咥河,然后就扬长而去。

等十姓部落的首领得到可汗私自逃走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阿史那贺鲁这一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把十姓部落的首领玩了个目瞪口呆,前一刻可汗还在跟大家商议应对唐军的事,下一刻可汗已经溜之大吉,好一个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难不成是指望自己等人单独对抗唐军?

五咄陆部和五弩失毕的首领来到阿史那贺鲁已经空荡荡的大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脸色,战前是阿史那贺鲁集合大家打这一战,本来按照突厥人的习惯打不过唐军可以跑,可以和唐军周旋,反正唐军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突厥人逐水草而居,哪里有牛羊哪里就是落脚地,等到天气冷了,大雪封困的时候,唐军自然不攻自退,这是以前突厥人已经用过数次的经验,是你阿史那贺鲁把大家集结起来,说是举突厥之力打败唐军,然后去抢金银美女,这时候你倒悄默声的就跑了?

所以在第二天的时候,苏定方还准备整军进兵,走出不多远的距离就看到一众突厥人远远地就举着一杆白旗向着唐军走了过来,是突厥人来投降了?

苏定方马上着令裴行俭前去查看什么情况。

裴行俭一会儿的功夫回来说这是突厥五弩失毕等五个部族的首领携众来降,并且带回了五弩失毕五位首领的弯刀,这是突厥人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表示自己没有和唐军再起刀兵干戈的想法。

苏定方才知道突厥人这的确是来投降的,但裴行俭也说了前来投降的只是突厥十姓部落的五弩失毕五个部落,阿史那贺鲁这个可汗和五咄陆部什么情况苏定方还不知晓,也需要了解一下。

很快五弩失毕的五位首领就来到了苏定方的近前,几人齐齐右手贴胸表示对苏定方的恭敬和请罪,苏定方也是笑着扶起了诸人。

苏定方道:“西域诸部本该安居乐业,阿史那贺鲁早年也已归附我大唐皇帝,但在我先帝驾崩后,阿史那贺鲁背信弃义,背叛我主,兴兵作乱,妄图自立称汗,我主圣上早就修书与他,希望他迷途知返,但他依旧不知悔改,这才有了我等的讨伐天兵,你等与我等其实皆在圣上之下,不该刀兵相见,我们的利刃不该是指向彼此,而是该分置牛羊肉,西域的土地不该侵染鲜血,而是该共饮美酒,现在你等可是知错?”

五弩失毕的首领皆是汗颜道:“将军,现在我等已经知错,本来我等也不想做出叛乱宗主之事,但阿史那贺鲁部族势大,胁迫蛊惑我等不敢不从,这才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现在我等皆来将军处负荆请罪,还愿将军责罚我等,我等皆无怨言。”

五弩失毕五部族在阿史那贺鲁遁逃之后还是觉得投降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苏定方看到五弩失毕来降也就说明了唐军攻打突厥的原因是阿史那贺鲁的背信弃义,早年归附了太宗皇帝,却在太宗皇帝驾崩后起兵反唐自立为沙钵罗可汗。

接着苏定方询问起了五弩失毕首领阿史那贺鲁的去向,这才知道阿史那贺鲁这个突厥可汗昨晚已经连夜渡过曳咥河逃亡而去,而问起五咄陆部的消息,五弩失毕的首领脸色尴尬,因为五咄陆部的人也离开了这里,说是已经南下去投降同样向突厥进攻的阿史那步真,五咄陆部和五弩失毕两方有宿怨,虽然已经决定投降唐军,但因为二者不和,即使是投降也不会选择和对方在一起,五弩失毕选择对苏定方投降,五咄陆部就选择了南线的阿史那步真。

这样苏定方也就知晓了所有的消息,阿史那贺鲁遁逃,五弩失毕向自己投降,五咄陆部向阿史那步真投降,这也就意味着战打到现在就算是打完了,所以接下来是该凯旋收兵还是继续追击阿史那贺鲁是一个问题。

刚刚苏定方已经告诉五弩失毕的首领说大军是为阿史那贺鲁的背信弃义而来,自然也就没有放虎归山的道理,所以苏定方还是决定要把阿史那贺鲁这个罪魁祸首缉拿。

在询问五弩失毕首领阿史那贺鲁的遁逃去向之后,知道他可能去往邪罗斯川,也就准备率军前往,但在这之前苏定方还需要把眼下的战报送回到长安,战打到现在就算是结束了,他知道李治一直在等他的消息,所以苏定方马上写好战报,然后安顿裴行俭亲自回长安报信,顺带着把昨天一战中受伤的将士们也带回去。

临行前苏定方慎重的嘱托自己的学生说皇上因为此战在朝堂担负着很重的压力,所以裴行俭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长安,把胜战的捷报送到皇上手中!这件事不要借与他人之手,裴行俭要自己做。

裴行俭也是认真的点头,他自然知道朝堂上有很多大臣并不同意皇上打这一战,也并不同意自己的老师苏定方做这一战的统帅,皇上有压力,自己的老师何尝没有?所以他更知道这一封捷报的重要性。

做好这一切安排之后苏定方就带着任雅相和萧嗣业向着阿史那贺鲁遁逃的邪罗斯川而去。

裴行俭也开始准备回程之事,昨天受伤的将士们也知道突厥可汗遁逃之事,知道大唐这一战算是打胜了,也都开始欢呼起来,包括受伤的郭孝慎。

于是在长安城一个寒冷的夜里,城门早已经紧闭,负责守成的士兵有的站在冷夜的城墙上戒备,有的抽出功夫赶紧在城墙上的火堆前烤火取暖,这时候已经时值隆冬,怎一个冷字了得。

慢慢的有耳朵灵敏的士兵却听到了马蹄的声音,为了确认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他还歪着脑袋仔细的听了片刻,马上他就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到现在不止是他听到了,有越来越多的守城士兵听到了精骑踏地的声音,守城官一声“有情况,戒备!”把刚刚还无精打采的士兵们吓了一个机灵。

然后长安城墙上的所有士兵占着自己站得高所以看得远的缘故,就看到了远方一道不长的火龙在快速向长安城门靠近,一看就是一队精骑。

在火龙靠近城门之后,为首一人呼喝道:“前线军情,十万火急,速开城门!”是千里之外的裴行俭终于回到了长安。

说着就把证明自己身份的鱼符扔上了城墙,守城官赶紧捡起鱼符在火光下验证,是真的,于是马上吩咐道:“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十万火急的军情谁也不敢挡。

裴行俭没有停留,在接住城门官送过来的鱼符之后就向着皇宫直奔而去。

此时的李治还在武皇后的立政殿酣睡,上了年纪的内侍监也在大殿外室休息,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