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人不会束手就擒,弃子认输。
武皇后是这样的人,所以她在长孙德妃阴谋算计李治宽赦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时候即使失了先手,也会等待时机;王皇后和萧淑妃是这样的人,所以她们即使身入囹圄也不会放过卷土重来的机会,长孙德妃也是这样的人,哪怕现在她被武皇后反戈一击,这也只是这一步的胜负而已,德妃还有下一局,乾坤未定,胜负未知。
但眼下有一件事德妃还需要面对,那就是长孙无忌“不该沉默时的沉默”,这不止让陇西世族对长孙无忌很失望,长孙德妃对他更是绝望,德妃不明白长孙无忌的心思,但她也不敢再把自己的身家都“托付”在长孙无忌的身上。
长孙无忌是大唐的监国,是李治的舅舅,也是长孙氏的话事人,但这并不代表长孙无忌就能代表所有长孙氏人的想法,长孙氏是一个大家族,做不到整个家族一条心:长孙氏得势久矣,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长孙家谁也不会有人甘心看着自己的权势被人夺走,权势是如此让人着迷,没人愿意放开手中的权势,哪怕这个夺权的人是皇帝。
而长孙德妃虽然出身长孙氏,但实际上她不是出身长孙无忌的直系,这种分别在之前没人会在意,在外人看来长孙德妃就是代表长孙无忌,但现在德妃认为长孙无忌已经不可靠,她需要稳定自己权力的根基,所以她想到了长孙家的另外一个人,跟她关系更加密切的一个人,自己的亲祖父,工部尚书长孙祥。
长孙祥是长孙无忌的堂兄弟,长孙德妃也是出自他这一脉,现在德妃遇到了麻烦,既然长孙无忌靠不住,她就想到了长孙祥。
于是德妃马上修书一封,只是以前是写信给长孙无忌,现在是写给长孙祥,这是后话。
而整个后宫的动态也的确如德妃的预料,后妃们都是一群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在武皇后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杀鸡儆猴之后,很多妃嫔都认识到了“皇后娘娘”的厉害,现在谁都不想再做这个出头鸟,于是武皇后处每隔三天的“见安”又得以正常的进行,甚至盛况更胜以往,后妃们见到武皇后态度也更是恭敬,武皇后这时候才更有了一些皇后娘娘的气势,尤其是这些事都是在她的新寝宫立政殿进行的,立政殿的由来后妃们自然知道,所以这就是武皇后初步坐稳皇后之位的表现。
“见安”就相当于李治的朝会,也是妃嫔们对武皇后的觐见。
武皇后看着下面恭敬的妃嫔们,可笑的,前倨后恭的妃嫔们,心中虽有冷笑,但态度更加和蔼,一群乌合之众,惯于见风使舵,畏威而不畏德,跟她们置气是作践自己的身份,有自己杀王皇后和萧淑妃之威,这些人都识相的很。
反观“西皇后”长孙德妃那里的“见安”则恰好相反,虽然众妃还不能完全把握德妃和长孙无忌之间到底有什么分歧,但长孙无忌没有站出来表示支持废黜武皇后,扶持德妃上位是事实,即使后妃们对于德妃的态度还像以往一样“恭敬”,但其中有几分虚伪,有几分做作,这是德妃能够感受到的变化,尤其是对比后妃们在武皇后那里焕然一新的变化,德妃更能感受到后妃们对自己的敷衍了事,这其中是否有德妃的敏感也是未可知,但武皇后逐渐在掌控后宫也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武皇后日益掌控就代表德妃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所以德妃很是心急。
德妃越想越不解气,于是想到了之前在自己这里因为“攀附”武皇后被排挤的徐婕妤,当时有传言说是武皇后被韩瑗弹劾废黜,后妃们笃信自己会上位,都“抛弃”了武皇后,来自己这里献殷勤,只有徐婕妤还是像往常一样对待武皇后,这让众后妃脸上难堪,徐婕妤就成了她们排挤的对象,听说现在因为情势逆转,武皇后那里不再是门可罗雀,而是门庭若市,那些当初排挤徐婕妤的后妃反而求着徐婕妤在皇后娘娘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一时竟成了立政殿的红人,可谓是春风得意。
这德妃自然不能忍,之前她没有惩治徐婕妤是因为她不想被那些包藏祸心的妃嫔挑拨离间利用,也是不屑于因此显得她心胸狭隘,但现在徐婕妤反而成了立政殿的红人,德妃就不得不给她泼一泼冷水,让徐婕妤冷静一下,让那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妃嫔清醒一下。
杀鸡儆猴这个计策武皇后会她德妃不见得不会,武皇后能杀王皇后和萧淑妃,自己还学不会拿徐婕妤出气吗?这样不止打铩了武皇后的锐气,还能给那些见风使舵的后妃们一个警示,于是德妃想要给徐婕妤一个下马威。
在下一次西皇后处见安的时候,徐婕妤不再被允许进入到长孙德妃的寝殿,而是在门口就被德妃的侍婢拦了下来。
徐婕妤不解,但是侍婢说是奉命传德妃娘娘的口谕,说让徐婕妤跪在宫门口等候。
徐婕妤明白德妃为什么让自己这么做,但她不傻,她猜到这是因为自己跟武皇后走得近了惹的德妃不高兴,可能要拿自己开刀了?
只是徐婕妤明白归明白,跪还是要跪的,以她和德妃地位上的差别,德妃让她怎么做她只能怎么做,毕竟她只是一位小小的三品婕妤,长孙德妃可是一品的德妃娘娘,这是品阶上的差距,还有就是德妃的出身长孙氏,是就连武皇后都无可奈何的后宫“西皇后”,真正的高门大户,自己只是小门小户的徐氏,还是因为自己姐姐徐慧的原因才被赏赐的自己进宫做了徐婕妤,她对于德妃的命令是万万不敢违抗的。
所以来德妃这里见安的后妃们就看到奇怪的一幕:武皇后面前的红人,徐婕妤跪在了德妃的宫门外,大家也明白德妃的心思,还是杀鸡儆猴,和武皇后的做法如出一辙。
有了这一幕此前对德妃还有一些小心思的妃嫔们马上开始稍安勿躁,不说其他的,就是现在陪着徐婕妤跪在那里这种事也没人想要体验,还有就是大家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看看武皇后对徐婕妤跪在这里会怎么做,也好确定一下德妃是否真的还跟以前一样被长孙家庇护,还是真的已经开始失势,德妃拿徐婕妤杀鸡儆猴无疑是一个机会。
徐婕妤被德妃惩罚跪在宫门口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武皇后的耳中,武皇后知道德妃再向自己宣战,也是示威,也是对自己杀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回击。
武母杨氏和武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看着武皇后,她们想知道武皇后会怎么应对这件事,再有就是因为徐婕妤经常过来的原因,和杨氏、武顺也是熟悉了起来,二人这时候都想武皇后去帮一帮徐婕妤。
可是这件事应该怎么才能帮到徐婕妤?
武皇后道:要不自己“求”到德妃面前,这就是求情,就是对德妃认输,服软,就会在德妃面前低一头,武皇后之前做的事都会白费,包括杀人诛心王皇后二人。
要不就是自己直接带走徐婕妤,她是皇后可以这么做,那这就是和德妃直接撕破脸,而现在武皇后略微占了二人暗斗的上风,还不想和德妃正面对峙,和德妃正面撕破脸就是和长孙无忌撕破脸,长孙无忌依旧是监国,依旧权倾朝野,武皇后还没有正面应对德妃的实力,所以她也不能这么做,这就是两难之事。
但就算是武皇后什么也不做徐婕妤跪在德妃门前的事对她依旧是一种挑衅,众人皆知徐婕妤是武皇后眼前的红人,结果徐婕妤跪在德妃的门前武皇后却无动于衷?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德妃这样明目张胆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惩治徐婕妤,这对武皇后的颜面无疑也是一种打击。
所以这件事不管武皇后做不做,怎么做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事,管则失了颜面,不管则丢了人心,由此可见德妃的眼光相当毒辣,出手相当狠辣,密计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李治宽赦也是这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是宫斗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