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216章 武皇后巧言令色间 毂中人李治多醒悟

第216章 武皇后巧言令色间 毂中人李治多醒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出真相的时候王皇后愣愣的站在原地,因为她知道自己真的完了,自己不能说出欺君的话,可是自己做出的事情和欺君又有多少区别呢?皇上对于自己的欺骗会怎么看?

即使是萧淑妃也知道了事情搞砸了,于是赶紧抓着内侍监的衣袖哭着道:“内侍监大人,内侍监大人,臣妾相见皇上一面,臣妾相见皇上一面,内侍监大人一定要告诉皇上啊,臣妾要见皇上,告诉皇上臣妾是真心的啊!内侍监大人!”

内侍监在得到答案的时候就要转身离开,随身的内侍赶紧拉开了抓着内侍监不放萧淑妃,内侍监才得以脱身。

在内侍监离开的时候,武皇后也离开了紫宸殿,李治现在想要一个人静一静,而在她离开的时候正好与迎面而来的两人相遇,是韩瑗和来济。

作为皇后和两位大臣互相见过礼节,但彼此都能感受到之间的冷淡,也就见礼之后韩瑗和来济侧身目送武皇后扬长而去。

韩瑗和来济看着武皇后远去的背影,他们不知道武皇后为什么回来紫宸殿,因为这里是李治处理政事的地方,想到上一次武皇后出现在紫宸殿就是直面褚遂良的那一次,最终褚遂良认罪被贬,二人不由得想到难道这一次的变故也是武皇后所为不成?这让二人的心头有了一丝阴霾。

韩瑗和来济二人本就对武皇后不满意,甚至是鄙夷,厌恶,不论是武皇后的出身还是曾经的身份,还是她抢占了王皇后的皇后之位,亦或是她逼走了褚遂良,这桩桩件件都是二位老臣不喜欢她的原因,在韩来二人眼中武皇后就是惑乱后宫的女人,不止惑乱后宫,好扰乱朝纲。

而韩瑗和来济这时候求见李治的原因也很简单,依旧是赦免褚遂良之事。

本来按照二人的打算是想拿李义府“作弄刑狱”的事和李治交换褚遂良的回归,可是没想到李义府“作弄刑狱”的事还没结果,反而是他们指证李义府的人证毕正义自杀在大理寺的狱中,这样调查李义府作弄刑狱不是重点,重点是谁杀了六品的大理寺丞。

这已经超出了韩瑗和来济的控制,所以二人看情况有变,而且还是不好的转变,在下朝后二人和长孙无忌经过一番商议,觉得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也就不再想走拿下李义府这条路,倒不如直接来求李治赦免褚遂良,也是现在趁事情还没有结果,万一恳求一下李治赦免褚遂良之事就成了呢?

现在想起来韩瑗和来济多少都有一些后悔,当初自己提出宽赦褚遂良的时候,李义府站出来反对此事,这也就有了他们想要先除掉李义府的事,现在看来这多少都有些多此一举,但这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因为李义府一直反对宽赦褚遂良之事。

李治听韩瑗和来济求见,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自己刚在李义府那里听到自己宽赦王皇后是韩瑗和来济的投石问路之计,自己刚想知道真相,韩瑗和来济就来了,这巧了不是?

韩瑗和来济进来之后没有他话,还是说起了希望宽赦褚遂良一事,还是说褚遂良乃国之重臣,被贬实属可惜,虽然有忤君之罪,但颠沛经年,皇上是该可怜可怜这个老臣了。

言辞依旧恳切,只是现在的李治听着这些话却完全不是之前的心情,一开始李治听到韩瑗这么说的时候的确有些心动,但现在李治知道了“真相”,李治心中想:这还真是和王皇后和萧淑妃一个套路啊,都是在跟他卖惨,王萧二人这样,韩来二人还是这样,要说这不是这些人商量好的谁信?

但李治还是不动声色的问:“褚遂良之事,朕当然明白,只是因为他性格悖戾,经常犯上冲撞,所以才责罚他,爱卿是以为朕的责罚严重吗?”

韩瑗和来济以为这是李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在询问他们责罚是不是太重,却没有感受到这其实是李治的明知故问,反问,韩瑗言辞慨然道:“皇上,褚遂良乃社稷忠臣,是被馋谀之人所诋毁,现在贬也贬了,褚遂良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望皇上明鉴。”

韩瑗一句话倒是把李治的脸色说的难看,褚遂良是被馋谀之人诋毁?谁是馋谀之人?武皇后还是李义府?要知道刚刚武皇后在自己这里可没有说过褚遂良一句坏话,甚至都没有说王皇后一句坏话,现在就成了韩瑗口中的馋谀之人?还是说李义府?李义府现在还背着杀害毕正义的嫌疑,但李义府也仅仅说自己可能是被人嫁祸,到了韩瑗这里都成了坏人?

那么自己是不是就是不辨是非的昏君?

自己正是因为听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诉苦才有了现在韩瑗想要宽赦褚遂良的事,这才是自己昏庸的地方,现在韩瑗还要贼喊捉贼?

于是道:“朕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韩瑗和来济马上脸色一变,现在他们哪里听不出李治的言外之意,什么“朕知道了,你们下去吧”,这就是不想回应韩瑗的宽赦褚遂良的提议,他们如果现在下去,这一退只怕褚遂良永无回归之日了。

韩瑗不明白李治的想法怎么会变得这么快,但他马上就想到了刚刚来的时候遇到的武皇后,所以是武皇后刚才在这里挑拨离间?所以李治对褚遂良被赦的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偏见,韩瑗对武皇后有偏见,就把责任都推到了武皇后的身上,韩瑗性子本就急躁,在这样的情况下口不择言道:“皇上,是不是武皇后在挑唆皇上?皇上,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皇上不可听武皇后之言啊!”

韩瑗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李治,他忍受了韩瑗和来济这么长时间,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事李治本就对武皇后有亏欠,现在还看着韩瑗对武皇后的栽赃,哪里还能忍下去,勃然变色怒吼道:“你下去!”

来济老成持重,但他也没想到自己和韩瑗本来是礼下于人求李治宽赦褚遂良的,现在怎么就激怒了李治?但他还是赶紧拉着已然犯了大错的韩瑗离开,只可惜的是请赦褚遂良之事只怕再也没有回转的机会了,来济心中叹息。

韩瑗和来济走了之后,内侍监也已经在“回心院”探查到了事情的真相回到了紫宸殿外,顺便听到了殿内李治发火的声音,内侍监没有进去,而是等韩瑗和来济离开之后才进去,有些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也是为李治留颜面。

内侍监把自己探查到的告诉了李治:先是长孙德妃到内狱中私见了被关押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也就有了密议之事,然后才有了后妃们在李治面前或明显或隐晦的提到王皇后,这件事内侍监也在几个妃嫔处得到了证实,还有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自己的招供,所以这就充分证明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李治宽赦不是一次李治偶然的善心和愧疚,自己的确是被人算计了。

想到这里李治几乎已经气不可遏,刚刚在韩瑗和来济那里就受了气,现在又知道王皇后和萧淑妃是骗自己,所以到底什么是真的?气急攻心之下李治忽的感受到一股天旋地转的感觉,内侍监赶紧扶着李治坐了下来。

这不只是丢人,还是背叛!自己成了长孙德妃,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韩瑗,来济等人算计的对象,试问自己是不是一个笑话?李治无力道:“你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大殿内只留下了无力的李治一人,现在的挫败让李治感到自己或许真的不配这个皇位,自己只是先帝无奈之下的选择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