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道:“大伯说当年母亲被赶出武家之事实属无奈,是萧淑妃娘娘用武家人的仕途做威胁,大伯无奈之下,知道只是螳臂当车,也就违心答应了萧淑妃的要求,但这些年武家无时无刻不在卧薪尝胆,以图后报,大伯说是怕被皇后娘娘和母亲误会了大伯的良苦用心,所以嘱托我兄弟二人来说清楚,解开误会。”
武家兄弟的一番说辞不但如意目瞪口呆,就连杨氏都恨不得说出“厚颜无耻”四字,原来自己当年被逐出武家还是自己不争气,不知道这是武士棱卧薪尝胆的计划?
如意这才知道自己这两个唯唯诺诺的兄长也是可以巧舌如簧的,于是冷笑道:“原来如此,那误会解开了,你们就回去吧。”
武家兄弟道:“皇后娘娘,大伯还有话说,大伯说皇后娘娘是我武家的凤鸾星,所以才能做了这皇上的皇后娘娘,大伯希望皇后娘娘能对武家稍加提携。”
不出如意所料,武家兄弟这就是听到消息来找自己要官来了,可是看着武家兄弟张口闭口就是“大伯”,问道:“大伯说这,大伯说那,有没有什么是你们要说的?”
武家兄弟一时语塞后,犹豫道:“大伯说皇后娘娘当母仪天下,我等,我等以为大伯说得对。”
如意一阵没有了说话的想法道:“退下吧。”
武家兄弟还想说什么刚刚给他们带路的侍婢已经过来送客,二人不敢迟疑,也就赶忙点头哈腰的表示离开。
这么一看武家兄弟对侍婢的害怕还要胜于对如意和杨氏。
武家兄弟离开之后如意失望的道:“娘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看来这句话还是有例外的,他们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错,结果现在把事情都推到了萧淑妃的身上,对第一次把我们赶出武家却只字不提,还可笑的卧薪尝胆,还是跟当年一样虚伪之极,我那两个兄长也还是一样的唯唯诺诺,把所有话都推到大伯的头上,这么多年依旧这么胆小怕事不成器,知错就改,如果他们不知错呢?”
如意话中也有一些恨铁不成的意味,为什么?因为她即是皇后,那武家就是外戚,武家人得到封赏是理所当然,就比如王皇后的父亲王仁佑被封为魏国公,王皇后的娘就是魏国夫人,这是皇后最基本的权利。
还有就是家人在朝为官是皇后在朝堂的重要助力,看看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在王皇后帮助下就可以成为中枢七相之一,看看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这也是兄妹的关系,这就是皇后娘娘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刚刚杨氏劝如意的时候,如意知道杨氏是想给武家兄弟一个机会,如意对此心知肚明也就认了。
可是如意看看自己不成器的兄长们,就算如意有心扶持他们继承武士彟的衣钵他们有这个能力吗?这么多年了还是大伯说什么是什么,自己没有一点主见,现在如意是认命了。
杨氏对武家兄弟也是彻底不抱希望,机会她已经给武家兄弟争取了,可惜他们不争气,但杨氏还是道:“不管怎么样武家已经找上了门,还是需要妥善的处理此事,不能给有心之人留下话柄。”
武家兄弟的厚颜无耻虽然让如意生厌,却也是被武家逼着做出了选择,杨氏说得对,武家兄弟这些烂泥扶不上墙头,成事或许不足,但败事绰绰有余,如意现在丢不起这个脸,更不能让人抓住什么把柄,可是想想把父亲的衣钵交给这些人如意就不甘心。
不过结果虽然不如如意的意,至少也算是解决了她的内忧,如意现在不指望武家人能帮她什么,至少能和武家保持体面就不错了。
这时候又有侍卫来报,说是府上传来了消息。
府上?杨氏和如意一愣,府上就是杨氏和武顺在宫外的府邸,她们没有资格居住在宫内,所以在杨氏从洛阳来到长安的时候李治特别在崇德坊赏赐了杨氏母女一处宅院,这就成了杨氏和武顺的府邸,也就是府上,现在府上传来了消息那就是武顺的消息?
杨氏和如意一惊,现在武顺可还是大着肚子呢,武顺的肚子里还有如意的“孩子”,怎么会传来消息?难道发生什么意外不成?武顺肚子里的孩子是母女三人瞒着全天下人的事,容不得有一丝差池,所以听到府上传来消息,杨氏和如意都开始紧张起来。
“赶紧把人带进来!”
负责传递消息的府中下人马上进来,行礼之后从身上拿出了一封书信,是武顺写的信,因为“消息”不可口传,不然下人也会知道。
杨氏赶紧拿过书信一看就愣了起来,然后把消息递给了如意,武顺在信中说洛阳贺兰氏来人了,顺便把武顺的两个孩子也送了过来,儿子贺兰敏之,女儿贺兰毓之,还拿着很多的礼物,按理来说武顺嫁到了贺兰家,自己婆家来人武顺尽心招待尽可以,可是眼下武顺有孕在身,哪怕唐朝的女性身形丰腴,武顺也怕被人看出端倪,她不敢不多加小心,这样也就容易怠慢了贺兰家来人,于是不得不向杨氏求助。
还有就是贺兰家为什么现在才来长安看望离开家很长时间的贺兰家妇,贺兰家以前对自己这个儿媳可没这么客气,尤其是武顺带着杨氏和武青蝉这两个拖油瓶在贺兰家生活的时候,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经常阴阳怪气武顺,现在不但把两个孩子送过来,还带着礼物,不用想也知道贺兰家这是知道新皇后娘娘就是武顺的妹妹,这是巴结来了,武顺明白这个道理,也就用这种方式隐晦的告诉妹妹贺兰家的来意。
从如意来说,提携一下自己姐姐嫁的家族,这也是情理之中,尤其是武家姐妹情深,如意自己十三岁进宫,妹妹武青蝉眼睛看不见,这么多年照顾母亲杨氏的都是武顺这个大女儿,如意也是心疼自己的姐姐。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继续隐瞒武顺怀孕的事,不然这件事闹出去那可比武家兄弟败事有余还石破天惊了,到时候是说武顺不守妇德,还是承认武顺肚子里的孩子是皇上李治的?要是这样的话如意假装自己肚子怀孕,这算不算欺君之罪?
杨氏不敢多做犹豫,马上就要起身打道回府,去接待自己大女儿的婆家人,当然也有对外孙外孙女的想念,武顺当初为了送母亲杨氏来长安,只是自己孤身一人,儿子女儿都留在洛阳,这么长时间没见,杨氏也甚是想念。
如意在杨氏要走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娘,你留意一下贺兰家有没有可堪一用的人才吧。”
杨氏又是一愣,女儿的话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单纯的想要看在武顺的面子上提携贺兰家,还是对武家已经不抱希望?杨氏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明白女儿的想法,但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着急,杨氏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点点头马上离去。
这时候,是不起眼的贺兰氏第一次崭露头角,历史给了他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