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90章 褚遂良小马拉大车 李义府富贵险中求

第190章 褚遂良小马拉大车 李义府富贵险中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幕可是让李治和李义府傻眼,李义府这还没出马呢就要马失前蹄了?并且事情来的这么巧?李义府准备说废后的事就被人参了?

傻子也知道这是背后有人推动这件事了,李义府一边看着龙椅上面色难看的皇帝,一边看着面色如常的长孙无忌,李义府不傻,知道这是监国大人在明目张胆的警告自己呢,长孙无忌看着自己一直为皇上说话不爽了,所以要把自己贬出朝堂了,至于被御使拿上朝堂的家仆欺行霸市,横行乡野的事也是属实,李义府也没法反驳。

这样摆在李义府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继续跟着皇帝一条路走到黑,说出废后的事;二,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马上向长孙无忌服软,对李治暗令的废后的事绝口不提,并且乖乖地去壁州上任。

到底选择皇帝还是长孙无忌,这是个问题,李义府需要考虑,但李义府还是没敢当场提出废后的事,他要深思熟虑一下。

这样李治想要在朝堂上商议废后的事第一次就这么结束,这让李治对长孙无忌尤其不满,长孙无忌不同意废后可以,李治可以在朝堂上把事情拿出来商议,现在长孙无忌直接要把自己的人贬出朝堂,这就是让自己闭嘴呗?话都不让说?这是在教训李义府?还是在警告自己?长孙无忌这么做是不是太有点欺人太甚?可是李义府不敢说李治也没有办法,毕竟李义府只是他的嘴替,不是真的嘴。

李义府虽然在历史上被称为“李猫”不是什么好人,但再坏的人也是有几个狐朋狗友的,因此李义府知道自己两难的处境之后就找到自己的同僚商议此事。

王德俭,和李义府同为中书舍人,在长孙无忌掌控朝堂后二人枯守中书舍人多年不得重用,彼此是同病相怜。

这个人在历史上出镜的次数几乎没有,只能靠着“遗臭万年”的李义府露脸,但他却是在这个时候对李义府的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李义府惊慌失措问计于他的时候,王德俭对李义府道:“皇上废后欲立武贤妃为后,恐是想摆脱左相掣肘,此为皇相之争,哪有什么置身事外的清白之地,你就算躲又能躲多远?倒不如替皇上出面揭开此事,未知富贵险中求!”

听了王德俭的话李义府顿时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世人都知道王皇后背后有长孙无忌的支持,现在李治想要废后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女人的事,后宫的事,但明眼人都知道李治这是想要摆脱长孙无忌对他在朝堂上的掣肘,只是拿王皇后作为突破口而已,这是皇帝和宰相在争权夺利,自己作为朝臣能躲到哪去?难道自己就算不选择站在皇帝一方长孙无忌就会给自己机会吗?

想当年自己和来济齐名,被称为“来李”,现在呢?来济成了中书令,位列中枢七宰相之一,自己呢?只能端坐中书舍人的位子看星星看月亮,长孙无忌给自己机会吗?不会的,因为自己不是长孙无忌一派,李义府做不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既然如此李义府只能选择赌一把,哪怕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所以就在李义府被长孙无忌“教训”的当夜,李义府就下定决心要抓住机会,说干就干,连夜写好了第二天要上奏的奏折。

所以第二天李义府就给了长孙无忌和其他朝臣一个意外,和昨天的意外一样意外。

中书舍人李义府上表:王皇后娘娘担后位多年无所出,难堪母仪天下之责和名,臣表请皇上废王皇后娘娘,另立武贤妃娘娘为皇后,以应兆民之心,想来就算是王皇后娘娘本人亦会理解皇上之良苦用心。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表情和昨天的李治、李义府一样,意外,还是意外,长孙无忌没想到李义府会这么“头铁”,自己都明确的警告了他,没想到李义府还是会选择这么做,这是决定要和自己这个监国势不两立了?

李治则是惊喜的看着李义府,他昨天以为李义府会被长孙无忌的恐吓不敢再说话,没想到只是过了一夜的功夫,今天李义府就做出了这个决定,要知道和长孙无忌作对可是会有生命危险的,从现在开始李治已经决定要重用李义府,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李义府的奏折才是大事:废后。

因为废后一事,进行到现在李治都还只是偷偷摸摸的进行,本想通过说服长孙无忌私下操作,但却始终得不到长孙无忌的点头,现在李义府算是把废后这件事挑明,放在了明处,这样的话说开李治也好让大家讨论。

事情嘛,说出来才能进行讨论,讨论就会有结果,不说出来永远不会有结果。

并且李义府也并不孤单,他不是孤家寡人,在李义府上表之后马上就有人站出来表示附议此事,有李义府的好同僚王德俭,他对李义府的支持可不是说说而已,王德俭甚至还说动了自己的舅舅许敬宗一起支持李义府,然后还有崔义玄、侯善业、袁公瑜等人,这些人都是因为出身寒门,在长孙无忌这样的世家大族面前不得重用的人,俗称朝堂上的受气包,平时在世家大族面前只能唯唯诺诺,现在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站出来支持李治。

废后不是一件小事,不管李义府上奏废后的事能不能在朝堂通过,至少这件事已经被朝臣知晓,这也就代表了会被公之于众,这已经不是长孙无忌能遮掩的住的。

武母杨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是跺脚叹气,女儿怎么就这么不听自己的劝呢?废后这件事怎么就公开了呢!这样不管李治和女儿还是长孙无忌都就没有了退路。

还有就是被幽禁在凤仪宫的王皇后听到了李治要废黜自己的消息,王婠失望的笑着道:“皇上既然如此绝情,那就别怪臣妾手下不留情,皇上,臣妾是给过皇上机会的。”

说完王婠就在唯一的侍婢身旁耳语几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