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御医并不知道自己把脉的手是武顺的,而不是武贤妃的,至于武顺胸中的郁结之气,武顺因为自己怀孕的事愁绪万千,拿还能没有郁结之气?
这样武顺怀孕的事就被如意遮掩了过去,成了武贤妃再次怀孕。
周御医离开的时候正好在蓬莱殿外撞到李治过来,李治也是听到武贤妃怀孕的消息赶紧从紫宸殿过来,周御医也是赶紧见过皇上,顺便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贤妃娘娘怀孕的事,娘娘怀孕无大碍,除了胸中有一些郁结之气,只用喝两副汤药就好了。
李治听了周御医所言也是赶紧让这周御医去准备汤药,自己去看望武贤妃。
等李治进去的时候躺在床上的人已经从武顺变成了如意,杨氏和武顺侍候在旁边,如意看着李治进来的时候直奔自己而来,都没有注意武顺两眼,就知道姐姐可能说的是对的,那真是一场意外。
李治还在询问如意身体怎么样,为什么心中有郁结之气,如意道:“因为奴婢思念女儿了。”如意想起了夭折的安思定公主自然心中会有郁结之气。
李治明白武贤妃的心思,只能更加疼惜她。
武顺怀孕的这一场风波也就这样被如意瞒天过海过去,只是她忽略了这件事可能引发的因果,真正让她落下骂名的巨大因果,这是后话。
如意“怀孕”之后,本来按照李治的想法李治还想带着如意一起去参与秋祭大典,这就是宠妃的优待,表示她就是皇后一人之下,甚至可以和皇后平起平坐,可是如意怀孕后李治的这个想法也只能落空,秋祭大典也就遵循往年旧例举行。
秋祭时节就是金风玉露的秋分,此时天空湛蓝云淡风轻,大典的举办是从一天的正午时分开始。
作为主祭的皇帝的车马会从皇宫正门驶出,然后沿大道直到长安城西郊月坛所在位置,秋祭即是祭月,祭祀之处就是在城西郊的月坛。
皇上的马车上坐着的是李治和皇后,此时皇后的怀里还多了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李弘。
皇上的车马后面跟着的就是参加大祭的文武百官,一众人马一路上浩浩荡荡。
再后面灯笼无数,彩旗飘展,这是负责装扮祭祀氛围的祭礼仪仗队。
仪仗队的后面则是大队的参加祭祀大典的人群,他们是长安城的老百姓,百姓也是参加秋祭的一部分,也就跟在长长的祭祀仪仗队后面一起涌出长安城西门,到月坛的周围观礼皇帝大祭。
秋祭是一次极其隆重的祭祀仪式,也就有从古流传下来的特定流程,先是祭天地,然后祭祖,然后献祭三牲,再然后就是司礼官颂念歌颂万物的祷文,重点是李治作为皇帝亲自颂念的主祭词,李治是天子,祈天的事自然就需要皇帝亲自来做,然后所有参加祭祀的人群在李治礼毕后再虔诚行礼,作揖朝拜,这一切流程都跟往年没有区别,但还是有人看出了今年不同于往年的细微之处,往年只是陪祭的皇后娘娘今年的怀里一直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一个能被皇上和皇后娘娘带着参加秋祭大典的孩子想来身份也不一般,有经过耳边的风声传递大家才知道这是李弘皇子,被皇上钟爱,所以可以参加秋祭大典。
这样李弘的名声在秋祭中无形的就被传递了出去,也算是达到了李治的目的,只可惜武贤妃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参与大祭,不然也会与有荣焉,李治惋惜。
李治也没有注意到表情难堪的皇后,皇后虽然颜色肃穆,但这样的羞辱依旧让王婠怒火焚心,让王婠更坚定了自己除掉李弘的心,正好现在武如意又怀孕了,如果能巧借李弘出事的机会影响到武如意肚子里的孩子,万一武如意流产了呢?这算不算王婠一举两得?这样武如意就一个孩子都没有了,已经夭折的安思定公主,即将夭折的李弘和武如意肚子里的孩子,王婠或许能一网打尽,这么想来那就真的是痛快,所以王婠除掉李弘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如果说秋祭大典是庄重的,严肃的,那秋季大典后的中秋赏月就是轻松的,愉快的,是李治可以与民同乐的佳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而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而《洛中记闻》中也曾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发现味道很好吃,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中秋月饼的记载。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前两三天,富庶的长安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此事,首先就是源源不断的桂花枝条被送进长安做装饰之用,八月十五丹桂飘香,其中很多桂花都会被送进宫里。
还有就是古代的中秋也会有“燃灯”的习俗,在江南还会有制作的灯船,燃灯的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
然后就是愉悦的人们穿着华美的衣服,三五结群行走在皎洁的月光下,或游街市,或游河泛舟,或登楼赏月,谈笑风生。
而作为皇帝后宫的女人们自然不会有这样的自由,她们能做的就是自己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这就是后宫中秋之宴,而这就是王婠和萧未央商量出的对李弘下手的机会。
在秋祭之后王婠就已经向李治提出她想筹办今年的后宫中秋之宴,李治对此也没有异议,因为这件事每年也都是皇后的分内之事,也就随王婠去准备,还有一个原因是王婠这一次配合了李治抱着李弘出席秋祭的想法,李治对王婠的不满也就少了些,至少皇后还是皇后。
王婠将今年的中秋之宴安排在了自己的凤仪宫内,因为她需要准备完全的针对李弘的准备,王婠并不能完全明白自己上一次对安思定公主的巫蛊之术是怎么灵验的,所以她想要完全复刻安思定公主出事当日的环境,首先就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为此王婠在自己的凤仪宫准备了很多的花,不止有中秋的桂花,还有月季,菊花,百合等等许多开在当下的花,都被王婠搜罗到自己的宫内,她依稀记得安思定公主当时的百日宴就是这样,王婠力求万无一失。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巫蛊之术,王婠要放在离李弘最近的地方。
到了中秋之宴的当日,所有收到皇后邀请的后宫妃嫔都来到凤仪宫共度中秋,作为一墙之隔的如意自然也收到了这份邀请,只是她知道皇后这一次的宴会多半就是对自己的鸿门宴,因此武母杨氏本想女儿假托自己因为怀孕身体不适不想参加这一次的宴会,可是如意换一个想法,自己不去的话又怎么能知道皇后对自己有什么样的阴谋诡计?到时候自己被蒙在鼓里那岂不是会一无所知?到时候只怕连怎么防备王婠都不知道,因此如意最终还是决定参加皇后的宴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过,那就不躲,这是这个女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