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王婠是大唐后宫的一宫之主,哪怕是皇帝李治都不会对王婠治理后宫的事多加干预,这就是前殿后宫,后宫不得干政,但后宫也自有皇后管理,男主外女主内,各有职责。
所以在确定皇后娘娘要为武昭仪的女儿安思定公主举办宴会之后,整个大唐后宫就马上开始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皇后娘娘亲自安排的宴会,那宴会的规格自然不会低,各种准备工作和用料也就奢靡了一些,并且宴会中还有德妃娘娘、淑妃娘娘和贤妃娘娘的参与,所以武昭仪和安思定公主的身份虽然不够高,有其他几位大妃娘娘共同参与,宴会规模有些逾制也还说得过去,特别是在王婠的亲自“安排”下,宴会花费就这么“不自觉”的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此这件事自然而然引起了一些朝堂大臣的不满,然后在朝仪大殿就开始有言官旧事重提,诉说武昭仪的身份本就得位不正,现在还大张旗鼓举办宴会,实属招摇过市,有失皇家体面,希望皇上下旨申斥武昭仪,取消宴会,大臣们可以对武昭仪过去的身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武昭仪不能不识趣,打大臣们的脸。
还有大臣谏言,就算武昭仪为皇上生儿育女是为皇家开枝散叶,但后宫无小事,后宫妃嫔都是有各自的品级,这就是各自需要遵守的礼制,现在武昭仪为女举办的宴会有逾制的嫌疑,所以皇上应该让内侍监加以监管,不然坏了后宫的规矩以后大家都不好办。
以上都还是比较客气,算是顾及了李治这个皇帝的颜面。
更有大臣直言,皇后娘娘王婠在位多年,贤良淑德,克勤克俭,世人都说皇后娘娘有先皇后,长孙皇后娘娘之风,所以王皇后娘娘执掌后宫多年没有一点差池,大家都是心悦诚服,现在武昭仪为女举办宴会,不但奢侈浪费,有违皇后娘娘多年的节俭表率,更有逾制之举,实则心怀鬼胎,居心叵测,有觊觎上位之嫌,希望皇上能够废黜武昭仪二品昭仪之位,以正视听。
这就是一些性格比较“耿直”的大臣说的话,其中就包括吏部尚书褚遂良。
按理说,褚遂良和如意颇有渊源,可以算是最熟悉武昭仪的人,当年武昭仪还是武如意的时候,当时的褚遂良还是宫中起居注馆的起居郎,而如意恰好在进宫之后作为宫中女官侍奉在起居馆,负责记录宫内各处褚遂良作为外臣不方便进出的妃嫔寓所的各项内廷事务,褚遂良正好是如意的上官。
而如意最终也是在褚遂良的举荐之下,和徐慧在后宫众多女官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皇帝李世民的视线,毕竟后宫女官不在少数,多少人都难得见到皇帝一面,见不到皇帝就永远都只是宫廷女官,没有成为后宫妃嫔的机会,虽然理论上都是皇帝的女人,所以能够被举荐到皇帝面前就是一条捷径,所以如意也是在褚遂良的目睹之下,成为了皇帝的武才人,并且得赐名为“武媚”,因此朝中的诸多大臣可能对如意的过往不甚了解,但褚遂良却是最清楚的那个人,这可谓是褚遂良对如意的知遇之恩。
但褚遂良当年可以是伯乐,如意可以是千里马,放在当下却不一定会继续延续伯乐和千里马的佳话,因为褚遂良还有另一个身份,褚遂良当年还是李世民弘文馆的馆长,教书育人,最重规矩二字。
褚遂良不知道如意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所以他不明白为什么如意即是先帝的才人,那就应该忠于先帝,先帝既然驾崩,那如意也应该身在感业寺尽责,这才是皇帝的妃嫔尽忠尽责的规矩。
但后来如意费尽心思的重新回到后宫,做了李治的昭仪,不管原因如何,这样的行为在褚遂良看来都是失了规矩的事,褚遂良对此很失望,他作为大唐仅次于魏征的言官,面对这种“荒唐事”自然不会视若无睹,更何况是自己举荐的人发生这样的事,放在臣子身上,如意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忠不义,所以褚遂良更加难以认同如意的行为,他认为这是自己举荐的过失,既然是过失,那褚遂良就想弥补过失,所以褚遂良一直都想把如意送回感业寺,让她待在自己应该待的地方。
还有就是,为官之道最重官声,尤其是褚遂良这样的言官,一旦失了名声还做什么言官,以后自己的谏言又如何说服于人?而现在的如意,就是褚遂良认为的自己为官的污点,有违自己的为官之道,虽然过去的事现在很多大臣并不知晓,但终有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到时候自己该如何自处?自己会不会背上举荐不贤,惑乱后宫的名声?所以现在的如意让褚遂良如鲠在喉、如芒被刺,因此他言辞更是激烈,直接就想李治废黜武昭仪。
李治没想到前一段时间废黜武昭仪的呼声才偃旗息鼓,现在又要死灰复燃,起因居然只是为安思定公主举办的一次宴会,这到底是众臣贼心不死?还是对自己这个皇帝吹毛求疵?一场宴会而已,至于小题大做,上纲上线吗?
再说了,这次宴会本就是王皇后对李治的提议,又怎么能把责任推卸到武昭仪的身上,这未免有一点强词夺理了吧。
可是李治就算有气也不能跟大臣吵,这是自降身份,还好内侍监见形势不对立马就站出来说这次宴会一直都是皇后娘娘在亲力亲为,其中并没有武昭仪的参与,这才算是平息了众臣的谏言,但未尝没有“皇后娘娘被武昭仪蛊惑”的言论,总之武昭仪算是在这接二连三的事件中“恶名远扬”。
且不说因为此次宴会在前殿引起的风波,后宫上下还是在皇后的主持之下把宴会的事宜正常推进,可谓是花团锦簇、芬芳争艳,处处能看到皇后的用心之处,这让前来参加宴会的各宫妃嫔少不了一丝嫉妒,更别说武昭仪的蓬莱殿紧靠着皇后的凤仪宫,地理位置优越,因为蓬莱殿本就是从凤仪宫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这就更让人眼红了,所以又是各种酸言酸语。
宴会当日,因为来参加宴会的都是后宫三品以上的妃嫔,所以如意出于礼节就站在自己处所的门口迎来送往。
先来的是三品的各个妃嫔,因为这次宴会受邀前来品级最低就是三品,所以她们先来是宫里私下的规矩,不然她们如果比二品的甚至一品的娘娘来的还迟,这不是眼里没有尊卑吗,只有有身份的人才配得上被大家等,这是大家不用说都明白的潜规则。
三品的婕妤,良娣,还有二品的充容,充仪,德议等,都是隶属后宫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之一,包括如意位列的二品昭仪,如意也是这时候才真的开始认识李治的这些后宫,在这之前她多是足不出户,与这些妃嫔并不熟悉,所以在门口迎来送往也是多多认识一下。
期间有如意不太认识的妃嫔,也是跟在身边的侍婢赶紧低声告诉她这是哪一宫哪一院的什么娘娘,如意身边的侍婢是如意回宫之后皇后赏赐给她的,自然也是见多识广,对后宫这些妃嫔不会不认识。
这时走过来一位妃嫔,年纪不太大,她看着如意,如意也看着她,如意看着她的眉眼间有一些熟悉,但又确定自己肯定不认识这个妃嫔,身边的宫女已经在低声道:“这是皇上的徐婕妤。”
“徐婕妤?”如意思考再三还是确认自己并不认识这个徐婕妤,但她发现徐婕妤一直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一些奇怪。
徐婕妤走近如意之后和如意相互见礼,如意先道:“婕妤安好,谢谢徐婕妤前来赴宴。”
徐婕妤道:“姐姐安好,姐姐客气了,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倒不如来这里沾沾喜气。”
如意也就顺势道:“婕妤可先入内安坐,等待几位大妃娘娘到来之后宴会就会开始。”
徐婕妤闻言并没有离开,而是看着如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如意好奇道:“婕妤可是还有什么话想说?”
徐婕妤点点头道:“是有几句话想要说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