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58章 杨师道病故掀乱局 杨豫之母丧乱姨母

第58章 杨师道病故掀乱局 杨豫之母丧乱姨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世民看着抱着自己腿哭的稀里哗啦的李治,本来他还是想瞒着其他人的,现在被李治知道了,也罢,李治每天都会侍奉在自己身边,知道会是迟早的事,但看着李治的样子他也算是看到了李治的孝心,也是很欣慰,自己看好李治上位不就是因为李治纯孝仁厚吗,皇帝扶起了自己的儿子道:“自从你上位之后,日日跟着朕学习处理政事,这是朕特别为你撰写的《帝范十二篇》,你要好好学习体会。”

李治道:“儿臣一定会谨遵父皇教诲的,父皇就是儿臣最好的老师。”

李世民道:“你应当以古代的圣贤王者为师,像朕这样是绝对不可以效法的,朕自从登基以来所犯的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阁楼榭屡有兴造,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吨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朕犯过的错,所以你千万不可以把朕当做榜样来学习。”(引用李世民帝范教子故事)

以贤者为师,李治知道父皇这是在宽慰自己做一个守成之君也很好,骂名可以由他这个当爹的来背负,所以更加难受。

只是事情的发展并不会遵从皇帝的意思,李世民还想着自己静静的在宫里培养太子李治,却不想天地有了异象。

公元648年天有异象,太白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李世民令太史分析天象,太史占卜后说是太白金星出现在白天这是凶兆,听到这样的话李世民忧心忡忡,难道这就是天意吗?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然后就有太白星出现,遥想当年自己玄武门之变前也有太白星出现,所以这都是天意?他真的快要归天了?李世民很是忧惧。

知道这件事的还有长孙无忌,在看到太白星出现的时候长孙无忌赶紧跑到了宫里,果然看见皇帝在凝望着天上的那颗星,他也在恐惧,难道天意如此吗?可是这样的天象是何意皇帝不懂。

在太白星现的时候,大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会有天灾发生还是天变预兆,这件事在百姓中也是引起了风波,朝野开始流言四起,再结合前一段时间皇帝决定对高句丽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大家不得不怀疑难道是皇上的身体出了问题?还是上天觉得当今天子德行有亏,所以降下警示,还是因为好战必亡?

很快坊间开始有流言偈语传开,说是“唐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在这样的偈语流传开以后很多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名应图谶”,就是每当朝代或者皇位交替的时候,童谣预言就会在民间流传,它往往预示了权力的走向,甚至可以预知下一任统治者的名字,每一位在任的君王都会害怕这样的情况出现,现在李世民面对的就是这样,天有异象,百姓间也有偈语流传,作为皇帝他不敢不信,因为李世民是偈语的受益者。

隋末时流传一句偈语: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这里面的杨就是指隋朝皇室,桃就是指陶唐,李,洪水就是,渊,所以偈语就是指杨氏的江山会被唐国公李渊取代。

而李世民上位前也有太白星出现的偈语: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可以说现在李氏江山的两位皇帝上位前都有天象偈语,这也是大唐朝野皆知的事情,别管这样的事情是真是假,因为它的确为李唐坐稳江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现在偈语所蕴含的意思就是李世民不敢忽视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他主导传出去的,因为偈语有言“唐三代,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句话很明显的跟自己的太子李治没有关系,所以是天意注定自己的太子继位会出现意外?或者是有人希望自己的太子继位出现意外?这都是摆在李世民眼前的难题。

天象不可怕,但是伴随着天象产生的流言蜚语才是看不见的刀,这就说明有人在私下传播不利于皇帝的谣言,皇帝失德天地才会出现异象,这是天降凶兆的前奏。但皇帝虽然号称天子,却不可能控制天变异象,百姓流言四起,民心动荡,大唐举国上下人心惶惶,现在李世民的敌人不再是过去看得见的世家力量,而是李世民自己培养了一辈子的的民心,安抚百姓心中的惶恐注定是一件让皇帝焦头烂额的事。

果然在天变异象后不久有一件事情发生,有些人想要开始试探当今皇上的身体情况了,这样的举动或许有坏心,或许只是想要知道皇帝的身体到底怎么样,所以皇帝的外甥,最容易找到的破绽:杨豫之,又成了有心人开刀的对象。

天变发生的时候恰好发生了一件事,彼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天象上,但这件事却被有心人注意到,皇上的妹妹桂阳长公主在自己的丈夫杨师道去世一年后也驾鹤西归了,这样没有照顾,没人约束的傻子杨豫之更加自由了,去年因为李世民的惩戒杨豫之已经没有了财产和仆役,但好歹还有娘亲,结果今年桂阳长公主也跟着老爹杨师道西归了,杨豫之彻底成为了自由人,去往永嘉公主府上的次数就更多,所以在天变发生后坊间就开始有流言传播。

杨师道之子杨豫之,在母丧期间与自己的姨母永嘉公主之间有不轨之事,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永嘉公主的驸马窦奉节耳中,终于把杨豫之和自己老婆的事抓了个人赃并获,这样疯子永嘉公主和傻子杨豫之的爱情成了天下皆知的笑话,窦奉节被戴了绿帽子想要审问杨豫之,可是杨豫之一个傻子能回答他什么问题,他只知道永嘉公主让他做什么他就怎么做,窦奉节又想问一问永嘉公主,结果得到的就是一阵冷笑,永嘉公主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一个小小的窦奉节她更不在乎,恼怒之下窦奉节就直接杀了杨豫之,永嘉公主看到这样也是直接抢过了旁边之人的刀一刀砍伤了窦奉节,并且还大声呐喊着要杀掉窦奉节。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是没有办法,杨豫之的确死有余辜,母丧期间□□,并且还是出轨自己的姨母,这是唐法所不容的,这时候没人在乎他是不是一个傻子,但是窦奉节用私刑杀掉杨豫之也是违法的行为,杨豫之违法自有皇帝和大理寺审判,窦奉节无权进行私刑,还杀掉了杨豫之,所以被皇帝从左卫将军贬谪为了秦州都督,这就相当于从皇帝的亲军内卫外放到了地方,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至于永嘉公主,李世民也是无奈,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是个疯子,却没想到这个疯子居然跟杨豫之那个傻子搞到了一起,并且在杨豫之被杀后还砍伤了自己的驸马,这样两个人肯定是没办法继续生活了,不然李世民相信窦奉节一定会死在永嘉公主手里,因为永嘉公主就是一个疯子,没办法只能让二人和离。

这样永嘉公主又一次被皇帝改变了命运,听到和离的安排后永嘉公主笑的很凄惨,在她还是一个天真小女孩的时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李世民为了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兄长,自己也失去了慈爱的父皇,后来又被皇帝当做拉拢的工具嫁给了窦奉节,现在窦奉节还杀了自己心灵唯一的寄托,这就是自己的命,在这之后永嘉公主虽然又嫁给了右卫将军贺兰僧伽,但还是放浪成性,这是她对皇室颜面的报复,可是永嘉公主真的是爱杨豫之吗?没人确定,就算永嘉公主自己也不知道杨豫之是不是她报复自己血脉的工具。

如意知道杨豫之被杀后也是哭着跪在皇帝面前,她想不到杨豫之这样一个傻子会被杀,如意哭着道:“皇上,豫之哥哥他只是一个傻子啊,他们为什么会杀掉一个傻子呢。”

皇帝叹气道:“这就是政治争斗的血腥,没人会在意你是不是一个傻子,只看你属于谁,他们哪里是想要杀掉一个傻子,这是想要削弱朕的力量,他们知道杨氏是忠于朕的,但杨师道死后杨氏并没有出现有才能的人,所以就会成为他们削弱朕的目标,从去年到现在杨豫之这个傻子就成了他们下手的对象,他们这是演给朕看啊。”

如意这时候才明白这件事的根源,杨豫之早就是个傻子,为什么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杨师道活着的时候,不是桂阳长公主活着的时候,为什么偏偏发生在现在?天有异象所以才会被人利用来做文章,这就是政治的残酷,现实又给如意上了一课。

听到这里如意就想起来自己以前和杨豫之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从杨氏母女到长安城避难开始就是舅舅杨师道收留了她们,也是那个时候杨豫之这个憨货哥哥成了如意的朋友,杨豫之很淘嘴,杨府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是他的,可就是这样一个憨货总会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给如意留下来,有些东西留到变质坏掉都不知道,杨豫之一直说如意是他唯一的朋友,这就是一个傻子的真心话。

后来如意希望武家人不再欺负杨氏母女选择了进宫做官,那时也是杨豫之这个傻子帮忙出谋划策最终决定了如意到弘文馆学习,就算是自己进宫以后杨豫之还是经常带着好吃的来看望自己,比起武家兄弟,杨豫之更像一个优秀的哥哥,或许他有些傻,但是在对待如意这个妹妹身上完全无可指摘。

现在想来杨豫之出事或许如意自己也有责任,杨豫之一开始进不了宫,是自己告诉豫之哥哥借助永嘉公主进宫的,所以这才有了他们二人后来发生的事情,所以对于此如意也十分自责。

杨豫之死了,留下一片骂名,永嘉公主和离了,带着对李氏血脉的愤恨,如意自责后悔,带着对杨豫之的思念和窦奉节的恨,只有一个女人依旧无声无息,那就是杨豫之的妻子,寿春县主李氏,她从掖庭被选出成为一个傻子的妻子,结果这个傻子活不长久就被人杀了,现在她这个戴罪之人又何去何从呢?一阵凄惨的哭泣,寿春县主这个皇帝李世民的侄女,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李元吉的女儿,当年名副其实的郡主,一个在掖庭长大的李氏宗室女,自缢在了一个寂静的晚上,来的无声无息,走的也孤单冷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