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51章 魏王李泰机关算尽 二子谋反真相大白

第51章 魏王李泰机关算尽 二子谋反真相大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时候李世民也的确是在跟长孙无忌商量册立太子的事,国之储君可谓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所以皇帝也为这件事日夜忧愁,在场的还有褚遂良,褚遂良是皇帝认为魏征死后可以代替他位置的人,褚遂良的正直和直言敢谏是可以媲美魏征的,在场的还有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绩。

皇帝道:“昨天青雀来到我这里说自己的哥哥做出了糊涂的事,伤了父皇的心,现在他和稚奴就是朕最亲近的孩子了,如果他能够继承皇位,那么他死的时候也会为了稚奴把自己的儿子杀掉,然后让自己的兄弟稚奴做皇帝,朕听了这样的话很感动,这才是朕想要的兄弟之情。”

谏议大夫褚遂良听了这样的话皱着眉头道:“皇上,臣以为此言不可足信,魏王说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留给晋王,臣无意冒犯,但如果是皇上身在魏王的位置,皇上自己会这么做吗?”

李世民想了一段时间,留着泪道:“褚爱卿说的有道理,就算是朕也不会这么做的,何况是青雀呢,毕竟他也是一直在陷害承乾的,怎么会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呢,可是不考虑他不把皇位留给稚奴,你们认为他可以做一位合格的皇帝吗?”

几个人开始考虑皇帝的心思,这是想要把东宫之位给魏王吗?

房玄龄道:“皇上,或许魏王殿下不错,但还是有个问题臣想问问皇上,如果魏王殿下上位皇上可以保证太子殿下,额,皇子李承乾可以平安无事吗?”

的确这也是李泰上位的一个问题,皇帝千方百计的留下了自己的爱子的性命,可是李泰上位后没有了自己的掣肘,他会留下李承乾的性命吗?毕竟李承乾还是陷害过他的。

李世民明白了房玄龄的言外之意,这也是有道理的,然后又问道:“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你们觉得吴王李恪怎么样?”

在场的几人知道皇帝这是在李泰和李恪之间难以抉择,这就是不立嫡立长的缺点,说是立贤,可是什么是贤明的标准?

这时候长孙无忌开始开口道:“皇上,吴王的确不错,但他的身份...以及淑妃娘娘的身份,只怕朝臣会有疑义。”

李世民道:“你是否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才说这样的话?”

长孙无忌道:“皇上明鉴,淑妃娘娘的身份的确与众多朝臣有千丝万缕的牵扯,臣只怕这样的牵扯会成为朝臣的隐忧,若是吴王上位,淑妃娘娘就会成为皇太后,我想臣的担忧是很现实的问题。”

的确,这是李恪上位的问题,杨淑妃是炀帝的女儿,朝堂上的很多人都是炀帝亡国身死的推手,一旦李恪上位,杨淑妃成为皇太后,不知道多少朝臣会惴惴不安,因为吴王不只是吴王,他是杨淑妃的儿子,杨淑妃也不只是杨淑妃,杨淑妃的父亲是炀帝,母亲自然就是萧皇后,也是现在宰相萧瑀的姐姐,谁知道萧皇后会不会对当年的事怀恨在心,再者兰陵萧氏现在依然势力很大,可谓是陇西世族的最大对手,长孙无忌自然也不会希望李恪上位。

所以太子之位这件事在皇帝抉择不下的时候只能暂时搁置了,只是有一些事的确不出乎长孙无忌的判断,现在太子之位的竞争态势逐渐明朗,就是李泰和李恪二人的可能性最大,有一些朝臣开始忍不住,这一天的朝议大会就有朝臣直接弹劾吴王,有一位大臣说是吴王李恪在封地不恤民情,游猎过度,损害庄家,还有一位大臣弹劾李恪不事正业,好博赛,(博六、格五,古代的一种棋牌类桌游),懈怠了封地管理,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溜猫逗狗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是这时候就是会拿这些事来弹劾李恪,皇帝知道这就代表了一些朝臣的态度,所以册立李泰吗?可是李泰上位那就代表李承乾活必死无疑,李世民此刻也很无奈。

自己被弹劾的事传到了李恪的耳中,李恪气愤的砸掉了很多东西,就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被弹劾了?游猎?玩桌游?哪个人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可是为什么偏偏自己被弹劾,这就是故意的,想在自己争夺东宫之位的路上制造阻碍,所以李佑想拜见一次自己的父皇,试探一下父皇的态度,对于李恪来说父皇就是他希望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下定决心之后李恪马上就开始进宫,只是在距离紫宸殿不远的地方看到了从里面出来的李泰,他知道李泰最近每天都会来侍奉父皇,李泰也是远远地看到了李恪,也是向这边走了过来,最终二人在路上相遇。

李泰先是行礼道:“见过王兄。”

李恪回礼道:“王弟多礼了。”

李泰道:“不知王兄来这里可有何事?”

李恪道:“无甚大事,只是多日不见父皇特来请安。”

李泰皮笑肉不笑的道:“哦,原来是看望父皇的,我听说王兄在朝堂上被弹劾了,据说是因为王兄是前朝的遗后,淑妃娘娘还是前隋的公主,跟李佑和阴德妃一样,怎么?难道你以为朝堂上还会有人支持你们复辟吗?还是说你以为我们长孙家没了那个不成器的哥哥就无人可用了?就算你能说服父皇,那你能说服众多朝臣吗?还是说你看不到李佑的下场,我不明白你既然之前都选择做乌龟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又选择放弃呢?不怕前功尽弃,半途而废?这样反而不值当,吴王兄长以为呢?”

李恪知道这是李泰对自己的警告,面无表情的道:“这是父皇的天下,也是李氏的天下,不是长孙家的,也不是朝臣的,你我都是父皇的儿子,是要入李氏宗祠的。”

李泰笑道:“不错,这是父皇的天下,可惜父皇现在并不能完全决定由谁来做太子,天下是李氏的,太子却是世家和朝臣决定的,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会有大臣弹劾你呢?”

李恪生气的道:“是你!是你暗使他们的?”

李泰笑道:“只是不谋而合罢了,他们做了我想做的事。”

李恪不想再看李恪得意的嘴脸,冷哼一声走开了,李泰看着李恪的背影也是一阵冷笑。

李恪走进了紫宸殿,李世民看着最近深陷太子风波的儿子不知道所来何意。

李恪来之前也想好了自己的说辞,现在自己和李泰是最有希望登顶太子之位的皇子但自己肯定不能直接这样询问父皇中意于哪一个儿子,所以李佑就想以退为进试探一下父皇的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