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剧情没多大关系,也不会写到宇宙更不会写到宇宙外来客。只是解释下上一章里【欧若拉】和阿芙罗拉的对话
= = =
数学原理来自于MIT教授阿兰·古斯提出的“永恒暴胀理论”。
第一层的多重宇宙直接来自于永恒暴胀的发生。为了使暴胀能够继续发生下去,1份的暴胀物质衰变成普通物质时,需要同时凭空产生2倍的暴胀物质。暴胀的停止意味着宇宙的开端。1份暴胀物质在1次衰变中产生了1个宇宙(停止暴胀)和2份等价的新的暴胀物质。我们称之为“大爆炸”的事件,并不是宇宙的终极开端,而只是一个结束,它为我们这部分空间中的暴胀画上了句号
由于这些宇宙来自于同一份暴胀物质,所以初始状态可能是有限的。保守估计只有10的10的118次方种初始状态。也就是虽然第一层的多重宇宙是2的无穷次幂,但可能每10的10的118次方个宇宙里就会出现两个相同的宇宙。在普通物质层面这些宇宙可能是全等的。上一章中提到的“假平行宇宙”就是指这样的两个全等宇宙互相是“假平行的”。前面的内容是基于数学的,“假平行”开始是无端的小说猜想:即意识不是来自这个等级的宇宙,所以实际上假平行宇宙的粒子全等人并不全等。这很好理解:组成你身体的所有粒子在你有限的生命内都将换成一套新的粒子。而你并没有因为这个过程换成一个新的人;
.
基于永恒暴胀理论的不那么直观的推测,是第二层的多重宇宙。
暗能量密度,电子质量,核力强度……等等一系列基本物理量在2的无穷次幂个第一层的多重宇宙里是相同的。
这一层的宇宙似乎经过了某种精细微调,以适应生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我们发现,前面提过的那些基本物理量似乎被调到了非常特殊的数值,如果有人哪怕极其轻微地改变了这些数值,我们所知的一切生命形态都不可能出现。比如,如果改变暗能量密度,星系将不可能形成,诸如此类。
对已观测到的微调性有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