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皓月[群穿] > 第64章 洛阳

第64章 洛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份账本记录的东西足以证明杨和松有问题,但当年的案子他究竟做了多少没人知道。十几年的陈年旧案原本就不好查,相关人员很多都已经物是人非,连蛛丝马迹都没有,当年的于府也早就没了,那块地方都已经是别人的了。

陆瑾去问了陆智明。陆智明一下子就看出来不对劲,皱着眉:“他要真想帮老于洗脱冤屈,十几年前干什么去了?非得等到现在再把线索捅给你们?老于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陆智明找了找,翻出了一只很旧的檀木小箱子:“这是那年在于府搜出来的信件,一共有十五封,我就保下了这一封,其他的全部都被烧毁了。还有于府那几年收支账本、于鸿达在京城重金购置的房产、当年的查案记录。”

这些东西是当初陆智明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的,没人知道。

“谢了老陆。”陆瑾拎着箱子迅速回了世子府。

那封信看起来是于鸿达写给西戎首领的,但没送出去,于鸿达希望西戎让利,双方可达成更深层次的交易。至于于府收支账本……意料之中,清水账,尽管于鸿达做了大官,于府的生活开支依然很节省,每月的支出远小于收入,只有逢年过节才奢侈一下。

两人各自翻着,温楚突然嘶了一声。

陆瑾看过去,温楚手里拿着于鸿达重金购置的房产地契,语气不太确定:“你觉不觉得这签字的字迹有点眼熟?”

陆瑾几乎条件反射就想到了昨天卷宗上认罪那页的字迹:“是杨和松。”

单看卷宗和单看这地契都看不出来字迹有什么问题,但巧就巧在两人昨天刚好研究过卷宗上的字,刚好温楚干刑侦这么多年对字迹这些细节线索又特别敏感,他一提,陆瑾瞬间就发现了不对劲。

而这么一比对,那封给西戎的信上的字迹跟卷宗上也如出一辙。

当年杨和松给于鸿达定贪污罪的铁证就是他一次性购置了五处城中心的房产,还各种上刑逼问他剩余的赃款藏到哪了,杨和松上奏说于鸿达嘴硬,到死都不肯交代赃款的下落。

这么看来,于鸿达清清白白,所谓的贪污、通敌叛国从头到尾都是杨和松自导自演。也亏是温楚对字迹这种细节性线索敏感,陆智明和陆瑾都不一定会关注到这些,他们更倾向从内容上找漏洞和矛盾点。

但陆瑾清楚,杨和松能力一般,脑子也没那么灵活,根本不可能想出这么周密的计划,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势力,往后查下去查到哪位权力通天的重臣都不一定。

但这就不是温楚和陆瑾的任务了,皇帝目前把缉拿姜决的任务全权交给了陆瑾,自然不会给他派别的案子。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皇上也比当时成熟了许多,早就不怀疑陆家功高盖主了,陆瑾向他汇报了之后他非常悔恨:“是朕当年不识奸佞,害了贤臣啊。”

陆瑾鞠了一躬:“此事往深了会牵扯更多,但子瑜如今一心想缉拿姜决,心不在此。只愿皇上能为于叔洗清冤屈,恢复前户部侍郎于鸿达的名声,让他的后人从此再无负担地活着。”

沈中天微愣:“当年于家满门抄斩,于府竟还有存活的后人吗?”

“尚有一对孪生兄弟,如今即将弱冠,”陆瑾说,“父亲相信于叔的人品,不想此后此案推翻之后您无可弥补,私自救下了当年的两个孩子,还望皇上恕罪。”

“好,好!”沈中天绕到书桌后面,当即提笔,“这是朕的过错,定要厚待于家后人!”

……

这件事好像就是一个小插曲,表面上看似乎同姜决一案毫无关联。于峰于墨知道了父亲的罪名被洗脱之后,双双松了口气——两人在谣言中活了十几年,大街小巷但凡提到于鸿达的无一不是在骂他,他们听着也难受。如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活着了,他们问心无愧。

对杨和松的责罚都是后话了,陆瑾好奇的是,于峰居然没有闷着自己几天不理人。两人拒绝了沈中天的所有补偿,只提出要恢复于鸿达的名声并广而告之,连杨和松最后的惩处都不关心。

陆瑾难以置信地拍了拍于峰的肩:“你转性了?”

于峰一下子就明白了陆瑾的意思。他说:“十几年了,杨和松罪恶深重皇上自是留不得他,我就不费劲插手了吧。”

陆瑾挑了挑眉,余光瞥到了天天跟着于峰的王慕安,福至心灵。陆瑾冲王慕安点了点头,便回了主殿,几人即将出发前往洛阳。

陆瑾亲自整理马车,吃穿用度一律准备妥当,还给车里的小床换了新的毯子。温楚在一旁看得直皱眉:“洛阳离这里多远?要坐几天马车?”

“快马加鞭的话,三个时辰。”声音从车里传出来。

温楚扯了扯嘴角,伸手把陆瑾拉了出来。陆瑾不明所以:“怎么了?”

温楚:“你是一去不回了么带这么多东西?”

六个小时而已,甚至不需要留在马车上过夜,但陆瑾准备了点心、水果、茶水、被褥,甚至是围棋。

陆瑾摸了摸鼻子,也笑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