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非人再临计划 > 第215章 第 215 章

第215章 第 2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空镇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在1309所上班的人,大多是40后50后,这么算起来,他们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70末80初这一代人,也就是所谓的研究所一代,这些人现在普遍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了。

在计划生育年代,东北三省以及江浙沪地区特别是市区,独生子女政策都执行的非常严格,所以那代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反倒是我这一代,在我差不多要上初中的时候,国内开放了全面二胎,所以我的同龄人很多都是当了十几年的独生子独生女,却突然蹦出来个弟弟妹妹来的,我想如果不是我妈妈不愿意生育,说不定我也会多个弟妹来,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挺庆幸的,毕竟当独生女能得到父母全部的爱和资源,我可不希望有人跟我争抢。

说回到第一代独生女,如今已经40多岁的那批独生女找对象的时代,社会上整体的女性权益意识还没有觉醒,那个年代女孩子普遍按照传统习惯找婆家,也就是要把自己‘嫁出去’,而且当时对女性的年龄要求也比较严苛,女孩过了25就成了货架上的剩菜,人人都能嘲讽几句,所以当时的女孩普遍结婚都比较早,也没什么不婚不育的思想。

但是天空镇以及1309所毕竟是富裕发达地区,又是体制内,当时的女孩家庭普遍条件比较好,据说当年由于研究所员工比较少,所有员工都是直接发原始股票的,不像现在这样只发现金分红,包括那些研究所一代的独生女都持有很大份额的研究所股票,有些甚至还利用研究所的平台对外开公司做生意,很多家庭都默默暴富了,当年的福利政策确实是男女一视同仁,并且福利丰厚的,当时的独生女大家都喊她们叫‘孔雀女’,意思就是在都市成长,生活顺风顺水的富家女。

但是到了结婚这个坎,很多悲剧就发生了。

当年一代独生女结婚,普遍还没有招婿这个思想,大都找镇上的同龄人或者外地来镇上工作的优质男嫁了,而且这些独生女的父母一辈,也同样是老思想,认为女儿结婚以后就应该安心顾家生儿育女,不工作也无所谓,同时他们又极度重视女婿,一结婚就把家里的存款还有公司股权都转让给女婿,拼命的扶持他,让女婿开公司做生意,希望他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然后念着丈人家的好,继而对自己的女儿好,而对女儿这边呢,则催着女儿拼命生儿子‘立功’,由此在婆家站稳脚跟。

讲到这里,嘉嘉突然停下来冲我说了句:

“何故,你不觉得老一辈人的思想很奇怪吗?连自己的女儿都信不过,不把家产交给女儿,却放心交给一个外人,还指望给外人钱,他就能对自己的女儿好,……这逻辑我怎么都想不通。”

我喝了口橙汁饮料,回她道:

“主要是他们那代人的婚姻普遍都很稳固的,一般结了婚就不会离婚了,所以女婿发达了,女儿无论如何都能跟着沾光,要是他们知道现在的离婚率有三四十,一离婚财产就要被分走,还有婚内转移财产被负债之类的各种骚操作,估计想法就会变了。”

“而且我还很不理解,老一辈人生女儿的,哪怕家境非常好,也会在穷女婿一家面前自动矮上几分,只有拼命给钱扶持女婿,把女婿一家弄得光鲜了,自己好像才有面似的,……这想法真是害人不浅啊,多少富家女都是倒贴了嫁人,结果生的娃还跟男的姓,怪不得那时候都重男轻女,男的就是能通过结婚吃掉女方家的财产啊!……就算我们从小都是念着男女平等长大的,接受的也是同样的教育,可在婚姻这个坎上,男娶女嫁就是不平等的,毕竟女的是嫁到男方家里,给男的家庭传宗接代的。”

“对啊,所以前人干了那么多吃亏的事,后人才渐渐的醒悟过来啊,传统婚姻就是女方家吃亏,想要不吃亏,要么就找好人家上嫁,要么就单身生育跟母姓,要么就不婚,就算要遵循传统结婚,也要找个脾气温和能分担家务的,像那种赚个三五千就嚷嚷着自己养家糊口,却让老婆又上班又家务全包还要生二胎三胎的大老爷,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就是就是,最差劲的男人就是对女人的无偿婚内劳动装瞎不承认的那种人,觉得自己赚那五千一万的了不起死了,这种人一旦没有女人给他带孩子做饭洗衣服照顾爹妈,他的生活立马崩溃,……其实男的都知道这个理,所以借钱背债也要结婚,只是他们不愿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女人婚内付出是有价值的,他们就更付不起彩礼结不起婚了。”

说着,嘉嘉又继续讲起第一代独生女的故事。

就算丈人家如此出钱出力扶持女婿,生的孩子也都跟着女婿姓,可这样的婚姻也并不稳固。后来镇子上出现了好多中年离婚案件,都是被扶持的女婿有出息了,掏光老丈人一家的钱财资源,自己去外地开了大公司,然后就冷落了发妻,自己在外面包养了小三小四甚至生了私生子,然后这个时候老丈人一般也到了退休年纪,失去了权力地位,最后女婿就把槽糠之妻和没用的老丈人一脚踢开,自己娶了年轻老婆美美去一线城市或者移民去国外过新生活了。

在这类的婚姻当中,由于老丈人一家主动把天空镇研究所的原始股份给了女婿,后来又被女婿转移或者卖给了商业对手,对研究所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当时镇上人还闹过一阵子,认为都是‘外嫁女’惹的祸,于是提出以后公司股份就像农村的宅基地一样,只分男不分女,女的一旦结婚就必须收回,这事闹得非常大,好一阵子镇民们在镇政府和研究所门口拉横幅敲锣打鼓的示威,然后就因为这个事情,研究所高层才改/革了政策,那从以后镇民们只有现金分红,再也没有原始股权可分了。

但离婚也只是一个相对平和的分手,后来天空镇爆发了一件事,让生女孩的家庭吓破了胆,从此天空镇的‘不婚’思想渐渐的开始萌芽。

第一代独生女有个叫丽君的女孩,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天空镇人,毕业于名牌大学,性格温柔,在那个年代她也是个比较传统的女孩,认为爱情大过天。大学时她结识了一个外省农村小伙亚平,亚平虽然出生贫寒,但是非常上进,是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那个年代都叫这样飞出村窝窝的男生叫做‘凤凰男’,丽君和亚平在一次偶遇上结识了,两人很快就相爱了,丽君为了让父母接纳亚平,就谎称自己已经怀孕三个月了,那时社会风气毕竟保守,丽君父母一听女儿怀孕了,马上就慌了,又看亚平是个凤凰男,觉得他是个潜力股,将来肯定能有一番作为,于是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还准备了婚房婚车,一分彩礼都不要的就让两人结婚了,就连酒席也是丽君家全包了。当时亚平村里的人来了二十多个,在酒席上斗酒闹事,将好好一个婚礼弄得跟一场闹剧一样,可当时的丽君却认为这是亚平老家的习俗,她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没想到婚后,这群老乡就时不时的来丽君家住,怎么说也不肯走,他们老乡要去杭州上海打工,丽君家就成了中转站和旅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更夸张的是婚后亚平就对丽君坦白,自己家还有个初中辍学的弟弟,他竟然看上了丽君家丰厚的存款,要求丽君一家给自己的弟弟在老乡省会买房,这一次丽君有些反应过来了,她和父母果断的拒绝了亚平一家的要求,没想到她婆婆记恨在了心理。

丽君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于是亚平的母亲就从乡下来天空镇带孩子,丽君婆婆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女人,从小就围着老公儿子转,在她眼里世界上所有女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儿子,自己宝贝儿子今后肯定是要干大事的,而且老婆婆极度重男轻女,丽君生下女儿后婆婆就整天咒骂丽君,婆媳关系非常紧张。

婆婆有很多奇葩事,比如吃饭的时候,肉啊鱼啊这类的荤菜都必须摆在儿子跟前,儿子吃完之前谁都不许动筷子,有一次婆婆烧了一晚红烧肉,丽君多吃了几块,婆婆就破口大骂她败家货,竟然吃的比自己儿子还多,丽君反驳几句,婆婆就骂她没人要的赔钱货,还说自己儿子没房没车没彩礼却能娶她是儿子有本事,丽君怕自己没人娶才跪着求他儿子娶,到底谁值钱谁不值钱??随后婆婆就不断的明里暗里骂丽君赔钱货没人要,骂的更加变本加厉了,而亚平也任由母亲这么骂,从来不劝阻,丽君稍微一提,亚平就眉头一皱,一句我妈养我不容易,她没文化你让让她,打发了去。

事情的转折点在婆婆再次对丽君一家提出给小儿子买房,这次丽君鼓起勇气言词拒绝了,没想到平时一直不吭声的亚平突然像疯了似的暴起,对准丽君的头就狠狠一拳头砸了下去,接下来拳头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拳拳对准丽君的太阳穴,打的丽君几乎瞬间就晕了过去,可亚平还不解气,死死掐着晕过去的丽君的脖子,眼珠子暴凸喘着粗气,狠狠掐着她,丽君就这样被活活的掐死了,而整个过程中,婆婆一直兴奋的咒骂道‘打得好!狠狠砸她!打死她!’

丽君死后,她父亲知道了噩耗,不久便心机梗塞去世,而她母亲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直接疯了,被关进精神病院治疗,亚平被判了20年,在狱中获得了两次减刑,最终15年便出了狱,当时因为这件事上了新闻,轰动了整个社会,于是记者便去监狱里采访亚平,可他却一点悔改之心都没有,只是冷冷的说道‘我找大城市女人就是为了带全家脱贫,她们一家不肯拿出钱来,那她活着还有什么用? ’,这话一出,据说当时采访的记者都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嘉嘉讲到这里,又停了下来,有些郁闷的拿起酸梅汤喝了口,冲我道:

“何故你知道吗?就在前几年,这个亚平就已经刑满释放了,你知道我最忿忿不平的是什么吗??当初丽君和亚平还有个女儿,一直由女方家属照顾着,可是因为亚平是这女孩的父亲,所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女孩财产的监护人,丽君家现在父亲死了母亲疯了在精神病院里,她家得全部财产和房子全归亚平了!听说这贱人拿着这些钱和房又开始到处去相亲了,还真让他找到了第二个老婆,现在那个老婆生了个儿子,亚平和他妈还有老婆一家又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了,只留着丽君一家的怨魂死不瞑目!!”

“……”

嘉嘉说的这个故事听得我一身冷汗,我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如此阴冷恐怖的事情,我不敢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有多么怨恨,我肯定死都不会放过那男的一家,化作厉鬼也要来复仇,……这么一想其实挺悲哀的,小时候很爱看鬼故事,只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鬼故事里的厉鬼都是女的,尤其是鬼新娘特别多,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这世道对女人太不公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