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听见那个数字之后立马心如止水。
照鸿楼的位置倒是不错,穿过主街,再过两个小巷子便是。
没过晌午,茶楼还不到热闹的时候,只稀稀拉拉坐了两三桌的客人。
照鸿楼的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钱。
听见沈映说是东家让她来送东西的,连看都不看,收下木牌让她把东西放下就行。
沈映赶紧道这陶锅是自家的,还得带回去。
钱掌柜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才叫过来一个茶博士,命他去后厨取个空陶罐来,一边打算盘一边随口问道,“我们东家让你送什么来了?”
“这是翡翠冻,自家琢磨出来的吃食。”沈映只作没看见钱掌柜脸上的轻慢之色,“若是后院有井,最好可以湃在井里,味道更好一些。”
钱掌柜“哦”了一声,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心上,又问,“一共多少钱?”
沈映拿起篓子里的长竹筒,“我还配了糖水,若是你们也一并要的话,那就一百五十文,若是不要的话,只用给我一百四十文。”
糖水她可以再去北市上卖掉,估计也能卖个十文钱。
钱掌柜打开箱柜,数出来一百五十枚铜板,“糖水就不用了,”他们开茶楼的,哪里瞧得上外头的糖水,“其余的钱就当你的跑腿费。”
沈映听他不要,也不客气。
做了这单生意,兜里就又有了一百五十六文钱。
沈映走路的时候都能听见怀里的铜钱叮当作响。
实在是动听得很!
有了钱她也不再耽误,抓着背篓直奔北市采购,至于为什么不在南市买,很简单,贵!
原本还想着先去杂货铺买碗,可路过肉铺的时候,脚不听使唤地就挪了过去。
屠户满脸横肉,叼着根竹签,睨着她,“要买什么?”
沈映摸了摸怀里的钱,“要一斤五花肉,一斤背脂,再要两根筒子骨,劳烦您帮我剁开。”
筒子骨没有肉,里头却有骨髓,可以煮了给来钱吃。
买肉一共花了四十四文,背脂和排骨一个价。沈映把肉放进背篓里,恨不得立刻回去做来吃。
奈何东西还没买完,只能再去杂货铺里买碗。
粗陶碗四文钱一个,不用挑,都一个样子。沈映要了两个,又看铺子里还有陶罐,大的要十八文,小一点的要十文。
沈映想了想,她每次出来背着陶锅到底是不方便,索性要了个大陶罐,又想起来回头熬了猪油没地方放,咬咬牙就又买了个小陶罐。
付钱的时候又想起来了,“有木碗么?”
她差点把来钱给忘了。
来钱不用陶碗,容易磕坏了,木头的就挺好,结实耐用。
木碗便宜,只用两文钱。
沈映摸了摸,打磨的挺光滑,没什么木刺。
又交出去三十六枚铜板。
这就花了一多半了,沈映摸了摸兜,索性决定再去买些糖好了。
铺子里糖的种类竟然还不少,不仅有常见的白糖、红糖和饴糖,居然还有染了颜色的果糖,沈映称了点白糖,又买了点果糖准备让大家尝尝味。
背篓塞得满满当当,大陶罐只能抱在手里。沈映出来的时候想着家里的鸡蛋吃完了,本来还想再买点,眼下只好作罢。
出商市的时候又遇上了一个摇着惊闺叶的货郎,沈映想了想,叫住了他。
货郎看来了个年轻的小娘子,熟门熟路的介绍,“新到的通草花簪子,省城来的货。娘子好年岁,戴粉色的最显娇俏。”
簪子不便宜,要十二文,沈映觉得还不如卖肉吃。
但到底还是买了根红头绳,小燕儿那鸡窝头她是真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