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同一时间感受你 > 第21章 原生家庭

第21章 原生家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同时感知的视角下,闫诺才深深知道,原来家庭可以这样正常和幸福,好好说话。

原来一个人的性格品性可以这样温柔和善。

“养育和教育的成功。”

她羡慕允晔逸家庭里的温情,她羡慕他是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这也解释了他美好的性格和身上的许多特质,比如阳光大方,自信得体的谈吐,超高的双商,稳定的情绪还有对自己坚定清醒的认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会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受别人的影响和干扰。

而这些都是闫诺身上所欠缺的,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觉得的。她也想过要改变,但是说是性格使然也好,说是血缘遗传也好,在很多下意识的瞬间,她还是做不了真正的改变。

不过…她知道自己也是被爱的,虽然爱的表达是被折叠的。闫诺看着父亲做好的一桌饭菜,都是自己爱吃的,跟不会或者不常做饭的父亲相比,她是幸运的。

因为她的爸爸不仅会做菜,还做得很好。闫诺甚至觉得走南闯北,任谁做的菜都没有爸爸做的好吃。

爸爸往她的碗里夹着肉和菜,“是不是饿了?脸都快瘦没了,在那儿是不是没好好儿正心吃吃饭?”

“没,都挺好的。”

“钱够不够?钱要是不够我让你妈给你打。这牛肉都是新鲜的,腱子肉,多吃点儿对身体好。”

闫诺的父亲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他表达爱或者歉意最多的方式好像就是通过做吃的。

这样的方式不知道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怎么样,但至少在闫诺这儿,一点儿也不苍白,是足斤足两的温暖。

父亲不发脾气的时候,闫诺的心是柔软的,那种柔软仿佛可以遗忘一切曾给她带来的伤害。

只不过她知道这样的时刻是短暂的,在某一个突然的瞬间便会结束和重新爆发。

这也导致了她的一种性格,即使有好的事情发生,她也不敢肆意表达喜悦,因为她总会害怕与担心-——下一秒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至少在她的家庭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都是得到次次印证的。

傍晚的时候,闫诺的母亲下班回来了,其实她已经退休了,每个月也有退休金。但是闫诺的爸爸还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也一直以灵活就业的身份自己交社保。

每个月一千多的社保,闫诺的妈妈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和闫诺以后的负担,在退休后并没有享受退休生活,而是在家附近找了一份,上一休一相对轻松的工作。

现在的社会,很多退休老人都是这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在社会的众多岗位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并非花不完的退休金,自由自在的退休幸福生活。

现实却是要么像闫诺母亲这样为减轻家庭负担,要么补贴子女的生活和房贷,要么还要继续花时间和精力为子女和子女的孩子继续操心…

关于给父亲交社保这件事情,当时在家里也是一场“大战”,闫诺的爸爸一开始死活都不想交,母亲却一直坚守要交。

“不交!你要敢给我交,我就去死!我就跳楼!”关于那段日子父亲歇斯底里的样子,闫诺记忆犹新。

母亲甚至姥姥家的人都劝他交社保,后来母亲也由一开始的苦口婆心失了耐心,为这件事情两人没少吵架。

“你现在能干活,你七老八十还干得动吗?以后岁数大了,身体有个什么毛病去医院,有医保给你报销,没有医保你想祸害谁?不给孩子将来造成负担吗?”

“到时候我就去死,谁也不拖累!”面对油盐不进,犟得毫无道理的丈夫,闫诺的母亲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也伤透了心。

而这些话在闫诺听来只觉得脱离实际又刺耳,仿佛是不懂事的孩子说出来的话一样。

“我为了给你办手续,把断了的社保接续上,跑前跑后,你除了会唧唧歪歪还会干什么?又熊又不老实!听你那些狐朋狗友的不交社保,就你那些狐朋狗友,哪个现在有好下场?赌的赌,死的死,家散的散,怎么?你好日子过够了,也想那样呗?”

闫诺的爸爸自知理亏,却也不松口。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

期间闫诺也没少跟着妈妈一起劝爸爸,关于家庭所有的矛盾,闫诺以前都是一言不发的,即使对父亲有再多的不满,她也从不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只是把所有负面的情绪都一个人吞进肚子里。

她甚至有种在父母经常因为家庭琐事的争吵中木了、麻了的感觉。

上大学以前她和母亲的关系也并没有比父亲亲近到哪儿去。与别的孩子的叛逆期不同,闫诺的叛逆是安静和沉默寡言的。

直到上大学以后,一次和母亲通电话,室友的一句话让她察觉到了这种关系的异常。

闫诺的妈妈:“都挺好的?钱够吗?用不用再给你打点儿?”

闫诺:“嗯,都挺好的,不用,够花了。”

双方在短暂的的沉默后,便默契地说两句结束语挂断电话。

“你和你妈妈怎么每次通电话都不超过三句话?而且都是那几句…”

当时听到室友的话,闫诺的第一反应是愣住了,她确实不像寝室其他人给家人打电话时,开玩笑撒娇、唠家常,分享最近生活学习的趣事甚至吐槽…

闫诺母亲的爱其实是一种强势的温柔,还有带着过度控制欲的关注和操心,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帮着闫诺做,都插一遍手。

不过从那个时候开始闫诺和母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也可能是上大学后因为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和事,让闫诺不再局限于只跟家里人打交道,所以渐渐打开了自己,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压抑,无论是跟家人、同学朋友还是陌生人,不再是那个连拒绝别人都不知道怎么拒绝的自己。

“交社保是对的,不是怕你拖累我和我妈,是给你自己多一份保障。再说我妈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退休后每个月都发钱,你还怕什么?”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的哪句话,父亲最终同意了续缴社保。但偶尔还是会埋怨母亲让他交社保。

闫诺和母亲都理解不了他的这种思维,他们唯一能理解的就是,可能因为闫诺的父亲从小家境不好,所以把钱看得跟自己的命一样重要,往外拿一分都觉得心疼,无论原因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