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佑的眼睛都被吸住了。
史如意递来碗筷,在旁边托了腮看他,笑着打趣。
“尝尝吧,你的劳动成果。”
刚出蒸笼还有些烫,云佑第一次发觉,原来自己也有迫不及待的时候。
等不及吹凉,用竹筷夹起一片浸过酱汁的肠粉条,晃晃悠悠地在空中摇摆。
连着酱汁,毫不犹豫地送入嘴里。
外头包裹的肠粉软润爽滑,混入鸡子后又多了一层细腻弹牙的口感,虾仁的鲜在舌尖绽放开,随后又被酱汁的咸甜牢牢统治住了。
肠胃都被舒服地熨帖,争先恐后地吵着要多吃些。
也不知是不是饿了太久的缘故,他竟然觉着这肠粉尝起来……
分外可口。
最后连那煮了太久,已经变老变色的青菜都一口吃了。
史如意本来已经吃撑了,看云佑吃得那么香甜,她自个儿也有些意动。
“好吃吗,要不要再做一份?
我一半,你一半。
当然是你来做,师傅已经把能教的都教给你啦……”
……
过了冬至,白昼渐长。
史如意她们的点心生意做得红火,每日都有几张笺子递进许婶子家,紫烟进府时再帮她们拿来。
她每次做出什么新品,都会送一份过去,给许婶子她们尝个鲜。
“许婶子,总是麻烦你们家,哪里好意思呢。
这是我今日新做的点心,拿给你们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史如意甜甜地笑着,举起手中的竹盒。
“这孩子,你既然叫我一声婶子。
还跟婶子这么客气干啥呢!”
许婶子笑得见眼不见牙,转身回屋,取了一条自家熏干的腊肉,硬是塞到她手里。
紫烟尝到美味,乐得跑这个差事。
她亲哥宝源是个性子憨厚的,嘴里不说那些好听话,只默默出力,经常帮史如意跑腿,把点心材料也一并买了。
像他这样跑府里采买的,最晓得哪家铺子经济实惠。
因着是常年的熟客,又有云府的旗号在,掌柜都愿意做人情,卖价比外面单买要便宜许多。
同样的点心吃惯了,容易让人觉着腻味。
史如意三不五时就在屋头琢磨新花样。
她特地留了心眼,但凡是给云老爷做过的点心,都不会再拿出去卖。
云老爷和曾氏给人送礼,讲求的就是一个独一无二,外头想买也买不到,以显出自家的诚意来。
若是得知外头也有卖,就没这般贵重了。
史如意往外卖的,都只是些女儿家欢喜的样式。
什么花儿草儿,弯月盈云,兔耳猫爪……
单是看着,便先让人爱怜了三分。
总是在大厨房,做糕点不方便,旁边总有沈婆子乜眼盯着不说,还经常窜出个杏果偷吃。
温妈妈拜托许叔,用木板在她们院子里搭了小灶房。
史如意每日在大厨房忙完云佑的晚膳,就回到院里,和香菱一起做点心。
她从不对香菱藏私,香菱耐下性子来学,上手也快。
从刚开始只能干站在一旁帮烧火,到如今自己也能做一些简单的点心了。
香菱数了数,把这些日子卖点心赚得的铜子,并这几年攒下来的月钱,自个儿只留了两百文,其余都托了人帮捎回家。
还有她亲手做的一包云片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那人盼了回来。
打开包裹,里头装了几个白生生的糯米糍糕,两坛子农家腌制的咸萝卜干。
远远比不上香菱寄回家的那些贵重,但她也高兴了好多天。
抱着那糯米糍糕,舍不得吃。
一坛金黄的咸萝卜干,尝起来酸脆香甜,和许婶子给的那条腊肉一起切片炒了,早膳时送一碗热乎的小米粥,最是爽口不过。
另一坛咸黑的,却是温妈妈和史如意都未曾见过的。
不仅颜色变了,味道也由脆爽变为软糯。
香菱得意地嚷嚷显摆,“嘿嘿,如意。
终于有你不晓得的东西了罢……”
这萝卜干是她娘亲手腌的,味道比外头做得都好。
终于轮到她给温妈妈和如意露一手了。
香菱跑去外头集市,用剩下的积蓄买了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这黑萝卜炖煮上几个时辰,开锅请她们吃。
别说,倒是有一股浓烈奇特的风味。
那咸香味渗透进大块的五花肉里,因着萝卜干把油都吸了,并不显得腻。
猪皮滑嫩,猪肉滚烂,萝卜干入口即化,在冬日里来上这么香喷喷的一餐,十分解馋过瘾。
最后淋上砂锅中的肉汁,单单香米饭也能干上两碗。
“我娘托那人给我带了口信,说家里样样都好。
我姐已经嫁人了……
有我寄回去的这些银钱,家里开年就能盖新房,我哥就能娶媳妇了。”
香菱喜滋滋地说完,转头又有些落寞。
那年在家吃过最后一顿饭,阿娘哭着把她送到人牙子手里。
后来入府,待了这几年,她几乎都快忘了阿爹阿娘的模样了。
本来只是一个厨房的烧火丫头,每月银钱都不够自个儿过活。
还是如意和温妈妈,愿意事事都带着她……到如今,她也能往家贴补银子了。
她不晓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
香菱把温妈妈当干娘来敬,她没有妹妹,史如意以后便是她亲妹妹。
大家有饭一起吃,没饭一起饿。
但她暗暗下了决心,宁愿是自个儿挨饿,也不要温妈妈和如意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