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头号玩家 [无限] > 第11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没有!

第11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化,没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着更多高架的投入使用,牵一发动全身,其他产业也被迫变化。普通人的就业范围一缩再缩,因为有了AI,人们的工资也被各种借口一压再压。待遇不如一堆铜铁,资本家却还想着各种办法刺激消费,从他们手里剥夺不多的钱。

愤怒很快席卷全国。

“普通人的活路应该普通人自己去取,不要等待,不要乞求!”

“如果暴力是唯一的交流方式,那我们就使用暴力。”

随着这些口号被喊出,被圈养的绵羊开始了行动。

各种民间火药武器被制作出来,他们行走在大街小巷,只要一有机会就制造混乱。从只是负责打扫卫生的机器人,到自动驾驶车,再到无人高架。

而这一切影响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多方压力下,CIMA最终妥协。

高架停工,无人驾驶车被收回,岗位回到人的手里,机械时代的幻梦被幕布掩盖。

但幕布前,那些好不容易抢到风口,企图一步飞升的人不乐意了。为了迎接机械时代,他们付出了多少,倾家荡产都不够形容,结果突然就说不搞了,这谁能忍!

抗议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一点火星都能引起一片冲突,矛盾尖锐到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和谐。

经过国家一定程度的干预,大规模的暴力行为好歹没有再发生了,但不满隐在人们心中,时刻吞噬着跳动的血肉,焦虑侵蚀神经,思维挑动怀疑,没人有心思干别的事,甚至悲观地觉得一切黑暗。

倦怠黏着在每一寸空气里,生产线的速度逐渐缓慢。

此后的几十年里,社会都没有什么大的进步,甚至连维持现状都困难,

仅仅是持续不到半年的冲突,竟然能让所有人步调如此统一地消极厌世?竟然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这样深重的打击?

简直无法理解。

社会学家兰西奥多惊叹于这样魔幻的发展,开始研究这其中的原因,试图科学地解释这一切。

经过研究,兰西奥多并没有找出人们变得消极厌世的解释,反而在另一方面有了进展。

兰西奥多认为,世界就是群体性的集合,是一个巨型机器,一切行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可预测、可推演。

其中,个人就像机器中的铆钉一样,维持着机器的运转,缺一个都不行。但如果铆钉产生了自我意识,将自我放在群体之前,哪怕只有一颗,也会给机器的运转带来巨大的伤害。

而当时的社会之所以会发生倒退的原因也在此。

如果个体没有过剩的自我意识,克制住短视带来的冲动,CIMA的机械化计划继续执行,根据当时的企业资质和行业机械产品的发展,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很可能已经进入机械时代,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将跃升不止一个层次。

然而,铆钉们的行为成了最大的变数。

个体只在意自己,将自己置于群体之前,置于世界中心,社会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巨型机器停运,铆钉们也跟着寸步难行。恶性循环下,机器倒转必然发生。

后人将兰西奥多的理论总结命名为——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支持“世界机器论”,认为确定性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而要达到这种确定性,群体必须扼制个体,遏制情感,让所有人按照社会意志行事。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必须经过干预,一切为了大局。

兰西奥多还提出,为了让机器更好的运转,大群体之上应该还有小群体,负责控制引导大群体,并推动机器往指定的、更好的方向转动。

而在不久之后,兰西奥多的徒弟,王学仁继承了他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

王学仁将其观点命名为——新社会主义。

新社会主义认为,效率才是世界机器快速运转的武器,不只要保证确定性,还要保证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率。

因此,普通人应该提高觉悟,自觉做好铆钉,摒弃多余思想,做有意义的事,做高效率的事,不浪费每一个瞬间。

“感性的情感是多余的,个性的抒发是无用的,唯有理性,唯有目的。”

在王学仁看来,人最喜欢做没有意义的事,在无数次空想中浪费掉时间,在犹豫间输掉机遇,所以应该致力于培养人的目的性。

而人性的弱点并不能使人的目的心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总有人臣服于玩乐。因此,王学仁主张规则。

确定、全面、强制的规则,让人生不出违反之心的规则。

除此之外,王学仁还主张“世界是由少数聪明人推动科技、社会进步的”。他支持精英教育,认为应该将精英和普通人分开,社会资源应该优先给那些聪明的少数人,对普通人倾斜资源就是极大的浪费,极大的低效。

其中,少数精英组成小群体,经过培养后领导大群体,在社会各领域做出贡献,带领机器走向正确的方向;而普通人组成小群体,被大群体领导,做好铆钉就可以。

后来王学仁的观点被广泛认可,一个规则之上,效率至上的社会形成了。经过五十年的健全发展,逐渐成了如今的模样。

社会得到了极大进步,铆钉各司其职,接棒人争于奉献,至于普通人的生活?谁在意呢,社会发展的福利会自动降临到每个人头上。

“担心你死后所得到的是没有意义的,担心你生前所错过的是没有意义的,在世时所享受的才组成生命中的乐趣。”

几十年前,兰西奥多面对月光思考时,不会想到,他的主张会隔着几千万个日夜,在今天演化成新社会的根本。

就像几千万年前,月光洒在羊皮纸上时,人文主义先贤们不会想到,他们原本用来主张个性,提倡及时行乐的话,会在后世演变成这样:

“担心你死后所得到的是没有意义的,担心你生前所错过的是没有意义的。在世时所享受的才组成生命中的乐趣,这是天赐的特权,我们要好好利用。”

这是新社会鞭策铆钉们的标语。

“你说这个新社会主义断句是怎么断的,是新,社会/主义,还是新社会,主义?”江海生又怼上沈从的胳膊。

沈从漫不经心看着老师:“都少数人了,还能是前面那个?”

江海生胳膊撑着头,没骨头似的歪来歪去,视线扫视着教室:“你说这里科技程度都这么高了,怎么上课模式还这么古老,不搞点网课啥的?”

“注重效率嘛。”

线下集中才好管理督促,才能时刻了解学生的进度,这比期待学生会自觉学习更有用,更有效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